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類似的問題:中國那么多糧食,為什么還是有人餓著肚子?地球那么多海洋,為什么還要提倡節約用水?三峽發的電可以照亮半個中國,為什么還要拉閘限電?等等。 ? ? ? 造成這種矛盾無非兩種情況:一是需求太多;二是浪費太多。而石油、天然氣作為一國的戰略能源,進口的原因更多則是為了滿足巨大的需求。 ? ? 供給側改革,“煤改氣”、環保推升天然氣需求量 ? ? ? 煤電作為傳統發電方式,在環保壓力和經濟結構優化背景下顯得越來越局限,改革迫在眉睫。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改氣”就是其中之一。發改委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受煤改氣政策驅動,天然氣消費迅猛增加。根據發改委數據,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4.7%。2018年1-6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7.5%,考慮可能有部分進口管道氣進儲氣庫,實際消費量增速估算在10%左右。 ? ? ? ? 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持續增長 ? ? ? 天然氣的需求暴增使得中國開始通過管道天然氣和LNG來進口。以2017年數據顯示,國內天然氣自產產量62%,進口38%,看來進口需求非常大。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1-6月,管道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長20%,5月和6月單月同比增速均高達31%。夏季增加管道氣進口量,可能用于冬季平抑氣價。進口LNG方面,預計2018-2020年,LNG接收站的使用率將維持在80%左右,冬季使用率將超100%,反映出國內天然氣供需將保持緊張狀態。 ? ? ? 石油供不應求,美國競爭壓力大 ? ? ? 美國的頁巖油革命使得美國的原油產量暴增。根據EIA最新數據,美國產量已經高達1170萬桶/天。出口方面,自2015年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以來,出口量逐年增加,18年整體出口量中樞在200萬桶/天左右,而16年這個數字僅為50萬桶。 ? ? ? 可美國的原油跟我們有啥關系呢?因為原油是戰略儲備,按照國際慣例,一般原油儲備量為90天以上。美國和日本分別為約為150天,而我國僅為40天。所以面對美國原油的增產,中國的壓力山大。 ? ? ? ? 根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的數據,中國2017年石油產量增速為-3.8%,截至2017年過去10年,年均產量增速僅為0.8%。而2017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速為3.9%,截至2017年過去10年,年均消費量增速高達5%。一個0.8,一個5,缺口不是一般的大。 ? ? ? 能源安全日益嚴峻 ? ? ?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已升至72.3%,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上升至近40%。但近期外部環境和國內基本面的惡化,能源安全關乎一國可持續發展安危。而不斷上漲的國際油價也會對國內造成輸入性通脹。2018年,在三桶油資本支出計劃中,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合計達2861-2961億元,同比增長18%-22%,就是希望在嚴峻的環境下盡快開發石油,滿足國內戰略能源的需求。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