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始考慮制裁這個全球重量級產油國
作者 | 大雨
近期,全球知名投資銀行高盛對石油市場和油價的重新平衡表現出最樂觀的姿態。
據報道,高盛對國際油價看漲,預計布倫特原油在六個月內將達到每桶82.50美元。此外,高盛認為布倫特原油價格在三個月內達到每桶75美元。
另外一家全球投行摩根大通,近期同樣地提高了對國際油價的預測。摩根大通預測今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為70美元,上半年峰值將達到每桶78美元。
作為世界上“最小心謹慎”的機構,兩大投行竟紛紛提高了對原油價格的預測??梢娊衲暧蛢r將會迎來一波上漲小高峰!
美國揮起制裁大棒
油價之所以能上漲,少不了美國的影子。
2月4日,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在阿根廷拋出了一記“嘴炮”直指產油大國委內瑞拉。
雷克斯·蒂勒森很莊重且嚴肅地表示:“美國正在考慮對委內瑞拉實施制裁!”
好一個“美國正在考慮”。 深水炸彈般的“嘴炮”旋即引起石油行業暗波洶涌,也將委內瑞拉拉入了“石油制裁”的邊緣。
蒂勒森表示:“他希望找到辦法來減輕制裁對美國石油公司,委內瑞拉人和依賴委內瑞拉石油的其他地區的負面影響?!?/p>
值得注意,蒂勒森當日是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對委內瑞拉石油制裁的言論。由此可見,蒂勒森之言既是恫嚇也是暗示;蒂勒森拉美之行既是說服周邊國家也是要挾恐嚇。
美國的制裁向來雷厲風行且行之有效,見效之快可謂是立竿見影。
歷史告訴我們,只要美國一言不合,就會“制裁”。歷史同樣告訴我們,只要美國開始制裁產油國,油價則會反其道而行之,小步、快跑一路上升。
美國為什么要制裁?
蒂勒森的一句“制裁”無疑將美國人的“霸權主義”詮釋的淋漓盡致。
“油價的毒”加上特朗普總統的“能源控”兩者缺一不可地,將委內瑞拉成功的鎖定為美國獵物。
獵物被鎖定后,請不要選擇性忽視美國的野心。
在膨脹的“高油價”面前,全球重量級的產油國委內瑞拉將步入“中東產油國”的后塵。
現在之所以美國會耐著性子站在別人屋里說大話,放風出去。一是,為了尋求出師有名的借口;再者,就是為了給委內瑞拉一點時間,讓他自己乖乖地到美國人的碗里來。
委內瑞拉坐擁全球最大原油儲備,地理位置和美國隔灣相望,是美國第三大原油進口國,也被業內人戲稱為美國的油庫。
數據顯示,美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480億桶,而委內瑞拉的儲量卻高達3010億桶。
以日產“千萬桶+”的美國速度來計算,美國人會“不覺得倒吸一口冷氣”。按照當前美國石油地質儲量來看,不出十年美國本土將無石油可以開采。
所以,在飲水思源的時候,從哪里能夠更好的占有石油資源成為美國政府想破腦袋的頭等大事。
到嘴的肉遇到了饞嘴的貓,請問會發生什么?
反觀委內瑞拉,既是拉美地區近鄰,又是窮親戚。所以,下手容易又有理。還能夠美其名曰:為救其民于水火,謀求天下之升平。
制裁后的油價影響
制裁并非限于“嘴仗”,制裁之后首當其沖的將會是油價的過山車!
當前,委內瑞拉原油產量大約在160萬桶/日。如果實行石油制裁,那么委內瑞拉的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的數量將大大縮減。所以,國際油價高飛成為定局。
但是!
委內瑞拉的制裁也將考驗著“減產協議”的穩固性!
一旦委內瑞拉的制裁成行,那么“歐佩克+”的協議將會受到挑戰。因為,在誘惑面前將再無“君子之約”。
如果減產協議破裂,以減產協議的180萬桶“對比”委內瑞拉被禁運的160萬桶,油價將會承壓下降。
總體來看,油價至少先走一個上升階段,然后再承壓。
因為!
“歐佩克+” 在減產協議下,都賺錢了,當下的關系很牢靠。
1月20日報道,國際能源署不得不承認“歐佩克+”協議(指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達成的減產協議)的效果。
該機構對哪些國家因此受益及受益多少進行了統計。它在本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7年對參與減產協議的產油國來說是個好年頭,它們掙得更多,同時產油更少?!?/p>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俄羅斯比其他國家掙得都多:每天多掙1.17億美元。沙特阿拉伯是俄羅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產油國、歐佩克第一大產油國,它每天因減產協議而多賺1億美元。
對“歐佩克+”來說,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蜜月期。如果油價沒有漲到他們認為合理的價格,任誰都不會率先撕毀協議,或者都會三思再思。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