? ??“錄音門”、“郵件門”、“避稅門”,美國此輪大選似乎本著“娛樂大眾”的精神,再次上演唇槍舌戰。三輪轟轟烈烈的大選辯論已落幕,在距離大選日不到20天之際,是時候探究大選結果對能源和地緣政治的意義。
兩位候選人對俄羅斯以及伊朗的態度截然不同,而這兩個產油大國對于全球未來能源格局至關重要,它們又各自希望誰當選呢?
?
? ? 特朗普和希拉里
?
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整個大選季都提倡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對俄羅斯則樹立了更加強硬的態度。
?
2014年,美國制裁大棒揮向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遭受制裁意味著俄羅斯石油公司未來在美國的融資渠道完全被切斷。美國還宣布制裁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直接瞄準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在通知中稱,如果特朗普獲勝,可能會要求美國財政部撤銷關于禁止協助俄羅斯開發北極頁巖油和深海項目的投資和技術轉移禁令??肆_夫特稱:
?
但是,如果希拉里勝出,俄羅斯將面臨更多制裁,尤其是考慮到俄羅斯涉嫌指使黑客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子郵箱以及在敘利亞阿勒頗的轟炸行動。
?
至于伊朗,希拉里是力挺伊朗核協議的,這表明如果她當選美國總統,為了不嚴重違反協議,國會對伊朗石油產業投資的制裁將被繼續豁免。
?
另一方面,特朗普稱伊朗核協議是“史上最爛的協議之一”。他近日提到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時表示,摩蘇爾之戰后,伊朗才是最后的贏家,“應該給美國寫一封感謝信”。他還指責希拉里導致ISIS崛起,并借機抨擊伊朗核協議。 因此,加拿大皇家銀行的研究團隊認為,如果特朗普當選真的有可能拒絕承認伊朗的行為符合規定,并迅速恢復國會制裁,從而澆滅外國企業對投資伊朗能源行業的熱情。
?
今年初,美國解除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到目前為止,伊朗的石油產量以及市場份額仍沒有達到制裁前的份額。
?
能源政策是特朗普競選中“壓箱底”的一枚王牌。如果僅僅在美國石油產業發起投票,特朗普也許會遙遙領先。他認為化石能源才是王道,應該增加油氣產量。要讓美國石油工人有就業機會,有錢賺,就要多打油井。特別是要和歐佩克(OPEC)爭奪話語權。同時要進一步開放在美國聯邦政府土地進行油氣勘探開發的監管條款。
?
反對巴黎氣候協定。特朗普干脆利落地宣布,一旦當選就會退出該協議,并撤銷美國對聯合國氣候變化項目的資金支持。
?
由于希拉里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觀點差異甚大,美國選舉的最終結果可能對未來幾年全球的能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