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蓋上新“石棺” 封住輻射100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穿上能防輻射一百年的“金鐘罩”。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11月29日報道,盡管烏克蘭幾家官方媒體29日在如何稱呼切爾諾貝利新保護罩的問題上措辭含糊,但這絲毫未能減損此事的意義。 報道稱,發生爆炸的4號反應堆原本是被鋼筋混凝土掩體“石棺”倉促封存,如今在“石棺”之上加裝了防輻射能力更強的保護罩。始于1986年的封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漫長工作可以暫告一個段落了。 新保護罩高110米,長257米,寬164米,大小與巴黎圣母院或者兩架波音747飛機相當,在國際社會的參與下建成。法國人給它裝備了非常精密的遠距離操控系統和吊裝設備。借助它們,不久后就能開始拆卸舊“石棺”。最重要的是,新保護罩能將核輻射影響降到最低。 另據埃菲社11月29日報道,作為1986年那場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災難的發生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從11月29日起不再是對未來100年的威脅。隨著新掩體建設工程29日竣工,該反應堆被一個巨大而可靠的新“石棺”覆蓋。這個“石棺”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動建筑物。 為該工程提供資金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表示:“在1986年那場災難發生后的30年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一直被成功地封存,這是工程領域的一項驚人成就?!?報道稱,這個新的拱形鋼筋混凝土“石棺”重達3萬多噸,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原有“石棺”已經損壞嚴重。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出席新“石棺”竣工儀式時說:“這是人類迄今建造的最大的可移動建筑結構?!?波羅申科強調:“支持烏克蘭的28個國家籌集了約15億歐元(約合110億人民幣)資金援建這一工程。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他們不相信我們能建成,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做到了!” 他還說:“人們可能無法想象,切爾諾貝利的悲劇還并不是烏克蘭需要承受的最大痛苦。要知道,烏克蘭不得不在戰爭條件下建設新的反應堆保護罩,在工程建設的同時,我們還要抵御俄羅斯的入侵?!?波羅申科感謝國際社會在應對核災難方面給予烏克蘭的支持,并呼吁繼續保持這種團結,以幫助烏克蘭重獲和平。 這位烏克蘭總統說:“今天所有人都看到了烏克蘭與世界攜起手來能完成什么樣的壯舉,我們能夠保護世界免受核污染及核威脅的侵害?!?報道稱,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釋放的輻射量超過5000萬居里,污染波及今天的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地區。世界衛生組織稱,50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影響。已從事故污染區遷出了約13.5萬名居民。 先后約有60萬人參與了應對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及其后續影響的相關工作和工程。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