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者按:2018年是中國石油國內勘探開發業務極具挑戰的一年。面對資源劣質化加劇與開發形勢日趨復雜的挑戰,他們堅持穩健發展方針,立足長期低油價,圍繞打贏生存與發展攻堅戰,突出“四項任務”,推進“四個轉變”,抓實“三個保障”,大力實施開源節流和降本增效措施,科學組織油氣生產,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生產經營任務。 ? 2019年,油氣開發業務的重點工作有哪些?本期《勘探開發》版結合中國石油2018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傳遞的信息和相關油氣田企業的觀點連線,探索2019年上游業務效益發展路徑,敬請關注。 ? 2018年是中國石油國內上游業務極具挑戰的一年。 ? 這一年,油價波動劇烈。1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價57.9美元/桶,10月3日為86.29美元/桶,創下四年來的高點,短短兩個月,又迅速跌至50.47美元/桶的當年最低點,對生產經營帶來極大挑戰。這一年,資源劣質化程度進一步加劇,新儲量采收率呈現快速下降趨勢。 ? 持續穩產,舉步維艱。如何在資源劣質化加劇的情況下保持穩產上產勢頭,考驗著每一個油氣開發者的膽識和勇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油氣田開發圓滿完成各項經營任務,國內原油實現1億噸以上有效穩產,天然氣產量接近110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 ? 噸油必爭,方氣必爭。嚴峻的生產形勢逼迫各油氣田不斷向管理的精細化延伸,全力保障油氣田穩產上產。長慶油田加強重點油藏綜合治理,實施萬口油井挖潛工程,原油超計劃生產8萬噸;大慶油田原油產量占股份公司總產量的31.7%,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吉林油田加大老區老井挖潛力度及采取承包經營等措施,超產11.7萬噸。天然氣生產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期,不斷加快上產步伐,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長慶、塔里木、西南和青海氣區均超額完成產量任務,在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中繼續發揮“壓艙石”的作用。 ? “堅持低成本戰略,是長慶油田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遍L慶油田氣田開發事業部經理吳正觀點代表了很多油氣田開發管理者的感受。效益增儲、降本增效多次出現在油氣田所做的開發工作報告中。 ? 從源頭嚴控成本費用,方能使得油氣田開發盈利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新疆、華北、大港、遼河、吉林、吐哈六家油田公司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單位完全成本比上年下降,桶油完全成本剛性下降。 ? 最突出的成果仍要數技術創新。中國石油上游業務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油氣田開發的利器,堅定不移地走技術發展之路。2018年各油氣田深入開展重大開發試驗和工程技術攻關試驗,創新驅動效果明顯。遼河、新疆和大港三家油田的二元驅提高采收率15~20個百分點;克拉2、迪那2等氣田整體防水治水技術對策進一步明確,方案實施后采收率分別提高2.5%和3.8%;體積壓裂改造已成為特低滲和非常規油氣藏開發和老井提效的主體技術,全年完成水平井分段改造1060口井,多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創新效果顯著。 ? 聚是一團火?!?018年開發取得的成績,與工程技術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痹?018年油氣開發任務重、工期緊、要求高的情況下,工程技術服務企業積極應對工作量的挑戰,統籌配置區域間、國內外資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川渝、瑪湖、塔里木等上產地區調配鉆機284部,滿足了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的施工需要,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石油“一體化、一盤棋”的理念。 ? 手捧亮麗的“成績單”,油氣田開發的“掌舵人”們并沒有想象中的輕松。種種跡象表明,低油價的寒冬遠未結束,油價的劇烈波動將對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更嚴峻的事實表明,“低品位、低油價和高成本”的三重矛盾疊加不可逆轉,如何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中探索未來發展方向,仍需凝聚動力,破冰前行。 ? 老油氣田穩產上產,仍是油氣田效益開發的重點。經過不斷摸索,控制遞減率和提高采收率被一致認為是最重要的兩條技術路線?!耙粚嵗嫌蜌馓锓€產基礎,就要對油氣藏進行精細描述”,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陶自強認為,目前的油氣藏描述已經很難適應油氣田繼續穩產的要求,因此油氣田已進入高精度精細油氣藏描述階段。精確把握開發狀況,精準實施分類治理,精益開展生產管理。 ? 新區新領域作為重要的資源接替領域,始終被寄予厚望。技術進步、管理創新是推動新區上產的兩個重要抓手。前期準備,深化地質研究,從技術上確保達標建產是重要手段。未來,非常規發展將是上產的重要接替資源,致密油、頁巖油、頁巖氣等超低滲油氣藏效益開發,仍有待進一步擴大水平井加體積壓裂開發方式的應用規模。 ? 深化改革愈進愈難,但不進則退,非進不可。新的一年,全面持續深化各項改革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加快推進第二批內部礦權流轉工作,積極探索礦權有償出讓、對外合作勘探等新模式,擴大和深化油氣田經營自主權改革,深化工程技術服務和價格市場化改革……唯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舉措落實,才能不斷形成運營合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 滾石上山,逆勢而上。在走好穩產之路的同時,還要堅持上產。要謀得更大發展,只有加大力度堅持深化改革,堅持技術創新,才能夠齊心協力打好勘探開發進攻戰。 ? 數讀 ? 330萬噸:2018年中國石油油氣當量產量比上年增加330萬噸,原油產量實現了1億噸以上有效穩產,天然氣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6%。 ? 14.58:2018年原油開發儲采比由10年前的10.08提高到14.58,是股份公司成立以來歷史最高水平。 ? 19.1:天然氣開發儲采比達到19.1,仍具備快速上產的資源基礎。 ? 0.28%:油田含水上升率0.28%,是近年來最好水平。 ? 10%:通過效益倒逼,新建百萬噸產能投資和運行成本分別壓減10%,實現了達標建產。 ? 觀點連線 ? 1.老油田如何夯實穩產基礎 ? 長慶油田在2018年老油田穩產方面,重點抓好降遞減工程和提高采收率工程。 ? 在降遞減工程方面,第一,長慶油田以精細注水為核心,完善水驅、改善水驅為主線,推進控遞減工程。第二,精細單砂體刻畫,實施井網加密,水驅儲量控制程度提高3.5%。第三,精細剩余油認識,優化加密模式,突出三個轉變:規則井網向不規則井網轉變,壓裂模式從窄長縫向寬短縫轉變,定向井到短水平井、大斜度井的轉變。第四,深化注采調控,創新并全面推廣周期注水,擴大周期采油,油藏含水上升勢頭得到有效控制。第五,堵水調驅工作取得進展,自然遞減率下降2.6%。 ? 同時,通過長停井復產和套損井治理,帶動長停井恢復和低產井提效,長慶油田自然遞減率整體下降1%。 ? 在提高采收率方面,以氣驅為重點,提升泡沫輔助減氧空氣驅、二氧化碳驅、微生物驅等三項技術,預計提高采收率10%。 ? ——何永宏(長慶油田開發事業部經理) ? 根據建設百年油田的發展目標,大慶油田實現4000萬噸油氣當量的持續穩產。如何保持穩產勢頭,我認為有幾個方面: ? 第一,控制老油田遞減。在精細挖潛的基礎上,保持水驅區塊的對標調整。第二,在已有資源變差、現有儲量難以接替的情況下,務必實現效益建產。第三,通過提高單井產量保障效益穩產。第四,老油田開發,基礎工作絕不能松懈,要完善開發政策等配套措施。 ? ——方慶(大慶油田開發事業部黨總支書記) ? 大港油田實施高精度精細油藏描述,率先開展基于不同滲流單元的滲流場重構技術的基礎研究,將滲流場劃分為植流場、補流場、勻流場、穩流場、改流場,主要開發指標明顯改善。 ? 針對大港復雜斷塊油田低油價下單獨實施二次開發和開展三次采油效益較差的困境,將二次開發與三次采油整體優化部署,大幅提高采收率。同時,對已開發油田面臨的特點和難點進行重新分類,來提高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水平和采收率。 ? ——陶自強(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 2.原油開發是否還有上產空間 ? 要推進原油開發上產,超前部署十分重要。 ? 2018年,新疆油田積極應對年初極寒天氣下產量起步水平低等嚴峻挑戰,發揚“噸油必爭、斤油必爭、問題不過夜”的精神,深挖老區潛力,新區快速建產,超產10萬噸,油田千萬噸以上持續穩產上產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 新疆油田吞吐稠油井的停產井比例高,原油開發未來要上產,必須加大對長停井治理力度,優先恢復剩余潛力大、技術條件成熟、投入回收快的井組,加強老區穩產增效。 ? 同時,新油田要強化技術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方案編制水平。 ? ——王延杰(新疆油田公司開發處處長) ? 原油開發實現上產要重視三方面工作:第一,探明儲量的有效動用。大港油田可動用率非常高,但可動用儲量均以深層、低滲透的難采儲量為主。地質的復雜程度需要重新評價認識,單井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工程技術進步能否支撐產量,是面臨的最大挑戰。第二,頁巖油產量的夯實。根據規劃,到2022年頁巖油產量將達到20萬噸。必須在甜點區預測、鉆井有效提速、體積壓裂等方面獲得突破,頁巖油產量才能有效增加。第三,灘海新區的產量上升。灘海新區要有產量突破,需經過評價、升級評價、產能評價和海工試采等階段。未來必須摸清復雜的地質情況,以先進的工程技術做支撐。 ? ——武璽(大港油田開發處處長) ? 3.天然氣如何實現快速發展 ? 堅持低成本戰略是長慶油田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面對資源劣質化不斷加劇的嚴峻挑戰,長慶油田不斷開展水平井鉆井提速和壓裂技術的攻關試驗,分析歷年水平井改造規模、強度,優選工藝,確保投資效益最大化。通過精細氣藏管理,實現老氣田穩產。 ? 超前優化組織,是長慶油田高效完成產能建設的保障。長慶油田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全面推進差異化部署、工廠化作業,狠抓提質提速,氣區產建規模創歷年之最,為天然氣快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深入分析氣區不同區塊地質特征,制定差異化部署對策,實現部署方式與地質條件最優匹配,提高氣田整體開發效果。 ? ——吳正(長慶油田氣田開發事業部經理) ? 塔里木是中國石油天然氣上產的三個主戰場之一。2018年塔里木氣田產能到位率和建產成效創歷史最高水平,這得益于地質資料先行的開發戰略。 ? 在精細刻畫、精細描述的基礎上,提高鉆井成功率,庫車山前開發井口口成功、口口高效,歸功于通過深化地質認識,深化斷裂解釋來提高鉆井成功率。 ? 未來天然氣快速發展,要加大新區上產力度。滾動勘探、新區風險勘探是重要方式。庫車是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區帶,是目前主攻區域。下一步要加大對塔西南、昆侖山前構造的勘探評價工作。 ? ——汪如軍(塔里木油田開發處處長) ? 2018年,西南油氣田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生產天然氣226.3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6億立方米。頁巖氣已經形成了大會戰的局面,產量增長較快,得益于效率極高的運行機制。 ? 常規天然氣的新區建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18年,西南油氣田優化方案,通過開展精細描述,支撐優選區塊差中選優。 ? 在井位部署方面,特別強調精細部署。鉆井過程中,分段技術起到關鍵作用,切實解決泄漏和垮塌問題。老氣田穩產是天然氣上產的最主要因素。原來的老氣田,大部分已經過了穩產期,產量不斷降低,老氣區要加大措施和評價力度,推動老氣田穩產。 ? ——郭貴安(西南油氣田氣田開發管理部主任) ? 天然氣要快速發展: ? 第一,要瞄準工作目標,提早布局,提早規劃。 ? 第二,要制定合理的開發技術對策。 ? 第三,要總結不同類型的氣藏開發規律。 ? 第四,進一步挖潛老氣田生產能力,加強低產低效和長停井的綜合治理。 ? 第五,重視天然氣開發的隊伍建設。 ? 第六,加強科研隊伍和基礎研究投入,面對資源劣質化,勘探開發對象日趨復雜化的實際,破除增儲上產瓶頸制約,盡快攻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關鍵技術。 ? ——賈愛林(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氣田開發所所長) ? 4.海外油氣業務如何實現優質高效發展 ? 從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中東地區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國,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重要的意義。 ? 中東公司通過多年的努力,作業量達到海外油氣生產的半壁江山。2018年魯邁拉油田加強地面改造,增加地面脫水能力,實現了老油田的增產。艾哈代布油田加強生產管理,開發效果見到實效。 ? 海外油氣業務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對地質進行深入研究,細化油藏描述,加大精細注水力度,才能提高產量和整體的綜合效益。 ? ——范建平 中油國際(中東公司)副總經理 ? 海外油氣優質高效發展,資源基礎非常重要。土庫曼斯坦公司提前謀劃、提前部署,22個氣田儲量獲得資源國政府的批準,全年鉆井、測試、產能建設安排工作均提前啟動。 ? 要保障國內供氣安全,氣源的生產穩定性極其重要,要盡可能避免產量波動。同時,做好生產系統的檢維修和保障工作,確保裝置平穩運行,全年生產任務如期完成。此外,要與資源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障氣源穩定性。 ? ——陳懷龍 中油國際(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副總經理 ? 5.工程技術企業如何提升保障能力 ? 工程技術企業要提升保障能力,第一,要有觀念的轉變。要向主動提前解決問題和提速無止境理念轉變。第二,要發揮鉆探行業各個專業協同作戰的優勢,盡力做好銜接工作。第三,要有創新理念,盡力做到資源、人員、物資共享。第四,提高裝備水平,尤其要主動考慮如何提升裝備的管控水平。未來機械化是趨勢,要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機械化水平,就要大力探索專業化。第五,加強工程技術隊伍的管理,先進隊伍帶動后進隊伍,先進隊伍管理后進隊伍,讓隊伍整體更有干勁。 ? ——王虎(西部鉆探副總經理、安全總監) ? 2018年,川慶鉆探在長慶油田的蘇里格地區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在西南地區頁巖氣的開發過程中,優化地質一體化,調整井位部署,精細現場管理,取得顯著的成效。 ? 提升工程技術的保障能力,第一要摸清地質規律,找到油氣富集區。選好區,打好層,壓好井。 ? 第二,不斷加大科研力度,加強水平斷層的研究攻關,在關鍵技術上盡快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打破國外的封鎖。第三,加強精細組織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 ——王治平(川慶鉆探常務副總經理) ? ? ? ?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