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兩年,對日本和韓國等國的出口使澳大利亞批發天然氣現貨價格上升了兩倍,對這種情況的擔憂日益加劇。有鑒于此,澳大利亞政府4月27日宣布將出臺天然氣出口限制政策,保護國內天然氣供應,以達到優先滿足國內市場天然氣需求的目的。 天然氣價格“倒懸” 澳政府將嚴控天然氣出口 ? 澳總理特恩布爾表示,要將澳大利亞國內需求、澳大利亞商業、澳大利亞工作和澳大利亞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是保護國家利益需要采取的基本行動。 ? 在特恩布爾看來,澳洲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態天然氣出口國,然而國內供應短缺,澳大利亞企業、家庭和工業的天然氣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不能接受也不可理解,這顯得“荒謬”。 ? 澳資源部長MATt CAnavan用類比來說明天然氣的無可替代:超市供應的雞肉短缺,可換之以牛肉;但澳洲工業所需的天然氣短缺,其他資源就無法取代。天然氣對澳洲工業來說就像面包和牛奶,它的發展需要充足的、價格不算昂貴的天然氣。 ? 澳工業部最新一期的資源與能源季報中指出,2015-16財年澳洲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增長近50%,且隨著更多產能上線,未來三年預計會翻番。受價格上漲支撐,到2017-18年LNG會頂替冶金煤成為第二大出口項。而與此同時,如果不加控制,澳洲國內天然氣價格也將大幅上揚。 ? ? 目前情況恰恰相反,市場不平衡顯而易見。若供應充足,市場平衡,天然氣批發價和出口價就不應差距懸殊,國內批發價也沒有理由過高。 ? 為此,政府推出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該機制授權政府在國內市場天然氣供應不足時對相關企業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國內市場的潛在需求得到優先滿足。故意減少國內供應的液態天然氣出口企業,將會被勒令限制出口?!鞍闹拚匀粫膭钜簯B天然氣出口,但絕不以犧牲澳洲整體利益為代價?!?? 調節價格差 平衡居民與工業用戶利益 ? 特恩布爾指出,供應國內的天然氣短缺,造成天然氣的國內價格顯著高于出口價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指出,對國內市場天然氣供應量不足的預期,導致天然氣批發客戶和工業客戶(如Incitec)不得不支付20多澳元/焦耳的價格購買天然氣,而這顯然高于出口價格。國內天然氣批發價要與出口價基本持平,應不高于10澳元/焦耳。 ? 他補充說,這并不等于說政策變動后國內使用天然氣的價格就將減半,因為天然氣公司還要支付建立和維護整個管道分銷網絡的成本及其他各項成本。 ? 保障國內供應充足,勢必會對天然氣零售價格形成下降壓力。有記者問到是否希望此舉拉低天然氣價格,特恩布爾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還指出,此舉對大批購買天然氣的工業用戶影響最大。 ? 澳洲工業部長Arthur Sinodinos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短期內天然氣供應若充足起來,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將承壓,澳洲各行各業都會可用到相對便宜的天然氣。同時,天然氣出口企業也得理解,他們有責任去協助國內產業發展。沒有國內產業,那就這些企業根本不會有動力去開發出口資源。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政府并未要求天然氣出口企業對此政策做出明確回應,它們因此有了很大余地去尋找解決方案,如在現貨市場上做天然氣掉期交易或者調整投資組合等。 ? 該項規定將于2017年7月1日開始執行,在此之前政府將充分與天然氣產業中的大型企業磋商。 ? 國內市場呈現商機 海外投資巨頭未雨綢繆 ? 消息既出,在行業內立時掀起軒然大波,澳洲大型天然氣出口企業紛紛做出反饋。對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相關企業反應不一。在液化天然氣出口上獲取巨額利潤的公司有著明顯的憤懣,相比之下,另外一些企業卻看到了機會。 ? 本周,中石油與皇家殼牌在澳洲的合資公司Arrow Energy(ASX:AOE)宣告將啟動工程與設計研究,將昆州的Tipton煤層氣田的產能提高一倍,此舉有望加大澳國內供應,緩解澳大利亞東海岸能源危機。 ? 公司總裁Qian Mingyang說,項目涉及升級現有設施,目標是將產能提高到80 TJ/天?!霸擁椖繉⒋龠MArrow資源基礎進一步開發,增加市場中的天然氣供應”。業內猜測這項投資成本或在5億澳元,而??松梨谏现苣┮彩疽庠诎退购{展開新投資。 ? 有媒體分析稱,Tipton擴產計劃將依賴于是否能夠獲得臨近的天然氣出口企業支持,他們控制著關鍵的基礎設施。Tipton項目周圍的天然氣公司包括殼牌持有的 QGC及Origin和康菲澳洲合資的APLNG,都是澳洲目前主要的天然氣出口企業。 ? Qian表示,將公司大量天然氣存儲推向東海岸市場有重要意義?!拔覀兤诖軌蜻_成協議,在今年晚些時候將我們持有的大部分天然氣送入市場”。 ? Santos期待國內供應側變革 中資股東戰略增持受歡迎 桑托斯Santos(ASX:STO)對政府提出的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作出回應,其表示,作為一家澳洲企業,Santos一貫支持以合理價格來促進國內產業發展。Santos將為國內市場提供更多天然氣,并承諾數量超過液態天然氣出口銷售量。它還表示將與政府和合資公司緊密合作,并確保為股東贏取最大的利益。 ? 當然,股東中定然要包括近來兩位相當高調的中國投資方——弘毅投資與新奧集團。兩家中國企業最近大舉溢價買入持股,于上周將在STO的股權提高到了15.1%。 ? 作為澳洲領先能源集團的桑托斯處于困境當中,受此前原油價格崩塌——由2014年底的100美元每桶中到2016年初的30美元——影響,業績大滑坡。兩家中國大股東對桑托斯發展方向存有異議;自2016年底弘毅投資持續買入公司股票,當時新奧集團曾發函尋求取得董事會席位。 ? 上周,Santos董事會主席 Peter Coates在年會上表示,董事會很樂意向中國股東給出董事會席位,并稱他們對公司“并無任何惡意”。 ? Santos在巴布幾內亞、達爾文與格萊斯通有液化天然氣項目,其GLNG項目是全澳三大已投產液化天然氣項目之一。經過近幾年的臥薪嘗膽,公司已構建起低成本結構,平均保本價降到了每桶34美元。在油價上浮的今天,前景可謂光明。去年底公司從市場籌集到了12.4億澳元,未來發展資金獲保障。 ? Peter Coates談到東海岸氣荒時表示,澳大利亞并不缺少天然氣,而是需要政府支持企業對儲藏的有序開發,增加供應,以滿足東海岸市場需求。 ? 他強調,出口訂單是支撐現有LNG項目存活的支柱,完全制止出口并不現實。企業和政府需要做的是協商解決問題,尋找補救辦法。 ? Santos對于中國股東態度的轉變,以及弘毅和新奧集團對其加大注資似乎昭示著澳洲能源領域新一輪投資熱潮的開啟。根據澳外資委最新披露數據,2015-16年度,澳大業制造/電力/天然氣領域合計吸引100億澳元的外國投資,僅次于房地產。 ? 澳政府預測,中國天然氣消費預計會有巨大增長,2016-2022年間,中國將占到全球天然氣新增需求的三分之一,消費量將增長65%,達到 3300億立方米?!爸袊鴮⒊蔀轵寗覮NG需求增長的單一最大貢獻者”,澳工業部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路庫利如是說。 ? 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再加上東海岸的所謂氣荒,澳洲天然氣行業對于戰略投資者的吸引力變得無以復加。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