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舉升是采油工程的關鍵技術環節,目前常用的舉升技術滿足了常規采油的需要,但同時還存在著效率低、能耗高、檢泵周期短等問題。隨著工況復雜化,采油成本不斷上升,人工舉升正朝著更加高效、節能、可靠的方向發展。
來自 | Baker Hughes等
編譯 | 白礬
人工舉升的作用是將油氣開采至地面,是原油開采中的重要環節。隨著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人工舉升的地位會越來越突出。
油井在井身結構、產量、流體性質等方面差異促進了人工舉升技術的多元化發展。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了抽油機、螺桿泵、電潛泵、氣舉等多種舉升工藝,并形成了配套的舉升方式優選方法、系統分析方法及系統優化方法。人工舉升已經成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抽油機舉升技術
抽油機舉升技術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依靠其結構簡單、結實可靠的特點,一直占據著人工舉升的主導地位。
抽油機雖然耐用,但由于自身結構原因,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系統效率低,據統計中國石油抽油機系統效率僅為24%;②能耗高,資料顯示舉升系統能耗約占油田總能耗的30%;③存在桿管偏磨,容易造成斷桿、管漏等,修井作業費用增加。
地面驅動螺桿泵舉升技術
地面驅動螺桿泵舉升技術最早是從國外引進的采油技術,系統包括地面驅動頭、抽油桿、螺桿泵等主要工具,在高黏度、高含砂、含氣井中優勢明顯,成為繼游梁式抽油機和潛油電泵之后的主力人工舉升方式,尤其是在聚合物驅和三元復合驅中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
由于地面驅動螺桿泵抽油桿受扭轉和彎曲復合載荷作用,容易發生屈曲與油管接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桿管偏磨,尤其是在斜井中,問題更加突出。
電潛泵(ESP)舉升技術
電潛泵屬于無桿舉升技術。用油管將多級離心泵下入井內,地面電源通過潛油泵專用電纜輸入井下潛油電機,使電機帶動多級離心泵旋轉產生離心力,將井中的原油舉升到地面。
國外電潛泵技術發展較早,研發了系統監控裝置,實現了井下壓力溫度參數的在線測量和閉環控制技術。近年來在軟件控制、耐溫性能、配套工藝上進一步提升。
氣舉舉升技術
氣舉是通過向油套環空(或油管)注入高壓氣體,降低井筒液體的密度,在井底流壓和氣體膨脹功的作用下,將液體攜帶至井口。氣舉舉升適應高產井,需要氣源和處理裝置,地面設備多,一次投資大。
近年來,人工舉升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仍沒有根本上擺脫耗能高、投資大、桿管偏磨等問題。同時,國內多數油田已經進入開發中后期,穩產形勢嚴峻,機采井數量不斷增加,人工舉升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且隨著資源劣質化程度不斷加深,斜井、水平井等復雜井型數量不斷增加,油井工況越來越復雜,對舉升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發展更加安全環保、可靠、節能、高效的人工舉升新技術是采油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提高對生產過程中的監測和控制水平,配套的實時監測與診斷技術也必不可少。為在當前低油價的形勢下提高人工舉升系統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投資回報率,國內外研究人員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本期「石油圈」將帶來其中的三項技術與裝備,分別為:貝克休斯TransCoil系列ESP系統、Materion公司ToughMet 3抽油桿聯軸器以及Artificial Lift Performance公司Pump Checker人工舉升管理系統。
TransCoil系列ESP系統
某些地區由于環境或成本等因素使鉆機的應用受到了限制,而這對于需要使用鉆機安裝的ESP設備無異于釜底抽薪。為此,貝克休斯和沙特阿美公司共同開發了TransCoil系統,該系統無需使用鉆機安裝、取消了常規的電機-電纜連接方式,提高了ESP設備的適用性和穩定性。
此外,TransCoil系統采用了全新的電纜設計,將作業深度提高到了12000ft。且TransCoil系統在高含H2S等復雜井況下性能依舊優良,設備的運行周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ToughMet 3抽油桿聯軸器
據統計,每年頁巖地層斜井的人工舉升故障耗費的運行成本高達數億美元,而其中幾乎一半的故障與油管或抽油桿聯軸器有關。為降低抽油桿聯軸器的損壞速度,Materion和Hess公司合作開發了新型ToughMet 3抽油桿聯軸器。
該聯軸器由獨特的錫-銅-鎳亞穩合金鍛造而成,能夠有效抵抗機械磨損、螺紋損壞以及腐蝕、侵蝕等問題,即使在高溫環境下也能保持其優異的性能,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修井次數。實驗研究表明,ToughMet 3抽油桿聯軸器顯著減少了油管失效現象,使得每口井每年能夠減少10萬美元左右的修井費用。
Pump Checker人工舉升管理系統
ESP是一種常見的人工舉升設備,目前市場上存在很多ESP廠商,也就存在著多種ESP操作系統,而且不同監測系統的顯示界面各不相同,監測人員需要監測多個不同的界面,工作量可想而知。如果一個油田有多口ESP井,不同的監測系統難免會造成生產混亂,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問題。
為方便工作人員管理人工舉升作業、簡化工作流程、提高作業效率,Pump Checker系統應運而生。Pump Checker系統將所有數據集成到了一塊顯示器上,能夠自動識別ESP設備問題、預測設備故障,并可基于生產數據提高生產潛能、進行前瞻性管理。
若想了解詳細內容,請持續關注「石油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白礬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井工程碩士,長期聚焦國內外石油行業前沿技術裝備信息,具有數十萬字技術文獻翻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