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煤層氣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累計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5600億立方米,占全國總量的88%。山西省要通過“氣化山西”摘掉“煤老大”的“黑帽子”,煤層氣的支撐作用不容小覷。 ? 去年,山西連續頒發四文件支持煤層氣產業發展。國土資源部還首次將過去直接受理審批的山西煤層氣勘查開采審批事項部分委托下放至省,山西成為全國唯一試點。紛紛而至的政策旨在進一步扶持煤層氣勘探開發和利用。 ? 然而一年過去了,試點效果如何?業內人士看法不一。種種疑慮都與背后存在的新礦權審批形式、產能到位率低、市場消化利用不足和政策補貼乏力等問題息息相關。 ? 為加快推進煤層氣支柱產業建設,山西省去年連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并與去年4月與“國土資源部委托山西省實施部分煤層氣勘查開采審批登記”這一政策一起,構成實施煤層氣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體系,成為國家委托審批煤層氣礦業權試點的唯一省份,在“家門口辦事”,省時省力,山西省開啟了為期兩年的試點之路。 ? 一年之后,試點未有起色,產業“舊疾”未愈。煤層氣發展瓶頸不僅在礦權,更被補貼與技術所困。 “試點”一言難盡? ? “家門口辦事”的工作效率在三個月后體現。2016年7月19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為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山西沁水盆地柿莊南區塊煤層氣勘查許可證”。但記者注意到,此次僅為舊礦權延續登記。 ? 截至目前,一年的大半過去了,礦權審批并沒有“喜新厭舊”,因為新區塊審批登記這塊“肥肉”未被動刀。試點沒有新動作,礦權審批仍舊靜悄悄。疑慮和擔憂漸起,試點難道失敗了? ?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因為時限未到不能說完全失敗,但是推進進度緩慢,如何公平執行到位有待觀察,目前尚未看到推動煤層氣發展的效果。 ? “一方面,目前山西優質區塊基本登記完畢,而新礦權大概5000平方公里左右,僅剩20%左右留給山西省配置,區塊質量未知,審批權下放效果并不樂觀。另一方面,煤層氣在山西發展初具規模,但優質礦權大多都在央企和國企手中,山西爭取審批權下放,是突破,但初衷或許不是改革和強化資源管理監督,從某種程度來說是為地方‘爭權’。因此是否會偏向煤炭企業、對地方企業和央企國企能否一視同仁尚不得而知,剩下的幾個月的時間里,這些問題想要快速有效解決比較困難,因此試點的成效也許并不好?!币晃徊辉妇呙臉I內資深人士對記者闡述了他的疑慮。 ? 由于是全國唯一試點,山西省外的煤層氣行業專家也關注著試點進展。陜西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鴻波和貴州盤江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梁均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山西試點不能說失敗,但也沒有成功,解決礦權問題,這是煤層氣發展整體需要面臨的問題,更是今后礦權改革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 目前來看,試點效果未見起色,因此山西省在新礦權的審批上應該更多關注具備成熟開發技術和實力的公司,用技術驅動盤活產業發展?!皟炠|礦區已不多,山西省要協調好地方企業與央企、國企、煤炭企業和煤層氣企業的利益,更要全面考量公司實力,不失偏頗地批礦權?!?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補充。 ? 但國家安監局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劉文革較為樂觀,他認為這一政策下放利好作用明顯,對行業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或許是考慮到如何不失偏頗,山西省動作才較為緩慢?!啊嚒褪菄L試、消化和琢磨,試點不能一下就解決問題,更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因此要給予試點時間和耐心,也要允許錯誤出現”。劉文革說。 ? 就試點進展問題記者致電山西晉煤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以暫時不方便為由拒絕回應。隨后記者致電山西藍焰煤層氣集團有限公司和山西蘭花煤層氣有限公司,截至截稿,也未得到對方回應。 ?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煤層氣專家李良給出建議,他認為,在油氣礦權改革問題上,要有堅持、有突破。堅持的應該是油氣礦權一級管理、勘查單位經國務院批準,突破的應該是礦權分段管理、油氣礦權不能重疊的禁錮、石油天然氣礦權開放、擴大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工作的企業數量,參照煤層氣對外合作權試點單位的做法,可以從新興油氣企業中選出一些有實力、有業績的企業,作為從事油氣勘查的試點單位。 ? 補貼“舊疾未愈” ? 礦權審批試點難推動折射出煤層氣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現狀。我國煤層氣產業之所以不能從商業開發初期順利進入快速發展期并逐漸沉默甚至邊緣化,與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不無關系。 ? 企業盈利困難,產業未形成良性循環,就如“滾石上山”般艱難?!皹I界一直在呼吁加強補貼,老生常談但十分關鍵,理順產業鏈需要技術‘慢調理’,但是當下最對癥下藥的就是國家補貼政策的扶持?!鄙鲜霾辉妇呙馁Y深業內人士強調。 ? 錢不是萬能的,但煤層氣勘探開發和高效發展,沒有錢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2015年,煤層氣市場價格下降0.7元/立方米,遠高于補貼提升的幅度,這可能使煤層氣后繼投資乏力。由于煤層氣的低收益特性,從2013年開始,國內主要煤層氣企業投資下降?!拌b于此,國家需要出臺更加強有力的補貼和支持政策,讓企業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孫茂遠一再向記者強調。 ? 我國煤層氣資源雖然豐富,但難采的資源占70%以上,常規油氣技術以及國外常規煤層氣開發技術不能適應我國普遍存在的難采煤層氣資源,導致平均單井產量低(全國煤層氣生產井平均單產僅600立方米左右),生產效益并不理想。而每開采利用1立方米煤層氣中央和山西省財政補貼共計0.4元/立方米,煤層氣補貼占其售價的三分之一,致使開發煤層氣的企業普遍虧損,投入煤層氣的積極性下降,后勁不足。 ? “補貼不到位,企業在虧損狀態下勘探開發動力一定不足,加之消費市場疏導不暢,企業盈利能力堪憂,投資和勘探隨之減少,產生惡性循環。也讓企業缺乏技術研發投入的動力,短期難以降低成本實現營利?!迸x櫜▽τ浾哒f。 ? ? 在中石油華北油田總經理助理朱慶忠看來,煤層氣開發更大程度上是新能源挖掘,超脫瓦斯治理的范疇,尤其是要想實現“氣化山西”戰略部署,對技術的規劃和部署都有更高要求,因此國家要重視并給與財政補貼,切實起到激勵山西企業投入的積極作用。 ? 能源是特殊市場,要保持一定價格體系,才能保證能源市場不亂套。這需要改變能源消費理念,改變能源市場交易規則。低價并不是“惠民政策”,因此從能源發展市場來看,需要國家層面來調整經濟結構,理順山西乃至全國煤層氣價格體系。 ? 技術需“因地制宜” ? 試點是“望、聞、問、切”,補貼是“良藥”,但要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技術才是“調理”的關鍵。 ? 面對未來質量未知的新批礦權,技術要突破,認知更要突破。 ? 山西煤層氣資源主要為高、中級煤階煤層氣,分布面積廣,現有技術仍需進一步提高,以促進行業發展。 ?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要正確認識到煤層氣是種邊際資源,對開發技術要求更高,應針對不同的地質特征制定正確的技術攻關思路。 ? 煤層氣的開發規律與常規油氣有本質區別,工程技術開發規律的要求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做重大調整。 ? 一方面,與國外相比,我國煤層氣資源稟賦差異大、構造煤區塊、超低滲以及深部區域等難采煤層氣資源占總資源量的75%以上,低壓低滲非均質性特點突出,國外成熟的煤層氣開采經驗不能直接移植利用,這些都影響了目前煤層氣效益區塊的數量。走出符合山西地質條件和開發需求的工程技術路線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 ? 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煤層氣勘探開發理論和技術的研究?!笆濉逼陂g,我國煤層氣主要以叢式井為主?,F在,直井、叢式井占了全國的97%,更加符合我國煤層地質和地面地形的特點?!爱a量的突破得益于從源頭上深入研究我國煤層氣分布特征和開發規律,從而研究出適合于當地地質情況的‘水力造穴復合壓裂’等工程技術,而不是照搬國外技術或者常規氣開發技術?!敝鞈c忠說。 ? 孫茂遠指出,開發煤層氣最難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國內獨具特色的中淺層煤層氣開發。這些儲層多數具有密度低、塑性強、應力敏感性強、易傷害等特點,單靠實驗室取樣很難準確客觀反映淺層地下的狀態。要取得開發突破,就需要解放思想,不斷更新對儲層的認識,攻克技術難題。 ? 記者有話說: 推行試點重在執行到位? ? 礦權審批下放至山西一年整,“‘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的欣喜之后,只有舊礦權的延續登記,并未見有新礦權審批的動靜,業內對于試點的疑慮和擔憂漸生。 ? 等待和獲得審批權的過程不易,而當真正手握政策時,如何深入執行、有效實施也非手到擒來如此簡單,或許這也是一年來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 ? 無論如何,山西是煤層氣發展大省,也是產業問題集中且突出的省份,因此山西是試點更是“焦點”。如何將這一權利公平實施值得思考:地方企業顧不顧,央企國企和合作的外企管不管?利益如何平衡?權益如何保障? ? 山西需要解決的已不僅僅是本省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更承擔著要抬頭看路、著眼產業整體,通過行動帶動試點示范效應,從而為全國的煤層氣行業樹立榜樣和典型的任務。 ? 煤層氣未來更好地發展,絕不能僅看當下。一視同仁不易,遂才舉棋不定。盼山西有“撥云見日”之舉,為“艱難爬坡”的煤層氣產業添一臂之力。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