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2016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概述及2017年展望

? ? 2016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全球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加快;國際油價觸底反彈;歐佩克與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聯合減產協議;世界天然氣市場供需寬松;全球工程技術服務市場規模進一步萎縮;世界煉油能力緩慢增長,乙烯新增產能大幅減少;全球成品油供需持續寬松;油氣公司經營業績繼續下滑;油氣招標總體遇冷,并購市場繼續低迷;油氣合作經營風險上升。中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石油消費增速大幅放緩;天然氣供需總體寬松;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國內原油產量跌破2億噸,天然氣產量增速繼續放緩;煉油能力略有增加,地煉市場份額大增;三大石油公司生產指標小幅下降;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穩中有增,民營企業和地方國企“走出去”取得新成效;中國陸續發布能源領域“十三五”發展規劃;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徑更加明晰。2017年,國際油價將實質性回升;全球天然氣供需寬松加??;世界煉油和乙烯能力將繼續增長。中國三大油品供應過剩加??;中國天然氣市場總體寬松,國家有望全面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煉油過剩形勢更加嚴峻;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將全面深入推進。
?
? ? 2016年,油氣行業在再平衡進程中艱難前行。全球經濟曲折復蘇,《巴黎氣候協定》生效加快推動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清潔能源發展加快。世界石油供需持續寬松,市場再平衡慢于預期,國際油價年均價較上年下跌,但價格于年初觸底反彈,年內價格上漲一倍。歐佩克“囚徒困境”凸顯,無奈放棄增產保市場份額策略,年底與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世界天然氣市場供需寬松加劇,氣價跌至近十年的低位,區域市場聯動性增強,三大市場價差收窄。世界油氣投資持續大幅壓減,油氣產量油穩氣增,工程技術服務市場大幅萎縮。國際石油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短期應對措施見效,開始逐漸擺脫困境。特朗普競選主張與國際能源發展主流理念相悖,美國能源政策面臨開倒車的風險。中國能源行業“十三五”規劃陸續發布,改革力度加大,能源發展思路和目標、改革的方向和路徑進一步明晰。中國能源消費小幅增長,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石油消費增速大幅放緩,成品油消費首次出現萎縮。受政策影響,地方煉廠快速發展,國內成品油供需寬松態勢加劇,競爭日益激烈,凈出口猛增。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低于預期,季節性矛盾進一步加劇,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天然氣發展叫好不叫座,國家天然氣發展目標面臨重大現實挑戰。中國油氣勘探生產由重規模轉向求效益,國內原油產量跌破2億噸,受需求影響被迫壓減天然氣產量,油氣對外依存度大幅攀升。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積極應對低油價,抓管理、調結構、深化改革,生產經營逐步趨穩。
?
? ? 2017年,油氣行業復蘇有望。世界石油市場有望重歸平衡,國際油價將實質性回升;全球天然氣供需寬松仍將加劇,天然氣再平衡尚需時日,天然氣現貨價和長貿合同價走勢將出現分化。中國石油消費低速增長,對外依存度突破65%;成品油供應過剩加劇,今后將出現大進大出局面;天然氣需求穩中趨升,但距離政府和行業期望相去甚遠,天然氣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政策落地支持;煉油能力將重回增長軌道,產能過剩形勢更加嚴峻;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將全面深入推進,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的供給側改革仍是政策調節的重點,油氣體制改革也將穩步展開。
?
? ? 1?2016年全球油氣行業發展概述
?
? ? 1.1 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
?
? ? 2016年,世界經濟估計增長3.1%,較2015年放緩0.1個百分點。美國經濟緩慢回升,經濟走勢逐漸向好,估計全年增長2%;英國公投脫歐、歐洲難民危機等助推了各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打亂了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但歐元區經濟復蘇總體逐步趨穩,估計全年增長1.7%;日本經濟復蘇動力有限,仍處于筑底期,估計全年增長0.8%。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狀況普遍有所改善,印度表現搶眼,前三個季度經濟增長均在7%以上,估計全年增速可達7.4%;巴西和俄羅斯經濟增速降幅收窄,估計全年增速分別為-3.1%和-0.9%;中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估計全年增速為6.7%。
?
? ? 1.2 全球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加快,巴黎氣候協定正式生效
?
? ? 201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估計達128.6億噸油當量,比上年增長0.8%,增速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中東地區增長最快,增幅為3.3%;非洲、亞太地區分別增長2.4%、0.7%;歐洲及歐亞大陸增長0.6%;北美和中南美地區分別增長0.3%和0.1%。
?
? ? 2016年,清潔能源消費持續增長,煤炭所占比重進一步下降。全球化石能源占比為85.2%;非化石能源占比為14.8%,比上一年增加0.4個百分點,全球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煤炭消費占比下降0.8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增加0.7個百分點,其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消費各增加0.3個百分點,核電上升0.1個百分點。
?
? ? 2016年11月《巴黎氣候協定》正式生效。在中美兩國的引領和推動下,迄今已有92個締約方批準《巴黎氣候協定》,其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量的65.8%,成為史上批約生效最快的國際條約之一,向全球發出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強烈信號。
?
? ? 1.3 國際油價觸底反彈,市場再平衡慢于預期;歐佩克與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聯合減產協議
?
? ? 2016年,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45.13美元/桶和43.47美元/桶,比上年分別下降15.80%和10.86%。布倫特和WTI油價于年初跌至27.88美元/桶和26.21美元/桶的本輪油價最低點后逐步回升,年底油價比年初低點上漲一倍。布倫特和WTI價差進一步收窄,重回反映品質價差和運費差異的較窄水準。相反,反映輕質低硫原油和重質含硫原油價差的布倫特原油與迪拜原油價差有所擴大。
?
? ? 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疲弱,歐佩克石油供應不斷增加,導致世界石油市場未達到預期的平衡狀態,但富余程度有所收窄,全年供大于需60萬桶/日。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石油需求增速放緩,全年增長130萬桶/日,增量較2015年的170萬桶/日明顯下降。非經合組織(OECD)國家仍是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世界石油供應小幅增長,比上年提高20萬桶/日。其中非歐佩克石油供應明顯下降,比上年減少100萬桶/日,但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的產量增長帶動歐佩克石油產量大幅提高,比上年增長120萬桶/日。
?
? ? 2016年11月30日,歐佩克達成8年來首份限產協議;12月10日,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2001年以來的首份聯合減產協議,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歐佩克與15個非歐佩克國家分別承諾減產116萬桶/日和55.8萬桶/日,為期6個月,視情況可延長。協議的達成說明此前沙特阿拉伯增產保市場份額的策略遇到了困境,國際油價絕不僅僅是原油生產成本的簡單反映,還要體現主要產油國的財政收支需求。
?
? ? 1.4 世界天然氣市場供需寬松,美國首次出口LNG,區域市場聯動性增強,三地價差收窄,價格跌至近10年低位
?
? ? 2016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3.53萬億立方米,增速為1.8%,低于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2.2%)。進口成本降低刺激亞太消費回彈,該地區天然氣消費增幅達2.5%;其他地區受替代能源發展強勁和年初暖冬的影響,消費增速較上年有所回落。估計全球天然氣產量為3.66萬億立方米,增速為2.2%。其中亞太、中東的產量增長達5%以上;俄羅斯、美國的產量比上年分別微增0.7%和0.4%。全年新投產4個液化天然氣(LNG)項目(5條生產線),新增液化能力2260萬噸/年,新增能力是2015年的1.6倍,全球LNG液化能力升至3.1億噸/年。
?
? ? 全球天然氣貿易活躍,區域市場聯動性增強。供需寬松、區域價差致天然氣貿易量增長,預計全球天然氣總貿易量增長7%,達1.11萬億立方米。LNG進口增長主要來自亞太(除日本、韓國以外)和中東地區;歐洲LNG進口增速較上年回落。美國首次成為LNG出口國,資源流向拉美、歐洲和亞太等地區。全球LNG貿易靈活度進一步提高,目的地條款逐步放寬,現貨和中短期合同比例不斷增長,定價方式趨向多元化。
?
? ? 2016年,天然氣價格比上年下跌,但下半年價格觸底回升,三地氣價趨同。LNG在美、歐、亞三大市場間的流動性增加,三地價格聯動性增強。東北亞LNG現貨與美國亨利樞紐(HH)、英國國家平衡點(NBP)的價差分別為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和0.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上年分別收窄42%和33%。美國HH、英國NBP現貨均價、東北亞LNG現貨到岸價分別為2.49、4.64和5.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上年分別下跌5%、30%和29%;東北亞LNG長貿合同價為6.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上年下降31%。
?
? ? 1.5 全球產量油穩氣增,工程技術服務市場規模進一步萎縮;45~55美元/桶是美國頁巖油景氣指標過渡區
?
? ? 2016年,全球油氣剩余探明可采儲量保持增長,估計油氣剩余儲量分別達2415.8億噸和191.2萬億立方米,分別增長0.2%和0.3%。全球油氣產量油穩氣增,石油產量為42.54億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天然氣產量達3.66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1%。
?
? ? 2016年,受上游勘探投資減少的影響,估計全球全年油氣發現數量繼續減少,新增儲量進一步下降。全球重要油氣發現主要位于海上,各區均有分布。其中美國得克薩斯州、圭亞那海北部、尼日利亞尼日爾三角洲有較大的石油發現;馬來西亞東部海岸、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安哥拉寬扎盆地和俄羅斯鄂霍茨克海域有較大的天然氣發現。美國得克薩斯州獲得的23.1億噸石油發現,以及馬來西亞東部海岸獲得的850億立方米天然氣發現有望成為年度最大的油氣發現。
?
? ? 受低油價持續的影響,全球上游投資連續兩年下降,2016年降至3752億美元,降幅達23%。全球工程技術服務市場規模萎縮33%,其中物探裝備與服務以及鉆完井業務收入下降幅度較大,降幅都超過35%。
?
? ? 美國頁巖油開發成本繼續下降,主要頁巖油盆地盈虧平衡點已降至30~40美元/桶。分析北美地區動用鉆機數與國際油價變化的關系,45~55美元/桶已成為當前美國頁巖油景氣指標過渡區。
?
? ? 1.6 世界煉油能力緩慢增長,運行狀況總體不如上年;乙烯新增產能大幅減少,市場供應繼續偏緊
?
? ? 2016年,全球煉油能力凈增3630萬噸/年,達到48.7億噸/年。其中新增能力7060萬噸/年,主要來自中國、伊朗和印度等國家;削減能力3430萬噸/年,主要是由于中國和歐洲淘汰和關停部分煉油裝置。
?
? ? 2016年,全球煉油業總體運行狀況并未延續上年的良好態勢。主要煉廠原油總加工量為7918萬桶/日,與上年基本持平;全球煉廠開工率平均為82.5%,低于上年的84%;各地區煉油毛利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歐美地區煉油毛利降幅最為明顯,西北歐地區、美國中部和美國墨西哥灣的裂化毛利分別為4.16美元/桶、10.01美元/桶和6.49美元/桶,比上年分別下降41%、40.3%和29.6%;代表亞洲的新加坡迪拜油裂化毛利為4.65美元/桶,較上年下降23.4%。煉油運行狀況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2015年低油價下的高毛利使得歐美煉廠加大了煉量,但油品需求沒有同比例增長,庫存高企,倒逼煉廠降低加工量與開工率;二是亞太地區煉油能力過剩,成品油總體供過于求,區內競爭激烈。
?
? ? 2016年,世界乙烯凈增產能300萬噸/年,新增產能僅為上年的一半,總產能達1.62億噸/年。世界十大乙烯生產國的排位悄然發生了變化,印度從第8升至第5名,日本從第6名降至第9名。全球乙烯需求增加520萬噸,總量達1.53億噸。新增產能減少,加之當年停車檢修和不可抗力因素較多,進一步加劇了乙烯供應偏緊的態勢。全年全球乙烯裝置平均開工率為89.6%,高于上年的85%。其中以輕烴及混合進料為原料的乙烯裝置開工率較高,例如北美地區保持97%以上的水平,部分裝置的開工率甚至高達100%。
?
? ? 1.7 全球成品油供需持續寬松,中國成品油出口對亞太地區的影響擴大
?
? ? 2016年,世界成品油供需寬松程度較上年有所擴大。估計全年全球成品油需求總量為8276萬桶/日,較上年增長99萬桶/日;供應總量為8380萬桶/日,較上年增長108萬桶/日;富余104萬桶/日,較上年擴大9萬桶/日。汽油供需基本平衡,柴油、航空煤油、殘渣燃料油供過于求,石腦油仍存缺口。
?
? ? 2016年,世界成品油庫存水平仍居高位。美國、歐洲、新加坡三大市場成品油庫存較上年有所增加,1-10月,美國汽油和中質餾分油平均庫存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6.1%和14.6%;歐洲汽油和柴油平均庫存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6.9%和8.9%;新加坡汽油和中質餾分油平均庫存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4.5%和5.5%。成品油價格總體低于上年同期的水平,1-10月,三大市場汽油、柴油和航煤平均價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5美元/桶、18美元/桶和16美元/桶左右。
?
? ? 全球成品油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流向更加多元化。美國成品油出口貿易持續活躍,拉美為其主要出口市場,同時該國正尋求擴大向其他地區的出口;俄羅斯、中東國家、印度對歐柴油出口增加,歐洲對美汽油出口受阻,歐洲成品油市場過剩壓力加大;中東汽油進口減少,柴油出口增加;亞太地區油品持續過剩,韓國和印度兩大出口國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國的汽油、煤油、柴油凈出口量從上年的2135萬噸猛增至2016年的3255萬噸,占亞太國家當年相應油品凈出口總量的比例從上年的12.7%升至17.9%,中國超過新加坡居亞太地區成品油出口第三位。
?
? ? 1.8 油氣公司經營業績繼續下滑,經營措施從短期應對轉向長期施策,努力擺脫困境
?
? ? 2016年,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國外石油公司經營業績繼續下滑。??松梨诘?家國際大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等6家國家石油公司全年利潤下降40%左右,康菲等5家獨立石油公司和斯倫貝謝等7家技術服務公司全面虧損,全行業經營業績陷入谷底。前三季度,受油價下跌影響,5家國際大石油公司上游經營利潤下降125%;受加工量和煉油毛利下降的雙重影響,下游利潤下降29%。2016年,5家國際大石油公司原油產量比上年增長4.3%,天然氣產量(含殼牌收購BG公司的產量)比上年增長4.6%。
?
? ? 2016年,國際石油公司繼續優化生產運行,實現有效增產,調整資產結構,控投資壓成本,裁減人員,應對低油價對公司經營的沖擊;同時著眼未來,積極布局,謀劃新發展。國家石油公司難以維持減薪不減員的政策,也加入了裁員行列,并為彌補財務缺口出售資產、股權,獲取發展資金。國際技術服務公司大力發展低成本技術和裝備,在降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綜合一體化服務能力。各類石油公司經過努力已逐步適應低油價情況,利潤降幅收窄,虧損減少,逐漸達到新的平衡。數據顯示,國際大石油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已出現扭虧為盈或盈利逐漸回升的態勢。
?
? ? 1.9 油氣招標總體遇冷,伊朗招標參與者踴躍;并購市場繼續低迷,俄羅斯油氣資產交易活躍
?
? ? 資源國出臺優惠政策,包括通過降低稅收、放寬管制、引入新合同、延長合同期等方式積極吸引外資,但實際效果不明顯。持續兩年的低油價嚴重影響投資者的積極性,中東、非洲、亞太、南美及中亞-俄羅斯地區的多個資源國的油氣招標被迫取消或推遲。伊朗在新版石油合同下擬推出的16個油氣田和15個勘探區塊國際招標引起投資者的極大熱情。目前招標活動尚未正式舉行,但伊朗已與美國以外的外國公司簽訂了20多份諒解備忘錄。
?
? ? 油氣交易不活躍,上規模的并購交易較少。中東、拉美、亞太和非洲地區的油氣資產交易冷清,均延續了2015年交易少、金額小的趨勢。俄羅斯的油氣資產交易異?;钴S,成為2016年的一大亮點。年內俄羅斯政府推動了巴什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股份的出售,批準了俄油西布爾公司等油氣公司的股份或油氣項目資產的對外出售,截至2016年12月底,上游資產交易總金額達到361億美元。同時俄羅斯石油公司加快海外油氣資產收購,計劃以130億美元收購印度埃薩石油公司49%的股權。此外,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宣布與貝克休斯合并,成立一個在世界油氣技術服務行業占據領先地位的全新公司,業務范圍從發電電器領域延伸到油田基礎數字化裝備和油田服務,這種跨界整合將對油服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格局帶來重大影響。
?
? ? 1.10 油氣合作安全形勢惡化,經營風險上升;美國能源政策可能面臨重大調整
?
? ? 2016年,持續的低油價使得油氣生產國經濟形勢惡化,支付能力下降。伊拉克、尼日利亞等多國出現拖欠石油公司服務費和應收款事件。受財政收入銳減的影響,多個資源國以破壞環境、不合理避稅等為由對石油公司開出巨額罰單。尼日利亞政府因7家國際石油公司未申報石油出口,對其提出了127億美元的罰款;乍得要求??松梨谥Ц锻锨氛У谜?.19億美元的礦稅費,并對其處以740億美元的巨額罰款,石油合作的經營風險上升。全球政治、經濟、能源領域黑天鵝事件頻出,歐洲難民危機和恐怖襲擊的風險加大,中東大國博弈加劇,非洲產油國戰亂持續,海外油氣合作安全風險進一步加大。
?
? ?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國的能源政策可能發生重大轉變:一是放松對傳統化石能源發展的限制;二是調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與目標;三是美國對執行《巴黎氣候協議》的態度將由積極變為消極。這將嚴重沖擊全球能源轉型和溫室氣體減排進程,開啟一個逆潮流而動的先河。美國能源政策的重大調整還將進一步釋放其油氣潛能(包括頁巖油氣),抵消其他產油國的限產促價努力。
?
? ? 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收復阿勒頗,標志著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組織取得實質性勝利,ISIS等武裝力量將步阿富汗“基地”組織的后塵,向中亞、非洲等產油國和伊拉克南部油區擴散,上述油氣合作區的安全形勢將更為嚴峻。
?
? ? 2?2016年中國油氣行業發展概述
?
? ? 2.1 中國經濟緩中趨穩,能源消費小幅增長,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
? ? 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估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6.7%。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宏觀經濟先行指數(EFI)走勢先降后升,經濟增長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效果顯著,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提高,對外投資合作穩步增長。
?
? ? 2016年,中國能源消費①總量為43.6億噸標準煤(折合30.5億噸油當量),比上年增長1.4%,能源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能源結構繼續改善。其中煤炭消費量為39.1億噸,比上年下降2%,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4%降至62.4%;石油表觀消費量為5.56億噸,比上年增長2.8%,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18.1%,與上年持平;天然氣消費量為204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5%,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升至6.2%;非化石能源比上年增長8.9%,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12%升至13.3%。
?
? ? 2016年,全社會發電量為6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回暖明顯。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發電量分別較上年增加1.8%、7%、23%、21%;火電占發電的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水電、核電、風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光熱、生物質能等)比上年分別上升0.3、0.4、0.6和0.2個百分點。核電新技術受關注,光伏補貼力度逐漸減少,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但消納問題突出,全年棄風、棄光率達19%,是近年來的最高值。電力供需仍然寬松,估計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759小時,較2015年下降210小時。
?
? ? 2.2 石油消費增速大幅放緩,成品油消費首次出現萎縮;成品油凈出口猛增,石油對外依存度大幅上升
?
? ? 2016年,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為5.56億噸,比上年增加0.15億噸,增長2.8%,增速較2015年下降1.5個百分點。剔除原油庫存變動因素,實際消費增速約為0.7%。石油凈進口量為3.56億噸,比上年增長9.2%,增速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石油對外依存度為64.4%,較上年大增3.8個百分點。
?
? ? 2016年,受供應側改革效果顯現、投資增速總體放緩、經濟轉型升級和高鐵、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成品油需求增長區間下移,三大油品消費增速全面放緩,汽油仍是拉動國內油品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按國家統計局口徑,估計全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3.13億噸,較上年下降1%,增速較2015年回落6.2個百分點。其中汽油表觀消費量為11899萬噸,比上年增長3.1%,增速較上年放緩7.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統計口徑外的非標調和油大幅增加及電動車的快速發展等;柴油表觀消費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估計全年柴油表觀消費量為16330萬噸,比上年下降5.6%,增速較上年減少5.7個百分點;煤油表觀消費量為3058萬噸,增長10.4%??傮w看,全國范圍內汽油需求增速延續上年自東向西階梯型增高的特點,柴油需求增速延續上年中部正增長、東西部負增長的分化走勢。根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和新華社聯合發布的中國汽油、柴油批發價格指數,2016年汽油批發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14.3%,柴油批發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4.1%。
?
? ? 2016年,中國成品油供需寬松程度繼續加劇,全國成品油產量估計為3.45億噸,比上年增長2.4%。全年凈出口成品油約3255萬噸,較2015年增加1120萬噸,增幅高達52.4%,其中汽油、煤油、柴油凈出口量分別為910萬噸、916萬噸和1429萬噸。隨著地方煉廠“三權”的放開,中國石油市場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從原油進口量、原油加工量、開工率、汽柴油市場份額四項指標來看,主營單位與地方煉廠此消彼長,地方煉廠的市場份額增加4.4個百分點,達到23.6%,國內石油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汽油、煤油、柴油凈出口量連年大增,從2013年不足1000萬噸猛增到2016年的3255萬噸,年均增長近50%,對亞太市場的影響急劇擴大。
?
? ? 2.3 天然氣供需總體寬松,季節性矛盾突出;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
?
? ? 2016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低于預期,估計全年表觀消費量為204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5%??紤]庫存變化,估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00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4%,較2015年上升2.4個百分點。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6.2%,較2015年上升0.3個百分點。需求低迷和進口氣增加導致國內用氣淡季被迫壓減天然氣產量,估計全年國內氣產量增速比上年下降3.9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量為73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9.0%,較上年同期增加15.5個百分點,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升至36.6%。中國天然氣季節性供需矛盾突出,淡旺季需求差異擴大,北方供需高月日均用氣量與低月的比值由2010年的1.36升至1.8,北京市全年峰谷差達到6~8倍,由于儲氣庫調峰能力嚴重不足,冬季天然氣市場穩定供應的壓力越來越大。
?
? ? 2016年,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主要體現在: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允許非居民用氣價格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上浮,試點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放開儲氣價格,加強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運行。天然氣市場主體多元化趨勢明顯,新奧能源、廣匯能源、華電集團、北京燃氣等企業加快布局LNG業務。
?
? ? 2.4 油氣勘探生產由重規模轉向求效益,國內原油產量跌破2億噸,天然氣產量增速繼續放緩?
?
? ? 2016年,中國油氣上游勘探開發投資繼續大幅縮減,但儲量高峰期工程的后續效果顯現,新增油氣探明地質儲量依然分別保持了10億噸和5000億立方米以上的較高水平。面對持續低油價,油氣生產企業調整勘探思路,注重油氣勘探效益與儲量發現質量,重點轉向老油區精細勘探。
?
? ? 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油氣勘探開發出現新世紀以來首次全面虧損。上游行業尊重石油生產自然遞減規律和市場規律,有序調減高成本的油氣產量,減少高成本增產措施,突出重點盆地和規模有效儲量的開發。全年原油產量約為1.98億噸,大幅下降7.1%,其中大慶油田和長慶油田分別下降了近200萬噸和近100萬噸。
?
? ? 全國天然氣產量保持2.1%的增長,增速繼續跌破兩位數,全年產量估計為1378億立方米;頁巖氣開發保持較好的勢頭,全年產量約為70億立方米;煤層氣維持45億立方米的地面開采量。
?
? ? 2.5 中國煉油能力略有增加,地煉市場份額大增;乙烯產能繼續增長,新增產能首次均為煤(甲醇)基烯烴
?
? ? 2016年,中國煉油總能力達7.5億噸/年,其中新增能力2110萬噸/年,淘汰能力2086萬噸/年。地煉獲“三權”后發展加快,在淘汰部分落后產能的同時,新建了多套裝置,國內煉油裝置規模和質量有所提高,但全國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突出。全年原油加工量估計為5.39億噸,比上年增長3.2%;全國煉廠平均開工率回升1.3個百分點,達到76.7%。地煉的崛起加劇了國內煉油業市場主體多元化的競爭。因“地板價”政策及油價的回升,煉油行業效益較好,前三季度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煉油平均毛利為255.4元/噸,比上年大增318%。2016年,煉廠較好地完成了國V車用汽柴油的升級置換工作,同時根據油品需求結構變化不斷優化調整裝置結構,生產柴汽比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柴油過剩問題。
?
? ? 2016年,中國乙烯總產能達到2310萬噸/年,新增的3個項目共計110萬噸/年的產能首次均為煤(甲醇)基烯烴,非石油基乙烯產能已占總產能的19%。全年乙烯產量為1790萬噸,比上年增長4.4%。受煤基烯烴的影響,乙烯裝置總體開工率下降至77.5%,較上年繼續下降0.4個百分點。低油價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較低,石腦油裂解制乙烯盈利水平回升明顯,競爭力相對增強。
?
? ? 2.6 三大石油公司經營業績表現各異,生產指標小幅下降;抓管理、調結構、深化改革,積極應對低油價,努力適應新常態
?
? ? 2016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生產指標小幅下降。1-9月,3家股份公司海內外原油權益產量同比下降5.08%、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4.65%,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銷售量均有所下降。受國際油價低位震蕩和國內油氣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三大公司經營業績繼續下滑。1-9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的銷售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1.85%、11.25%、23.22%;中國石油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94.34%,中國石化憑借下游業務優勢,凈利潤同比增長11.2%,中國海油上半年大幅虧損77.35億元。
?
? ? 面對嚴峻形勢,三大公司堅持壓減支出、降本增效,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升質量效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全年投資分別下降19.5%、34.4%、29.6%;上半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油氣操作成本分別下降10.2%、9.5%、22.7%。上游主動壓減高成本原油產量,下游著力調整產品結構,降低柴汽比,增產高附加值產品。
?
? ? 2016年,三大石油公司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中國石油推出總部機關改革方案,出臺市場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導意見,推動工程建設、金融業務重組上市,加快推進天然氣銷售管理體制改革,對部分企業下放經營自主權;同時扶持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逐步把大慶油田建設成油田公司、管理局和海外公司“三位一體”的現代企業,力爭2030年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占比達到50%,跨國指數達到60%。中國石化出售旗下管道公司的股份,與新疆巴州政府簽訂了有關井區合資合作協議,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石油工程區域化重組,加快打造金融板塊業務。中國海油明確了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的方向,啟動總部職能優化和管理模式改革,并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動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試點,推進天然氣產業體制機制改革。
?
? ? 2.7 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穩中有增,三大石油公司降本增效,推進“一帶一路”油氣合作,民營企業和地方國企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
? ? 2016年,中國的石油企業海外權益油氣產量估計為1.55億噸油當量,比上年增長3%,其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的權益產量分別為7800萬噸、4400萬噸和2300萬噸。
?
? ? 低油價給海外項目帶來了巨大挑戰,三大石油公司繼續推進降本增效戰略,提升經營效益。中國石油堅持低成本發展,向重點項目傾斜,提升開發效益;中國石化更注重布局優化,優先發展富油氣大盆地、常規項目和石油項目;中國海油深入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改善海外資產經營,從產量驅動向效益驅動轉變。國有石油公司發展重點向“一帶一路”地區傾斜。其中中國石油在伊朗主導作業的北阿扎德甘項目年內順利實現投產,并聯手道達爾獲得南帕斯11期項目開發權;參股的哈薩克斯坦巨型項目卡沙甘油田于下半年投產;與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阿爾及爾煉廠改擴建項目;與合作伙伴共同批準了莫桑比克LNG開發項目最終投資決定。中國石化投資的沙特阿拉伯延布煉廠年內投產,并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共同研究在俄羅斯開展天然氣加工和石化綜合設施項目的可行性。
?
? ? 民營企業和地方國企等中小企業抓住低油價機會全面“走出去”,全年并購金額超過40億美元,呈現地域更廣、領域更寬、方式更靈活的特點。合作地區擴展至非洲、中亞、俄羅斯、歐洲和拉美,合作領域延伸至中下游,合作方式從以財務投資為主轉向直接運營項目,中小企業逐漸成為中國油氣對外合作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 ?2.8 中國陸續發布能源領域“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以價格改革為抓手,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徑更加明晰
?
? ? 2016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家發布了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石化、生物質、可再生能源、電力、水電、風電、太陽能等14個專項規劃,指明了未來5年的能源發展思路和目標,描繪了能源發展藍圖。
?
? ? 加快推進能源革命與油氣轉型升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化解石化過剩產能,明確了傳統產品去產能目標,不再審批產能過剩行業新增項目用地。增強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制定天然氣發展目標、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繼續執行進口天然氣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提高煤層氣的財政補貼,頁巖氣繼續實施分階段補貼遞減政策。
?
? ? 推進油氣價格市場化。天然氣價格改革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國家核定管道運價率,改變管輸價格“一線一價”的定價管理方式,調整為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加強管輸費率的監審。強制油氣管網基礎設施信息公開,為管道向第三方開放創造條件。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啟動儲氣價格改革,并在福建省啟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投入運營,推出中國汽柴油和LNG價格國家指數,為油氣市場化創造條件。
?
? ? 綜合性改革陸續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石油、天然氣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年底通過的《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案》以及《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從頂層設計上指明了中國探礦權改革方向。原油進口使用權和進口資質擴大,新增9家地方煉廠共獲得原油進口配額2668萬噸,5家企業獲得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支持新疆推進能源綜合改革,有序支持重慶、江蘇、上海、河北等省市開展天然氣體制改革試點。
?
? ? 3 ?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展望

? ? 3.1 世界石油市場重歸平衡,國際油價將實質性回升
?
? ? 世界石油需求溫和增長。2017年全球GDP預計增長3.2%,較2016年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世界石油需求達到9700萬桶/日,比上年增長110萬~130萬桶/日,增量與上一年基本持平。印度有望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
?
? ? 石油市場供需重歸平衡。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聯合減產協議,鑒于產油國平衡市場的決心,預計本次減產協議執行效果好于以往,扣除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的增產潛力,預計本次減產協議實際削減產量可達130萬~150萬桶/日。美國頁巖油革命使其成為新的機動生產國,完全的市場化機制可使該國頁巖油生產及時作出反應,預計2017年美國石油產量將增加50萬~60萬桶/日。由于近3年勘探開發投資大幅下降,加之近兩年低油價對高成本產量的擠出,常規石油生產需要一定的反應期,因此其他國家的石油產量增加有限。綜合估算2017年石油供應將減少20萬桶/日,市場供需趨于平衡,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供需缺口100萬桶/日。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的施政走向或給國際石油市場和油價帶來不確定性。另外,預計2017年美國加息影響美元匯率走勢,會對油價構成一定打壓。
?
? ? 油價迎來實質性回升。預計2017年布倫特原油年均價為53~58美元/桶,全年油價可能會小幅快頻震蕩。如果資源國動蕩導致世界石油供應大幅下降、美國原油生產復蘇乏力、伊朗石油出口重新遭遇制裁,則全年油價可能進一步反彈;如果歐佩克未有效執行減產協議,同時美國原油生產強勢復蘇,特朗普新政拖累全球經濟復蘇,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則全年油價水平回升受限。此外,由于世界石油市場供需形勢好轉將為布倫特油價提供較強支撐,而美國原油產量反彈可能令WTI油價承壓,2017年布倫特原油與WTI的價差可能有所擴大。
?
? ? 3.2 全球天然氣供需寬松加劇,現貨價與長貿合同價漲跌不一,天然氣市場再平衡尚需時日
?
? ? 預計2017年全球天然氣需求量為3.59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7%;天然氣產量為3.73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9%。美國需求增速減緩至1.5%左右,油價和鉆機數回升提振天然氣生產,但受管輸能力限制,美國天然氣產量將增長1%左右;歐洲受煤價和碳排放費走高的影響,發電行業將繼續提升用氣需求,俄羅斯管道氣和LNG進口來源持續充裕;亞洲天然氣需求保持相對低速的增長,在進口成本降低和環保力度加大的推動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需求有望繼續回彈;受核電重啟和與煤電競爭等影響,日、韓的需求繼續下降。
?
? ?全球LNG供應富余進一步擴大,LNG市場全球化趨勢凸顯。全年將有6個百萬噸級LNG液化項目投產,設計產能共計3310萬噸/年,全球LNG液化產能比上年增長11%,至3.4億噸/年。如果貿易增速按7%計算,全球LNG供應富余能力將比上年擴大16%,至4300萬噸/年。預計美國LNG出口量大幅增長186%,至890萬噸/年,日、韓LNG長貿供應充足,現貨需求疲弱,全球LNG供應余量流向中東和歐洲。
?
? ? 預計2017年美國亨利樞紐、英國國家平衡點的現貨均價、東北亞LNG現貨到岸價分別約為2.9、4.3、5.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上年分別上漲17%、下跌7%、下跌4%,東北亞LNG長貿合同進口平均價格約為7.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上年上升15%。
?
? ? 3.3 世界煉油和乙烯能力將繼續增長,煉油毛利繼續下降,乙烯供需偏緊狀況將得到一定緩解
?
? ? 預計2017年世界煉油能力凈增2000萬噸/年,其中新增能力4200萬噸/年,淘汰能力2200萬噸/年,總能力達到48.9億噸/年。全球煉油毛利預計總體將低于2016年的水平。
?
? ? 預計2017年全球乙烯將迎來裝置集中建成投產年,產能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當年新增乙烯產能將超過750萬噸/年,其中美國新增產能600萬噸/年,全球總產能將達到1.7億噸/年。全球乙烯產量將繼續較快增長,乙烯供需偏緊的情況將有所緩解。
?
? ? 3.4 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突破65%;三大油品供應過剩加劇,凈出口量超過4000萬噸,終端銷售競爭將更加激烈
?
? ?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結構調整加快,產業轉型不斷升級,成品油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總體下行,加之替代能源快速發展,中國成品油需求將進入平臺期。同時,由于近兩年國際油價低位運行,中國加快原油進口,導致原油庫存高企,未來原油需求增長空間有限。預計2017年中國的石油表觀需求量為5.68億噸,比上年增長2.1%,增速較2016年下降約0.7個百分點。國內原油產量仍將低于2億噸,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升至65.1%。
?
? ? 2017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增速將由上年的負增長轉為緩慢增長,汽油、柴油、煤油需求表現繼續分化。預計2017年統計局口徑的成品油需求量為3.20億噸,較2016年增長2.2%。其中汽油需求量為1.25億噸,比上年增長5.3%;柴油需求量為1.61億噸,比上年下降1.5%;煤油需求量為3361萬噸,比上年增長9.9%。預計2017年中國原油加工量為5.57億噸,較上年增加1800萬噸;成品油產量為3.6億噸;成品油凈出口量將超過4000萬噸。國內成品油價格有望全面放開,在國內成品油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終端銷售環節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
? ? 3.5 中國天然氣需求穩中趨升,市場總體寬松,季節性供需矛盾加??;國家有望全面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
?
? ? 2017年,受環保政策和天然氣價格競爭力提升的拉動,中國天然氣需求穩步增長。預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16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9%,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達6.5%;考慮庫存因素,預計天然氣消費量為213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5%。城市燃氣需求保持快速增長,發電用氣穩步增加,工業燃料用氣有望回暖,化工用氣低迷。預計城市燃氣需求量為92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2%;發電用氣量為37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7.0%;工業燃料用氣量為58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1%;化工用氣量為241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8%。國家提出了2017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6.8%、2020占比為10%的規劃目標,在當前政策情景下,實現目標面臨較大的挑戰,需要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
? ? 預計2017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380億立方米(含煤制氣),比上年增長2.9%;天然氣進口量為815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1.2%,對外依存度升至38.3%。用氣淡季天然氣市場供應寬松,用氣旺季供應緊張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按照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家將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力爭到2017年基本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國家將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價格,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天然氣價格的機制。
?
? ? 3.6 中國煉油能力重回增長軌道,過剩形勢更加嚴峻,煉廠開始新一輪油品質量升級工程
?
? ? 中國煉油能力將由前兩年的減少和略增恢復為較快增長,預計2017年全國煉油能力凈增3500萬噸/年,達到7.9億噸/年,比上年增長4.6%。其中新增煉油能力4600萬噸/年,淘汰落后產能1100萬噸/年,增量主要來自云南石化、惠州煉廠二期等。2017年,預計全國原油加工量為5.57億噸,比上年增長3.3%;成品油產量為3.60億噸,比上年增長4.3%;成品油凈出口將會繼續增加,預計將超過4000萬噸,石油大進大出的格局開始顯現,中國煉油能力過剩形勢將更加嚴峻。預計煉廠開工率將由76.7%下降至75%;原料成本回升使得煉油毛利低于上年,但仍保持較好的水平。2017年,在全面完成國V汽柴油質量升級的基礎上,國內煉油企業將在未來兩年實施國Ⅵ油品生產裝置的升級改造,煉廠面臨實現低投入高效益的油品質量升級、在碳排放約束下進一步節能減排、系統優化升級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等諸多挑戰。
?
? ? 2017年,中國乙烯總產能將達到2480.5萬噸/年,新增產能170萬噸/年,比上年增長7.4%?;葜菀蚁┒诘耐懂a將帶來油基乙烯產能的繼續增長。隨著油價的回升,煤(甲醇)基乙烯效益將有所改善,開工率回升,煤基乙烯產量增長。預計2017年全國乙烯產量將增至1860萬噸,乙烯自給率將進一步提高。
?
? ? 3.7 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將全面深入推進
?
? ? 2017年,油氣行業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的供給側改革仍是政策調節的重點,油氣體制改革也將快速展開?!妒吞烊粴怏w制改革總體方案》預計將于年內推出,相關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也將加緊制定。
?
? ? 以放開準入為重點的行業改革將在試點基礎上加快推進。上游勘探開發領域將圍繞礦權制度推進改革,重點集中在加快油氣礦權競爭性出讓、征收礦產資源權益金、建立健全勘探開發監管體系等方面。在油氣儲運領域,將按照網運分開的既定思路,推動管道業務分離分立,擴大第三方公平準入。圍繞放開成品油價格,天然氣價格“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嚴格管輸費監管等推進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圍繞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投用,加快市場體系建設。
?
? ? 國有企業改革將進入實施階段,三大石油央企的改革將務實深入推進。在總部改革方面,將明確定位、調整功能,壓縮機構和人員;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將加快業務整合和專業化重組,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加快剝離社會服務功能,啟動“三供一業”等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地方的工作。①本文的數據除特殊說明外,均不含港澳臺。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