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全球天然氣市場進入“地球是平的”新時代

? ? 全球天然氣市場過去曾有相當大的區域落差,這是因為過去大多數天然氣透過管線輸送,跨國運送天然氣所需的液化天然氣廠以及運輸船只的運量相對有限,管線連接的區域,就成了一個個壁壘分明的不同區隔化市場。然而,如今這些隔閡逐漸打破,全球天然氣市場準備進入“地球是平的”新時代。 ? ? ? 2017 年 3 月,挪威船運公司庫那森(Knutsen)旗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留賈庫那森號(Rioja Knutsen)原本滿載液化天然氣要由美國前往葡萄牙,突然間有人“橫刀奪愛”,墨西哥電力公司高價搶標,于是留賈庫那森號本來已經開到巴哈馬,突然轉向往南,要把天然氣改載到墨西哥去了,那葡萄牙該怎么辦?阿爾及利亞能源公司 Sonatrach 介入,派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謝赫─埃─莫克蘭尼號(Cheikh El Mokrani)到葡萄牙彌補需求。留賈庫那森號的這次大回轉,正暗示著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變化。 ? ? ? 雖然早自 1960 年代就已經開始有全球液化天然氣交易,但由于當時的液化成本過高,只有急需天然氣,又有錢到能負擔得起的國家,如日本,才有辦法大量買進。隨著液化天然氣各環節的技術進步,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完工下水數量增加,以及全球液化天然氣廠等基礎設施大量設立,至 2015 年,天然氣經海運運輸的比率來到 40%。 ? ? ? 船運縫合了過去全球分裂成許多區域的天然氣市場,過去各區域之間會出現巨大價差的年代已經遠去,以往因為船運運量有限,天然氣主要由管線運輸,個別市場一旦發生需求突增,如天氣突然變冷引發暖房需求等,價格往往波動劇烈,311 事件后,受到日本停核大買天然氣影響,亞洲天然氣價格更是遠遠超過美國,但如今龐大的運載能量之下,價差一旦有利可圖,大船轉向,就能填補供需缺口。2012 年,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每百萬英熱單位(MBTU)比歐洲價格高出 5.74 美元,2017 年價差已經縮減到不到 1 美元。 ? ? ? 亞洲天然氣價格與歐美價差已拉近 ? ? ? 液化天然氣設施與船運能量還正在快速成長,2016 年全球共有 150 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2017 年增加到 170 艘,預期到 2040 年,船運天然氣的比例就會超過管線,10 年前僅有 17 個國家或地區進口液化天然氣,如今已經增加到 39 個國家或地區,烏拉圭、巴林、孟加拉也即將加入這個行列,預期幾年后會增加到 46 個國家或地區。在這個趨勢下,天然氣開始與其他石化燃料、石化原料一樣,逐漸出現全球性的市場,這項重大轉變不僅會影響能源價格、大能源企業的獲利,也會影響地球環境,更造成區域戰略的位移。 ? ? ? 例如,波蘭原本仰賴天然氣管線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這使得能源命脈掌握在假想敵俄羅斯手中,船運的發展讓波蘭有了分散風險的選擇,2016 年波蘭開啟首座輸入液化天然氣的港口端點,以減輕對俄羅斯的依賴度。 ? ? ? 過去液化天然氣交易較少的年代,大客戶如日本簽約牢牢掌握船只的去向,運載液化天然氣到日本的船只,可不能半路轉向改賣到韓國,因為這樣的嚴格合約限制,這些船運路線被戲稱為是“海上天然氣管線”。不過,隨著液化天然氣船運蓬勃發展,現在合約限制減少了,允許船只半路轉向賣給出價更高的程咬金,日本、中國、韓國的三大液化天然氣買家,決定共同推動減少對供應商的合約限制,增加更多彈性。 ? ? ? ?在運量、合約兩方面的空間都增加的情況下,未來全球一旦有哪個區域急需天然氣,價格不再會漲到恨天高,只需打通電話,讓某艘或某幾艘大船轉向,就能解決。在技術上的創新更能進一步支持這樣的全球市場變化,全球天然氣產業在 2005 年首度打造出海上浮動天然氣設施,進口液化天然氣所需的接收端點設施與液化天然氣廠設施,也統統可以裝在船上彈性移動到有需求的國家,如今這樣的海上端點已經有 25 艘。 ? ? ? 這也必須要有充足的天然氣供應從背后支持這一切。市場變革的核心,終究是全球大舉新增的天然氣供應量,不僅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中東、東非、澳洲的新天然氣田,都在在增加了全球可供液化出口的天然氣總量,這股推力推動全球更多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也推動興建更多液化天然氣相關設施與運輸船。美國與中國正在洽談從德州、賓州液化天然氣廠出口到中國的廣東、上海。而美國出口天然氣,也并未拉高美國本土天然氣價格,反倒是輸出了美國的低價到全球。 ? ? ? 美國目前從加拿大經管線進口大量天然氣,因而仍然是天然氣凈進口國,但隨著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提升,預期 2018 年美國就會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 ? ? ? 越來越多國家大膽依賴天然氣,因為全球天然氣產能擴張并沒有回頭的跡象,據市調公司 IHS 預測,2017 年全球天然氣產預計為 2.941 億公噸,3 年來激增 22%,至 2020 年還會再成長 21%,在需求端,印度仍然仰賴燃煤而并未有大量轉移到燃氣的現象,日本則逐步重啟核電廠,這都使得天然氣不易大增需求,全球天然氣市場將進入供過于求時期。 ? ? ? 過去亞洲國家印象中天然氣就是貴,這個認知隨著市場力量彌平區域隔閡,已經不再正確,目前亞洲天然氣價格與歐美價差已經較過去大為拉近,隨著全由液化天然氣產能開出,運輸船下水,天然氣價格更將進入“地球是平的”年代,各國對天然氣在總體能源戰略中的想法,勢必也要跟著改變。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