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地方天然氣價改仿照湖北模式 會出現何種結果

? ? 過去一年,天然氣價格改革給人的印象是政策多且力度大。2016年,天然氣行業價格改革政策密集出臺。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梳理天然氣各環節價格、整頓輸配氣價格,建立長效監管機制。10月,又陸續出臺《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天然氣管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關于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道、儲氣庫建設,為實施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平準入、深化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奠定基礎。 ?   1 終端氣價降了,但工業、車用、發電用氣價格仍高于居民氣價 ?   受門站價格和管網輸配價格下調影響,多地開始下調非居民終端用氣價格。廣州市工業用戶終端氣價較2015年下降0.49元/立方米,降至4.36元/立方米;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向各城市燃氣企業(包括城市高壓公司)銷售的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0.1元/立方米,降至2.19元/立方米;北京工業用戶終端氣價下調0.24元/立方米,降至2.92元/立方米;上海工業用戶終端氣價下調0.22元/立方米,降至3.57元/立方米;廈門、咸陽等城市也紛紛下調非居民終端氣價,各地調價后,工業、車用、發電用氣價格仍高于居民用氣價格,對非居民用氣價格的拉動作用有限。 ?   2 湖北代表下一步地方天然氣價改革方向? ?   在油氣體制改革文件尚未發布之前,天然氣價格改革應該說已經“超額”完成任務。而下游城市燃氣價格改革卻始終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和猜測。 ?   2017年2月份,湖北省物價局就天然氣價改發布《湖北省天然氣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掇k法》有如下特點:第一,分為省內短途管道運輸價格、配氣價格和銷售價格,統一納入價格管理;第二,提出銷售價格放開,省內短途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實行政府定價;第三,價格制定與價格調整方面,主要參考了國家發改委《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四,對企業的投資收益率和管網輸配氣損耗率進行了規定。應該說,《辦法》確實做了很多新的嘗試,但是在部分內容上仍然值得商榷。 ?   3 準許成本VS合理成本,準許收益率6% VS 8% ?   關于“準許成本”與“合理成本”的問題。首先,《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中曾經提出“準許成本”的概念,并且采用了服務成本定價法。就國際上較為發達的燃氣市場來說,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城市燃氣定價均采取全成本定價方式,對成本的定義為“合理成本”。日本《燃氣公用事業法》在制定城市燃氣費用方面規定了三個原則:成本加成、合理報酬和普遍服務。就合理報酬這一原則而言,規定了應當按照有利于企業未來健康發展所需的合理成本和收入來確定回報率。而普遍服務意味著,城市燃氣被賦予履行普遍服務義務,在用戶發展、管網設施建設期間,即使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也要進行先期投入,以保障不同區域各類用戶的需求,而管輸定價主要考慮合理的則是運行負荷和資產利用率。所以,《辦法》中所說的“準許成本”可以在管輸定價中使用,而在城市燃氣行業中“合理成本”的表述似乎更為準確。 ?   關于配氣價格準許收益率問題?!掇k法》中對于配氣價格準許收益率規定為6%,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管道投資項目的準許收益率為8%。首先,天然氣管輸服務與城市配氣服務按客戶對象和業務規模劃分,前者屬于批發業務,后者屬于零售業務,規定配氣服務的零售利潤率低于管輸批發利潤率不符合一般商業定價原則;其次,就亞洲地區城市燃氣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日本來說,政府給予城市燃氣行業年平均利潤率接近8%。歐洲天然氣市場成熟國家也實行管輸項目與城市配氣項目投資收益率相同的定價政策,例如英國管網公司(National Grid)的管道項目收益率大約為8.9%-11.8%,其下游城市燃氣配氣管網收益率大約在8%-10%。在目前我國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還遠不及發達國家同行的情況下,城市燃氣行業應該是仍處于政府給予政策鼓勵的發展階段。 ?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僅57%,根據城鎮化發展規劃的要求,到2020年要達到60%以上。根據《天然氣發展報告(白皮書)》,城鎮化率每提升1%,將帶動天然氣消費量200億立方米,因此未來天然氣的需求空間廣闊。就城鎮化率較低的主要內陸和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言,管道天然氣用戶數量少,且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的中心城區,城鎮居民天然氣氣化率、管網覆蓋范圍和城市天然氣利用水平還很低。隨著國家“煤改氣”力度的加大,未來郊區、農村地區將成為天然氣推廣利用的重點區域。但同時開發城郊和偏遠農村地區用戶市場的難度和風險都在增加。因此,需要政府保持一定合理的收益率水平,來鼓勵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城市燃氣領域,做好農村地區“煤改氣”工作。 ?   關于管道負荷率的問題。首先,城市燃氣企業要面對居民、工業、公共服務業、采暖、發電(制冷)等用戶,各類用戶的用氣不均勻系數差異較大,為各類用戶提供天然氣供應而投資建設的管道負荷率是明顯不同的,采用統一的配氣管道負荷率顯然是不科學的;其次,城市配氣管網的峰谷差要明顯高于上游長輸管網,往往是峰值期間的管道負荷率達到80%以上,而低谷期間的管道負荷率不及30%,但是,燃氣企業的人員管理、管道和場站設施都是按照最大峰值進行投資配備的,如果統一按照平均75%的規定,則燃氣企業的管道最大負荷率有可能要超過90%,并且與管網設施有關的投資都要按照90%的負荷率來支出,這顯然是提高了城市燃氣企業的投資額,降低燃氣企業的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積極性。 ?   關于管網損耗率問題。由于城市老舊配氣管網多、更新改造難度大以及第三方破壞漏損和逐級降壓氣損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配氣管網損耗率要明顯高于上游長輸管網。根據部分城市燃氣企業的數據顯示,大中型城市的配氣管網輸配氣損耗率基本在5%—8%之間。 ?   最后還想特別強調兩點:第一,就投資風險而言,城市燃氣項目顯著高于管輸項目。管道投資項目的風險在于能否事先鎖定大規??蛻?,其無需考慮對下游用戶的普遍服務義務及地方政策風險。而城市燃氣項目投資必須要依據城市規劃,由燃氣企業提前做好管網和場站設施建設,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企業必須要履行普遍服務義務。同時,由于地方政府換屆、經濟結構調整、維穩、特許經營權重復授予等產生的非市場性風險,也會對燃氣企業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燃氣企業不僅要面對市場風險,還要面對復雜的政策風險。 ?   第二,關于交叉補貼。在目前的價格改革文件中都沒有提出如何解決交叉補貼的問題,這實際上就造成了一個顯著的矛盾。如果部分非居民用戶只購買配氣服務而不承擔相應的交叉補貼義務,則勢必導致這部分非居民用戶承擔更少的交叉補貼義務,那么結果就是只能依靠大幅度提高居民氣價以減少交叉補貼,但這顯然行不通。那么只能通過適當提高準許收益率的方式來提高配氣價格,這部分非居民用戶分擔相應交叉補貼義務,從而也有利于調動城市燃氣企業向非居民用戶提供配氣服務的積極性。當然,我們也可以適當考慮未來采取兩部制價格機制,按照容量費和使用費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交叉補貼問題。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