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油價上漲不給力,中國石油來幫忙?

導讀: 據彭博報道,2017年中國的原油產量料將在2016年創紀錄新低的基礎下,再度下跌7%。面對低油價,如今的油企也開始注重經濟效益,高成本下根本無法維持以前的產出。
自歐佩克執行減產協議已過去了大半個月,雖然科威特以及沙特等國紛紛表示自己已超額減產,但是市場對于減產協議能否有效持續地執行,仍然心存疑慮,而油價也在這悲觀的情緒中一直止步不前,無法達到產油國預想的效果。
既然油價上漲不給力,只好中國來幫忙。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國,不但在進口量上大大出力,創下歷史新高,更是學著歐佩克一起“減產”。據彭博報道,今年中國的原油產量預計將在2016年創紀錄新低的前提下,再下降7%,這個“減產”規模相當于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所承諾的減產量。
CLSA資產管理公司油氣分析師Nelson Wang表示,中國國內原油產量的下降無疑會幫助減緩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困局,當然這并不是中國的原意,只是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中國油企無法生產出更多的原油。
自2014年中期以來,油價暴跌使國內油企飽經滄桑,上一年中國原油產量已經出現了創紀錄的新低。國內原油產量下降,無疑會增加中國對外原油的依存度,低產量,高消費,這勢必會為歐佩克推高油價的進程再添一把火。
上一年,布倫特原油的均價為45美元/桶,比2014年時的均價低了50%。而中國油企在如此困難的背景下,由于國有企業的成熟油田已關井,而開發新油井的成本過高,導致2016年原油產量在2016年的前11個月就已下跌了6.9%,至400萬桶/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表示:
“石油產量和成本、油價很有關系:高油價時期,成本高、開采難度大的油田也會采,但油價低了后,邊際成本高的油田越開采越虧損。過去,對國有油田有‘只能增產、不能減產’的壓力,但現在油公司面對低油價也開始注重經濟效益,不能再為了提高產量不計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邊際產能調整是很自然的事?!?br /> 對此中石油集團一位內部人士解釋稱,前幾年大慶的開發理念是保4000萬噸,成本問題在高油價時代并未顯現。但在油價斷崖式下跌之后,這個問題就非常突出,這也是去年前幾個月會虧那么多的原因。在高油價時代,通過犧牲成本來保證產量,但低油價時代就不可持續。
另外,在2016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的增長速度創6年來最大,入境的油輪數量在上一年上漲了13.6%,同時進口量在12月上漲到了860萬桶/日。今年,據彭博上個月的調查顯示,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還將上漲4.8%。
據麥肯茲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如今的境況實際是亞洲市場的一個縮影。亞太地區原油產量將會在2020年前大概下降100萬桶/日至650萬桶/日,而中國就占了下降幅度的47%。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