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減產協議被稱為歐佩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幅度是歐佩克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每日減產420萬桶的兩倍多。歐佩克+消息人士稱,他們預計自5月1日起,全球石油減產總量將超過2000萬桶/日,占全球石油供應的20%。
01. 減產未能“立竿見影”

獨立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估計,在這些減產之前,4月份全球石油日供過于求的情況將達到驚人的2800萬桶。盡管歐佩克及其盟友大幅減產,但全球石油生產國仍在為供應過剩的市場、低油價和虧損做準備。
高盛稱,“雖然達成協議,但自愿減產仍然太少并且太遲,無法避免儲油設施裝滿,低油價將迫使所有產油國為石油市場再平衡努力?!薄斑@將最終反映自愿減產幅度不足以彌補新冠疫情沖擊導致的4-5月份日均需求損失1900萬桶?!?/p>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這次減產的兩個“之最”——力度最大,時間最長。盡管眼下油價并未隨減產利好回升,但從長遠來看,減產協議下,油市基本面有望收緊。
紐約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表示,協議的簽訂將有助于支撐油價:“盡管人們懷疑這項協議不會達到很高的遵守水平,但它應該會避免油價跌至個位數?!?/strong>同時,歐佩克+協議的簽訂將推升G20協同減產的可能性。
由于此次減產協議為期兩年,時間跨度較長,在疫情緩解、需求回暖后,減產協議仍持續有效,屆時國際油價將有高反彈。分析師們普遍認為,減產協議在油價上有所反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以下是《中國石油報》整理的今年3月以來,國際各大投研機構對未來油市的預測——
02. 美國將恢復石油凈進口國
接下來的周五,20國集團(G20)召開了一次單獨的虛擬會議,討論全球石油市場的狀況。20國集團包括加拿大和美國等不參加歐佩克減產的產油國。不過,會議結束時沒有公開宣布任何新的承諾。
從最新協議看,OPEC+成員認可了墨西哥只減產10萬桶/日的做法,而特朗普周五表示,美國可能會削減石油產量,以“彌補”墨西哥不愿大幅減產所造成的缺口。目前還不清楚將如何削減,因為白宮并沒有規定私營石油公司的產量水平。
路透社發文稱,20國集團中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的減產數字并不代表自愿削減,而是由于低油價對生產造成影響而形成的客觀減產,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實現。
特朗普說,周日簽署的減產協議將挽救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作,但他促成的協議取決于頁巖油的急劇下滑,外媒認為,這很可能會引發破產和裁員潮。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已經預計,由于全球石油市場的變化,美國將很快恢復到以前的能源凈進口國地位。
從一個多月前的價格戰,到這次歷時多日的拉鋸戰,來之不易的這份減產協議,讓全世界看足了熱鬧,卻沒能讓油價立竿見影回升。盡管從長期看油價會有回升,但石油公司、油服公司仍需看到:依靠減產的人為干預方式調節油價,難度越來越高,空間越來越小,企業自身強身健體,提質增效,才是長期發展之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