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盡管目前RORO這塊較為細分的航運市場整體而言運力仍較為穩定,世界經濟目前看來也整體是在向好發展。但由于受可能面臨的關稅威脅,低迷的運費,迫在眉睫的重重嚴厲監管以及來自客戶的壓力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未來的滾裝船市場將面臨巨大挑戰。 ? 信德海事網9月13日消息,盡管目前RORO這塊較為細分的航運市場整體而言運力仍較為穩定,世界經濟目前看來也整體是在向好發展。但由于受可能面臨的關稅威脅,低迷的運費,迫在眉睫的重重嚴厲監管以及來自客戶的壓力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未來的滾裝船市場將面臨巨大挑戰。 ? 首先是貿易戰。 ? Wallenius Wilhelmsen (WW) Ocean北美地區主管 Flavio Batista表示,“如果貿易戰向著良性方向發展,那么我們相信全球滾裝船海運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但現在的問題時沒有人能夠預測貿易戰到底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在2017年從陸地和海上進口的客車和輕型汽車總量約為為830萬輛,價值191.7億美元,另一方面出口了約200萬輛,出口額約為570億美元。另根據IHS markit旗下的PIERS數據顯示,今年頭5個月,美國最大的進出口港依次是: ? 紐約-新澤西; ? 杰克遜維爾,佛羅里達州; ? 在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 ? 不倫瑞克,喬治亞州; ? 休尼梅,加州。 ? 而關稅戰并不是RORO市場前行道路上的唯一一個潛在的路障。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中 Wallenius Wilhelmsen首席執行官Craig Jasienski就指出,雖然貨運量有所上升,但是RORO市場的運費水平卻是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 NYK Line滾裝部休斯頓總經理Patrick Cooper也表示,“滾裝船市場各個方面的成本都在慢慢上升,比如碼頭費用,網絡安全防護,陸地員工工資,運河費用,以及為滿足愈發嚴格的環保政策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都使得成本面臨著巨大的上升壓力,與此同時,客戶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另一方面,運費卻在在各個板塊表現的不如人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大承運人航運公司都希望運費能夠漲價或者收取燃油附加費。Cooper表示,roro市場的運費一定要漲,必須要漲,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 Flavio Batista表示,“全球的需求已經趕上了運力供給,我們在大多數貿易航線上都是平衡的。從2017年開始,出乎我們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意料的是,貨量突然出現了激增。而貨量的增加也給運力供給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因為在2012年-2017年之間市場較為低迷,這期間新船訂單寥寥無幾。而我們在那幾年里也拆解掉了一些老舊船舶?!?? 此外,2020年IMO全球限硫規定即將生效,船舶需使用硫含量更低價格更貴的0.5%硫含量的低硫油或采取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這也對未來滾裝船市場以及其客戶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 Batista表示,“我們不認為限硫規定會被推遲,IMO表現出來的態度非常堅決,現在我們將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所有的船舶都將會被改裝嗎?新燃料的量足夠嗎?在哪兒能夠加到低硫油?”這些都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 根據IHS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有大約25艘的RORO船舶已經安裝了脫硫設備另外還有11艘訂單新船將安裝該種設備。 Wallenius Wilhelmsen表示未來幾年里將在旗下20艘船舶上安裝此類設備,每艘船舶預計將花費600萬-700萬美金(包括進塢費用以及船期損失費用),總的來講,IMO的新規恐進一步促進更多的老舊船舶拆解以及新型環保節能船舶的訂造。 ? 再一個問題是,港口擁堵。 ? Cooper表示,這對美國港口來說不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但是比如墨西哥韋拉克魯斯這樣的主要汽車出口港而言,一旦出現延誤,將對整個供應鏈產生一系列的多米諾效應。鑒于此,NYK已經對部分航線進行了重組,為避開墨西哥港口的擁堵,其在在一些航次中中跳過Veracruz,以便留出更多的緩沖時間。 ? Cooper表示,“這樣肯定需要多花錢,但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港口擁堵是計劃外產生的情況,”調整墨西哥航線的同時,NYK還對從中東-休斯頓以及其他美國東海岸港口的航線進行了調整。 ? 在散雜貨以及大件商品市場,受益于油氣開采業務的復蘇,ro-ro運輸業務盈利狀況也逐步走強。Cooper解釋到,與水力壓裂相關的設備正被運送到一些國家,如阿根廷,這些國家剛剛發現了頁巖油氣資源。當然了,RORO與集裝箱船以及件雜貨船舶之間的競爭依然比較激烈。 ? 更嚴格的客戶要求。 ? Batista還介紹到,RORO市場上,客戶們的要求也在區域復雜化。比如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客戶們經常要求額外的掛靠計劃。另一方面,如果增加掛靠港將之前進入一個港口的貨量分配到不同港口,這就意味著航運公司需要增加船舶運力,而實際上貨量并沒有上漲。 ? 目前RORO市場概況: ? 目前全球RORO市場總共有603艘船舶處于運營狀態,另有27艘新船在建。 ? 日本三大航運企業,NYK Line, Mitsui OSK Lines (MOL), 以及 “K” Line以共計運營船舶數量260艘占據了這塊市場的大頭,另外來自韓國的EUKOR 和 Hyundai Glovis 形成了第二集團。歐洲的 H?egh Autoliners 以及WW組成了第三股勢力。而這三股實力占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三。 ? 2018年,全球汽車運輸船運力預計將凈增加2.7%。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