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國際油氣市場供應過剩短期仍將持續

? ?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大宗商品見底了嗎”分論壇上,與會的石油天然氣行業專家認為,當前國際油氣市場供應過剩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油價方面,雖難再現暴漲暴跌,但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而天然氣領域連續的投資下滑或將導致未來的供應短缺。 ? ? 2014年以來,國際油價從最高100美元/桶一路跌破30美元/桶,之后開始緩慢復蘇,過去的3個多月在50多美元/桶震蕩。國際能源論壇秘書長孫賢勝認為,目前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或將持續3-5年。展望未來,他認為國際石油市場存在“三個不會”,一是今后幾年油價都不會超過100美元/桶;二是油價不會再次暴跌至20多美元/桶;三是近年來上游勘探開發投資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未來可采儲量不會再多。 ? ? ? 孫賢勝認為,全球經濟維持增長需要油價水平基本穩定、略微上漲,未來包括歐佩克減產協議能否延期、減產協議執行是否充分、美元走勢、可再生能源和美國頁巖油的技術突破、地緣政治等因素都可能會給油價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 ? ? 韓國SK全球成長委員會委員長、總裁俞柾準(Yu Jeong Joon)預計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維持在正常水平,大約增加140萬桶/天,其中中國、印度、中東各增加30萬桶/天。 ? ? ? 在需求依然不振的情況下,孫賢勝認為,要想保持目前油價的穩定,歐佩克至少還要延長一次減產協議。 ? ? ? 國際天然氣市場同樣面臨著供應過剩的問題,并且隨著美國新一屆政府加快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終端項目的審批,過剩的局面還可能加劇。對此,美國能源公司Xcoal首席執行官厄尼·思拉舍(Ernie Thrasher)認為,歐洲有望充當全球LNG市場平衡者的角色,一方面歐洲國家正極力減少煤炭的消費以應對氣候變化,另一方面為減少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依賴,歐洲將成為美國天然氣重要的出口地區。 ? ? ? 中長期來看,俞柾準認為全球天然氣行業投資持續低迷或導致未來供需逆轉。他表示,全球天然氣投資連續兩年同比均下滑20%,國際市場普遍認為三、四年后天然氣將出現短缺。雖然也有觀點認為,北美天然氣市場增長強勁,美國將出口更多的天然氣,然而40%的投資縮減,新項目最終投資決定審批放緩,這種低于需求的投資未來顯然會對市場帶來影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