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雜志報道,現在,印度和尼日利亞之間的試探性石油協議,還只是簽名,遠未被落實。但是,這項協議有可能會靜悄悄地助燃這兩個國家共有的強烈愿望,即“成為令人敬畏的地區老大”,同時提振兩國的經濟財富。而且,尼日利亞和印度加在一起,可能會成為一對經濟“高能量情侶”,并主宰非洲和南亞。
10月份,在對印度進行的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期間,尼日利亞石油部長卡奇庫,與印度石油部長針對價值150億美元的石油協議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盡管這樁交易的價值僅為三個月前卡奇庫與中國企業簽署交易的價值的五分之一,但是與印度政府達成這樁交易可能會讓尼日利亞更有可能在其他地區拓展經濟合作。
首先,印度已經是尼日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而尼日利亞是印度在非洲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之間的貿易規模價值160億美元。即使他們的合作主要聚集在一種大宗商品(石油)上,但是在總理莫迪的領導下印度對拓展與非洲國家聯系的熱情,勢必會讓該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成為第一個受益人。兩周前,印度政府公布了一項旨在改變和拓展與尼日利亞的空中連通性的提議。印度和尼日利亞上一次改變空中服務協議是在1978年。尼日利亞和印度面臨相似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復雜性和挑戰。
但是,對于尼日利亞來說,最大的催化劑是印度對石油的渴望。經濟快速增長的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費國。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國家的石油胃口仍然很大。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估算,到2040年,印度對石油的需求將翻一番,至1000萬桶/日。當前,印度的石油消費為450萬桶/日——較比去年增加9%。統計數據顯示,印度原油消費中80%靠的是進口。
印度國有煉油商對Bonny Light、EA Blend、Erha、Qua Iboe、Agbami和Usan等尼日利亞油品的需求尤為高。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的一位官員上周透露,大型煉油商已經請求將2017合同條款規定的供應總量上調20%,從900萬噸增至1100萬噸。
那么,印度提高原油需求意味著什么?
IHS Markit的高級分析師Josh Holland指出,“獲得來自尼日利亞原油出口更大規模的配置,將為印度經濟提供油價上漲的對沖。印度煉油商,尤其是那些設備較舊的煉油商,喜歡尼日利亞的輕質低硫原油,因為此類原油很容易被變成汽油和柴油。印度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也將獲得尼日利亞汽油行業的優先準入。在未來數年內,尼日利亞汽油行業將經歷重大改革?!?br />
他認為,此類改革可能會給印度國有和民營企業帶來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導致這些企業在尼日利亞汽油行業的未來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尼日利亞能夠從與印度的交易中獲得好處,以及迫切需要的資金注入。印度資金的流入,將幫助尼日利亞實現經濟增長的穩定化。這個依賴石油的非洲國家受到油價下跌和產出沖擊的雙重打擊。2016年,“尼日爾三角洲復仇者”對尼日利亞石油基礎設施的蓄意破壞,導致該國石油和天然氣產出的中斷。隨之而來的是,投資、政府收入、能源供應和外匯獲利的減少。重重打擊之下,尼日利亞經濟遭遇30年來首次衰退,同時通脹率攀升。不管是經濟衰退,還是通脹率上漲,都削弱了投資者和公眾對尼日利亞政府的信心。
身為OPEC的成員國,尼日利亞70%的國家收入來自原油出口。這個國家急切地需要翻新本國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受累于疲軟的產出價值和維護不到位,尼日利亞煉油商正在以次優化水平運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迫使尼日利亞不得不進口80%的燃料,以滿足國內能源需求。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