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加劇蔓延,2020年石油行業近300億美元投資或將被削減,中美間的500億美元能源大訂單也面臨著變數。
作者 | 子衿
如果未來盤點2020年“黑天鵝”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占據該榜單頭條將會成為大概率事件。由于擔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會降低原油需求,今年以來油價已經下跌了近27%。上周也成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油價表現最糟糕的一周——連跌六日,WTI原油跌破45美元,最低價格43.85美元,布倫特原油跌破50美元,最低價格至48.94美元。
不僅是油價,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石油行業帶來系列連鎖反應。3月1日,全球最大能源峰會之一——劍橋能源周(CERAWeek)活動組織者IHSMarkit宣布,因擔憂新冠肺炎疫情,決定取消將在美國休斯敦舉辦的這次會議。而未來或將被取消的,可能不只是各種盛會活動,還有上百億美元的投資,甚至數百億美元的能源訂單也可能面臨變數。
近日,挪威知名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可能導致2020年石油行業投資減少數百億美元,尤其是美國的頁巖氣運營商以及一些海上勘探開發參與者。
01. 300億美元投資或遭削減
2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截至目前,除了中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64個國家中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態勢日益讓包括石油行業在內的各行業感受到壓力和不安。國際能源署(IEA)和OPEC已經下調了全球原油增長預期,幾乎所有的金融和能源分析機構也都下調了2020年的油價預期。Rystad Energy表示石油價格已經跌破每桶50美元,如果OPEC不實施額外的減產,石油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而較低的油價將導致石油公司縮減其投資預算,尤其是美國的頁巖氣運營商以及一些海上勘探開發參與者。
Rystad Energy油田服務研究主管Audun Martinsen表示:“根據我們目前的評估預測,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勘探開發投資減少約300億美元,這將對該行業造成重大打擊?!彼a充說,其中一些投資可能會在2021年恢復。
而除了數百億美元的投資被削減外,新冠肺炎疫情還將導致大量項目的延期交付。根據Rystad Energy的數據,目前全球在建的28艘FPSO中,有22艘在中國、韓國和新加坡的造船廠建造。Rystad Energy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在這些國家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和供應短缺,從而導致項目交付推遲至少三到六個月。如果疫情繼續升級,延誤時間可能會增加到9個月甚至12個月。
“盡管運營商和承包商正在尋找方法來彌補時間損失,但我們預計這些項目涉及的石油或天然氣投產將面臨明顯的延誤?!?Audun Martinsen認為。
02. 中美500億美元能源訂單或生變
今年1月15日,中美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根據此次簽訂的經貿協議,中國同意在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的兩年中額外購買美國524億美元的能源產品,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原油、成品油和煤炭。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如今這項超500億美元的能源訂單似乎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根據《環球時報》英文版援引中石油研究員的話報道稱,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爆發和國內燃料需求下降,2月份中國原油進口可能同比下降15%至20%。而據路透社援引Refinitiv Oil Research的數據,2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為1053萬桶/日,低于1月份的1069萬桶/日。預計3月份還將出現需求低迷和原油進口下降的情況。
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和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石油消費量突然下降的話,對全球石油市場來說將是“暴擊”。對此,OPEC已經在著手應對措施。2月份OPEC提議進一步減產60萬桶/天,以彌補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造成的需求損失,而根據外媒Oilprice報道的最新消息,現在,歐佩克正在討論更大幅度的減產,最高可達100萬桶/天。
此外,除了中國的需求因素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趨勢,也將影響著全球經濟增速,進而影響到整個石油行業全產業鏈。上周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表示,由于該病毒,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可能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事實上,在中國國內疫情已初步得到遏制的情況下,中國之外的疫情情況愈發不容樂觀。根據參考消息的報道,美國五角大樓內部預測,新冠肺炎30天內或成全球大流行病,這對全球經濟增長以及中美能源“訂單”來說,無疑是枚定時炸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