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備受期待的美國能源部電網穩定性報告終于在上周發布。過去15年中,美國的電力結構出現較大變化。目前,煤電、核電與水電承受著較大的財務壓力,天然氣的崛起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其沖擊力甚至超過了可再生能源。部分燃煤電廠的退役是順應電力市場的趨勢,這與特朗普政府或此份報告作者的立場無關。 ? ? 8月23日,美國能源部發布了延期已久的電網穩定性研究報告。今年4月14日,能源部長佩里(Rick Perry)簽署備忘錄,直接下令對美國電網的穩定性進行評估。備忘錄的內容和語氣都暗示著,這項研究的成果將不可避免地為燃煤發電帶來利好,煤電企業可以拿著報告的結論向銀行證明,燃煤電廠需要聯邦政府的幫助來保持運行。 ? ? ? 如今報告已經發布,但出人意料的是,其中并沒有太多令人吃驚的內容。報告沒有為飽受財務壓力的燃煤電廠提供多少技術支持,考慮到之前備忘錄的內容,這一點的確讓人意想不到。 ? ? ? 這份報告檢視了目前正在進行的電力行業變革,并嘗試回答以下問題:是什么驅動了發電技術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在多大程度上削弱美國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 ? ? 今年7月泄露的報告初稿明確指出了驅動電力行業變革的多種因素。在這之前,能源部、國家實驗室、電網運營商和其他研究機構的許多成果中都提及了這些因素。初稿表明,低廉的天然氣價格是煤電與核電廠遭受財務壓力的重要推手,這也改變了電力系統中各類發電技術的占比。報告初稿還發現,許多燃煤電廠并非是“過早”退役,可再生能源雖然加劇了這一問題,但并未直接導致燃煤電廠的關停。 ? ? ? ?許多人都想知道,這些可信的技術資料是否會在終稿中遭到選擇性遺棄,以便為不同的論述提供支持。但最終的報告給出了類似的結論: ? ? ? 天然氣是煤電、核電遭受財務壓力的關鍵驅動因素,其影響力遠大于電力需求增長的阻滯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 ? ? 許多電廠的退役與市場的變化趨勢相一致,并非所有的退役都應引起強制關停的擔憂; ? ? ? 目前美國的電力系統組成比過去更加多樣化; ? ? ? 一些州重視電力行業的就業機會和清潔化等因素,并出臺政策予以支持,但這與聯邦監管的電力商品市場之間會產生摩擦; ? ? ? 變化中的電力系統需要更具靈活性的電源來保障穩定性,但波動、間歇的可再生能源并不一定會破壞電網的穩定性; ? ? ? 目前,極端天氣已經對電網的運行帶來挑戰??紤]到電力行業正在發生的其他變化,未來電網面臨的挑戰將會更大。在支持更現代、更具適應力的電網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 ? ? ? 天然氣和電力行業之間需要開展更大程度上的協作。 ? ? ? 筆者之前在多項研究中也得出過同樣的結論,但能源部的報告中仍有一些顯著的不同。首先,能源部報告中對極端天氣下維持電網的穩定性著墨甚多,但“氣候”或“氣候變化”只在這份長達155頁的報告中出現過一次(在描述特朗普總統“促進美國能源獨立和經濟發展”行政令的段落提及,該行政令要求廢除某些與能源和氣候相關的政策)。 ? ? ? 同煤電一樣,核電與水電也在電力批發市場中面臨財務壓力,能源部提議對一些電廠提供合適的補償,但報告中與氣候變化相關內容的缺失將削弱能源部的號召力。核電與水電設施在發電過程中可以達到零碳排放,但對此進行適當補償的電力批發市場卻很少。報告中缺乏指出上述事實的意愿,能源部也因此失去了支持市場改革的一次機遇。另外,這也加深了外界對這份報告“支持煤電”的印象,并且和特朗普重振煤炭的口號相吻合。 ? ? ? 最后,報告的大部分政策建議是有價值的,立場也相對溫和。但在其中一條“能源主導”的建議中,能源部承諾將支持特朗普的能源行政令。還有一條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的綜合性建議,表明能源部要和其他聯邦機構一同加快核電、水電、煤電、先進發電技術以及輸電網絡項目的許可,并降低整個流程的成本。這種觀點在華府算不上是什么新聞。然而,在輸電網絡、液化天然氣、輸氣管道、核電和煤電項目的選址、許可與核準的環節中,監管法規的變動會給新任政府造成法律、政治和時間上的挑戰,能源部的報告中并沒有著重強調這一點。 ? ? ? 諷刺的是,這份報告并未給煤炭的支持者提供實質性的依據。報告建議美國環保署應放寬新建燃煤電廠資源評估和現役電廠改造的政策。毫無疑問,這些建議早已上了環保署長普魯特(Scott Pruitt)的辦事議程,但改變不會來得迅速或輕松,并且也無法為財務重擔下的燃煤電廠提供多少慰藉。 ? ? ? 就在上周,能源部決定不對俄亥俄州的燃煤電廠動用緊急授權,不以保障電網穩定為由,要求燃煤電廠保持運行。無論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如何,這份報告都不會給重振煤炭的行動帶來實際的幫助。 ? ? ? 點評 ? ? ? 美國能源部長佩里在4月14日的備忘錄中強調,以煤電、核電、水電和燃氣發電為主的“基礎負荷”(baseload)對電網的穩定性至關重要,但上屆政府對煤電的政策限制、對某些能源的擾亂市場的的補貼、以及電力市場的調度方式都對基荷電廠的運行和電網的穩定造成影響。這份備忘錄引起了外界對本次研究獨立性的質疑,其中不乏對最終報告存在政治偏見的擔憂。在長達兩個多月的延期之后,報告于8月23日發布。除了上文中引述的結論外,報告的發現還包括:低廉的天然氣價格、發展迅猛的可再生能源以及環保政策的出臺都給傳統的基荷電廠帶來壓力;目前,基荷電廠的退役并未影響到美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但這應引起對長期穩定性和適應力的重視;水電、核電、煤電和燃氣發電可以提供必要的穩定性服務,這對系統的適應力非常關鍵;未來電網面臨的風險在增加,區域和全國范圍內的能源組合需要接受全面的評估和戰略分析。此外,外界對報告政策建議部分的分歧較大,一些來自煤炭產業的人士對能源部肯定煤電對電網的貢獻表示贊賞;而部分環保機構則表示,放松環保法規的建議與報告的主要發現之間出現脫節,報告也夸大了可再生能源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的挑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