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聚焦】亞太地區小規模LNG的轉型與生死未卜

由于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將持續到下一個十年,加之亞太地區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增長緩慢,因此計劃成為亞洲頂級液化天然氣參與者的新加坡Pavilion能源公司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

9月9日,Pavilion能源公司總裁Moon Ming在新加坡舉行的液化天然氣國際會議上指出,Pavilion能源公司計劃開發該地區的小規模液化天然氣,并已經就此與合作國家展開了對話,這些國家包括菲律賓和印尼。

Moon Ming表示,盡管在過去五年里所簽訂的液化天然氣合同中65%的規模低于1百萬噸/年,但是歐洲的一些天然氣公司已經開始提供LNG加油、卡車裝載、再出口和一些小規模服務。

他還表示:“與美國和歐洲不同,東南亞有許多偏遠的小型島嶼,這些島嶼上始終有人永久居住,他們需要電力”。利用小型萬立方米級裝載船,每年載5至50萬噸液化天然氣來進行多點交易是很有意義的。

▲盡管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暗示著液化天然氣開采的時機到了,但其在成本、物流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現狀:LNG供應過剩

一些分析師稱,在未來十年東南亞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將占亞洲整體需求的30%以上。不過,總體而言未來十年內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增長將繼續放緩,但是新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仍將繼續開發。

澳大利亞陸續啟動七個新項目,而Cheniere能源公司在墨西哥灣的SabinePass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有望在2016年初開始出口天然氣。與此同時美國也已經完成四個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建設,莫桑比克也開始發展其液化天然氣部門。

根據花旗集團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從全球來看,到2018年液化天然氣市場將供應過剩2500萬噸。報告還補充,如果目前所有正處于建設的、計劃的以及提議階段的LNG項目都已完成的話,到2025年市場將面臨比需求多三分之一的龐大容量。

從這些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來看,Pavilion能源公司似乎已經為這些新的小規模LNG戰略選擇了良好的時機。此外,明年由香港的EnergyWorld(EWC)公司所建設的位于菲律賓的新LNG接收站將有望開始商業運作。盡管項目初始容量為4.1億立方米/年,但是它能夠在公共市場中確?,F貨交易。其它兩個LNG再氣化終端也將由Shell和FirstGenCorp公司在菲律賓建成。

泰國也將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量。2015年1月,泰國國有石油巨頭PTT說道,他們從去年到今年一直計劃將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翻倍,達到500萬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從緬甸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量的下降。PTT也在建設第二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其容量為500萬噸/年,預計將于2017年完成建設。

此外,印度尼西亞預計將于2020年開始進口LNG。越南也計劃在該十年項目的末期建造兩處LNG接收站。

觀點:對小規模LNG的質疑

然而,據總部位于休斯頓的亞太能源咨詢公司(APEC)總裁AlTroner來看,試圖將液化天然氣出售給這些小規模市場可能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容易。

他告訴DownstreamToday公司,Pavilion能源公司計劃的問題之一就是規模經濟。他說:“LNG的規模越大,它的單位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然而規模降低了那么成本就會相應地增加。在這個小規模LNG的發展中至少有一半是涉及到成本的”。

Troner解釋道,最初Pavilion能源公司需要進口液化天然氣到新加坡,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遠距離沸騰損失。他還指出,一旦接收到超冷燃料將會產生再氣化和存儲成本。此外,為了方便運輸氣體需要被再液化,Pavilion能源公司還將承擔這一額外費用。他說,成功的竅門在于找到適合當前市場的供給規模。

Troner補充道,Pavilion能源公司將試圖打破這些分散的LNG,而當你打破分散的LNG時你就會失去其容量。小規模LNG的另一個問題在于所使用的小型容器的再氣化能力有限。

Troner問道,“如果你使用小型容器,那么他們氣化效率怎么樣的呢?”?!澳阈枰芏嘈∨咳萜鱽韽浹a一個常規的LNG的容器?!?span class="tn-Powered-by-XIUMI">Troner還質疑Pavilion能源公司是否有足夠的銷售頻率使之變得可行。

Troner說,“盡管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但必須先計算好這些附加成本,以及誰將承擔這些額外的費用?”

另外,另有其他人也對開發小規模LNG的可行性表示懷疑。新加坡Enerdata能源咨詢公司在其報告中稱,“與傳統的大型液化天然氣供應鏈相比,小規模液化天然氣供應鏈的不同特征表明需要創建適應小規模LNG市場的全新商業模式。由于LNG產業的動態變化,因此為了在小規模液化天然氣領域做出一個成功的商業案例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span>

新策略蘊含的政治目的

Troner也看到了Pavilion能源公司計劃背后的政治目的。他說道,“新加坡的目的是為了從商業上證明什么是政治動力。這基本上消除了切斷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燃氣運輸管道的威脅。盡管新加坡沒有任何生產力量,但是他們也希望成為LNG項目的一個主要參與者?!?/span>

2014年,新加坡65%的管道天然氣來自于印度尼西亞,15%來自馬來西亞。然而,基于印尼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耗,預計其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天然氣進口大國。馬來西亞天然氣消費量也在逐年增加,極有可能需要進口天然氣以滿足本國的需求。

Troner補充道,從純利潤的角度來看,判斷Pavilion能源公司的計劃是否奏效還為時過早。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