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定了一個小目標,南海石油資源共同開發會不會到來?
作者 | 大雨
7月24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發表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戰斗檄文。重點是,杜特爾特在發表了國情咨文之后又放出了一個大消息。
據悉,杜特爾特召開的記者會期間說:“當他們(中國)開始開采天然氣和石油時,我告訴你們,那將會是一個合資項目?!碑敱粏柤霸撀摵腺Y源發展活動將于何時開始時,杜特爾特給了模糊的答案,但他保證,對話已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菲律賓商報》稱:杜特爾特當天還表示,菲律賓人民可期待中菲之間的南海聯合石油勘探活動。
石油是菲律賓不能言說的痛
眾所周知,菲律賓的油氣資源乏善可陳,可以說是極其匱乏。盡管早在1896年,菲律賓就鉆得了石油,但是由于資源短缺,產量一直不高。
根據2017《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菲律賓石油探明儲量小于2億噸,而與之相鄰不遠的馬來西亞石油探明儲量則為5億噸。另有報道顯示,1994年到2017年間,菲律賓原油平均生產能力為1.827萬桶/日。2017年2月最新數據顯示,菲律賓原油生產僅為1.5萬桶/日。
另外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菲律賓的石油消耗量日漸攀升。數據顯示,菲律賓日消耗石油量達到了43.4萬桶。為了滿足國內需求,菲律賓需要大舉進口石油。
由此可見,菲律賓是一個典型的石油進口國。 據《菲律賓星報》3月14日報道,菲能源部數據顯示, 2016年菲律賓總進口石油1.65億桶,同比增長6.8%,其中成品油占比52.2%,原油占比47.8%,進口總額高達74.5億美元。
不僅如此,菲律賓石油勘探開發能力也有限。由于菲律賓油氣大多處于深水區,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為此,菲律賓不得不尋求其他國家幫助。
在菲律賓29個服務合同中,除菲律賓本土石油公司以及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如殼牌、道達爾、雪佛龍等以外,澳大利亞公司在菲油氣勘探市場占據較大比例;中國在菲企業有三家:百田石油公司、中國國際礦業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
不管怎么說,石油對菲律賓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傷疤,也是其不能言說的痛。
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菲律賓石油資源少的可憐,不得不說,菲律賓真的很缺油。但是,菲律賓旁邊卻有一個“富油”的鄰居。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南中國海蘊含著110億桶石油和19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如此大儲量的油氣資源 ,對菲律賓乃至周邊一些其他國家來說都會垂涎三尺。
誠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事實證明,相比于“覬覦“,合作不失為一最好的選項。早在13年前,2004年11月中菲雙方就曾簽署過在南海共同研究油氣資源協議。隨后,2005年3月14日,中國、菲律賓和越南三國的石油公司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簽署了《在南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并付諸實施。
今年5月18日,《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14次會議期間,中國有關方面在回答記者關于“中菲油氣合作“問題時表明 “就油氣資源問題而言,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我們希望在兩國達成最終的海上問題解決辦法之前,雙方可以搞一些共同開發?!?/p>
事實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來華出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菲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簽署的協議當中就包含了能源合作協議。
另據了解,自杜特爾特上任的8個月里,中國已經超過日本躍升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中菲雙邊貿易額在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26.1%,這比2015年1~11月收縮的雙邊貿易額增速提高了約30%,成效可謂立竿見影。
與此同時,菲律賓貿工部部長洛佩茲表示,菲律賓有一個宏偉目標——未來5年GDP增速都為7%-8%,中國是幫助菲達到目標的關鍵力量。
可見,中國已經成為了菲律賓最大的“金主“。換句話說,無論兩家聯合勘探石油是一廂情愿還是兩情相悅,對菲律賓來說,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杜特爾特上臺后,菲律賓對華戰略有很大調整,這是中國企業進入菲律賓市場的良好契機。對此,石油圈從菲律賓國別基本情況、石油工業狀況、油氣開發法規政策、投資環境及建議四大版塊,編寫《菲律賓國別報告》,對菲律賓市場進行全面解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