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全球石化產業將在未來十年繼續快速發展。然而,全球石化產業的發展情況將存在很大的地區差異。在這里我們將首先概述石油化工產業的現狀,分析新項目和現有的石化項目數量以及在非洲、中東和美國的發展趨勢。其次討論亞太地區、加拿大、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情況。

綜述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見證了亞太和中東地區石化新產業的迅猛發展。上述兩個地區持續新建石化項目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并增加下游產品資產組合。與之對應的另一個強大的競爭者是美國,美國曾宣布用于石化工程項目建設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300億美元。美國計劃每年新增數百萬噸價廉易得的頁巖氣原料。以上兩大巨變將給全球石化格局、新項目發展和各地區石化格局帶來新的考驗。

未來十年,全球石化產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然而,能源市場的崩潰使我們對能源市場前景預測從盲目樂觀轉向謹慎以待。許多新建項目仍在進行之中,產業擴張幅度最大的國家將出現在亞太及中東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上述地區將大力投資石化生產企業以應對供應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此外美國也是石化產能增長最快速的國家,廉價的天然氣催生了超過1300億美元的石化新產業。

與此同時,在西歐及亞洲東北部等地區,油制氣使用量的下降甚至反過來使石腦油裂解需求量顯著增大。與輕油裂解相比,美國和中東等地區的乙烷裂解法仍保持著一定的價格優勢,但現在這種優勢已很不明顯了。在過去一年多內,原油價格急劇下跌為石腦油裂解工藝帶來了新的機遇。

截止2016年,全球石化產業發展呈現明顯的地域性差異。在這里我們概述石化產業現狀和各地區煉化板塊新項目的發展前景,首先介紹的是非洲、中東以及美國。其次則研究亞太、加拿大、歐洲和拉丁美洲。

現有項目

目前,油氣加工基礎設施的統計數據庫追蹤了全球2000多個下游項目。研究表明,到2030年可能有近1.6萬億美元的資金用于相關項目的投資。石化類項目占總投資項目數的35%左右,即全球的石化類項目超過700個(圖1)。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石化產業的項目設施建設主要位于亞太地區。這些項目能夠滿足中國和印度的石油化工產業擴張的需求。中東地區在建的煉化項目總數位列第二,共計近160個(圖2)。該地區將大量的投資用于調整其下游產品組合,其中包含數十億美元用于混合裂解以及乙烯衍生物的產能建設。在未來十年內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曼每年將增加數百萬噸的石化產能。為擺脫西方能源制裁,伊朗還制定了規模宏大的煉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占石化類現有項目市場份額16%的美國,見證了在過去幾年中新項目的激增。伴隨著頁巖油氣革命的發展,大量廉價的天然氣掀起了美國石化類項目的投資熱潮。這些投資包括乙烷裂解和乙烯衍生物的產能建設,還有每年數百萬噸甲醇、合成氨和尿素和丙烷脫氫(PDH)的產能建設。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若將現有項目按照建設進度劃分,有近60%的項目仍處于前期建設階段(圖3)。大多數處于前期建設階段的煉化項目分布于亞太和中東地區,所占比例約為56%。美國以及包括東歐、俄羅斯和CIS在內的歐洲地區緊隨其后,約為15%。在建項目的分析結果基本相同。大多數為亞太和中東地區在建的石化項目,其份額分別為33%和23%。

新項目

新建的下游項目在過去幾年中持續遞減。新建的石油化工產業項目數量自2014年以來開始下降。在過去的三年中,新建的石化項目從2014年的近170個下降到2015年的130個以及2016年的剛剛超過100個。全球的新建石化項目數量在過去三年中降低了38%(圖4)。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盡管在過去3年內新建項目的總數在下降,但在全球范圍內新建的石化類項目仍然超過了400個,這意味著用于這部分的投資總額超過了800億美元。

延遲、暫?;蛞讶∠捻椖?/strong>

油價下跌不僅對石化產業建設影響巨大,還影響了全球油氣行業的整個下游產業鏈。自2014年6月以來,下游油氣加工產業有超過1300億美元的項目被擱置、推遲甚至被取消。這一數字包含了油價下跌、政府制裁、無法獲得融資或供應合同、資本支出增加、公眾反對以及以上原因的綜合作用所導致的項目擱置、推遲或取消。

在這擱置或取消的1300億美元的項目里,大約27%(350億美元)是石化產業項目。其中包括很多大型資本支出的項目,如卡塔爾的Al Karaana和Al Sejeel石化總廠、CHS Spiritwood在North Dakota的化肥廠,Gdansk的波蘭石化總廠和SOCAR在 Azerbaijan的OGPC項目。

無論如何,每個地區都在投資發展石化基礎設施,包括擴建、重建、升級和新建基礎設施。

非洲

絕大多數資本密集型的大型石化項目位于埃及和尼日利亞。由于國內對高分子材料和石化產品的需求強烈,埃及投資逾75億美元建設兩個石化總廠。埃及的Carbon Holdings投資70億美元建立位于Ain Sokhna的Tahrir石化總廠。該廠計劃于2019年完工,建成后每年可生產150萬噸的乙烯和乙烯衍生物。一旦建成,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輕油裂解廠。

Sidi Kerir石化有限公司(Sidpec)正在Ain Sokhna以北大約270公里處的Port Said新建一個投資6億美元、產能約20萬噸/年的石油化工總廠。預計將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

在尼日利亞,石化產能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農業的發展。Brass Fertilizer、Indorama和Dangote工業有限公司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合成氨和尿素項目,其總產能將超過600萬噸/年,預計將于2018年建成。

中東

未來五年,中東地區的石化產能將大幅增加。主要包括混合裂解以及乙烯衍生物的產能建設。海灣地區石油化工產業的總投資預計將達600-800億美元。到2021年,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曼的石化產能將從1.47億噸/年增至近2億噸/年。若伊朗也開始實施其石化產業建設計劃,投資總額可能會更高。

沙特阿拉伯將在墨西哥灣地區帶頭提高石化產能。在2020年之前投入超過600億美元資金以建設下游石化項目。這項投資將覆蓋資本密集的超大研究型項目PetroRabigh Rabigh II的擴建、Sadara總廠(混合裂解產能預計在2016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Jubai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廠、Waad Al Shamal磷酸鹽、Ma’aden的合成氨項目以及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石化項目。

科威特投資30多億美元用于清潔燃料和新煉廠Al-Zour項目的建設。將產能為61.5 萬桶/年的Al-Zour煉油廠、科威特石油的子公司mbpd石化產業公司整合成為一個100億美金的烯烴III項目。將建造一個產能為140萬噸/年的乙烷裂解和衍生物工廠,預計到2020年可投入使用。

阿曼也大力投資石化產業,投資項目主要包括40億美元的塑料項目和Sohar對苯二甲酸(110 萬噸/年)和聚乙烯對酞(50萬噸/年)的石化總廠以及Salalah合成氨工廠。

最后,伊朗正在尋求逾700億美元的投資,到2020年左右,將其石化產能翻三番。伊朗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將石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從6000萬噸/年提升至1.8億噸/年。這包括70多個未完工的國內石化項目,包括新型高密度聚乙烯乙二醇廠、聚乙烯和硫酸廠,以及新型氨、尿素和甲醇廠。伊朗若要完成如此龐大的產能計劃,需要引進國外技術和掌握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

美國

美國石化產業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大的產業擴張階段。美國宣布用于產能擴建、升級、重建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300億美元。

對美國石化產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乙烷裂解和乙烯衍生品產能的激增。到2019年,美國新增的乙烯產能將超過800萬噸/年。乙烯新增產能的首輪投資總額近200億美元,2020年的第二輪投資可使乙烯產能再增800萬噸/年??傊?,到2022年,乙烯新增產能的投資總額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美國頁巖氣熱潮也推動了美國石化工業甲醇生產的發展。2015-2019年,美國計劃甲醇的新增產能約為1500萬噸/年。若所有項目按計劃完成,到2025年甲醇總產能可能超過3000萬噸/年。不過由于近期甲醇價格的下跌以及中國經濟的放緩,以及中國之前的甲醇消耗量占全球大約40%,上述計劃不太可能全部完成。在過去的一年里,有超過300萬噸/年的甲醇新增產能已經開始投入生產,而且還有400 萬噸/年的石化產能在建。

最后,我們看到了合成氨和尿素新增產能的激增。超過160億美元的新建合成氨和尿素項目已經宣布啟動。這些新增產能大多數位于中西部地區,以滿足附近地區農業發展的需求。預計有超過500萬噸/年的合成氨和尿素新增產能將于2016年投入使用,另一個產能為680萬噸/年的新建計劃將于2019年投入使用。

小結

盡管油價下跌,但許多新建的工程項目仍在進行。最主要的產業擴張出現在亞太及中東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地區大力投資石油化工產業以應對日益增長的供應需求和多樣化的產品組合需求。此外美國也是最強勁的增長地區,廉價的天然氣催生了超過1350億美元石化新產能的建設。

與此同時,油制氣使用量的下降甚至倒逼油基輕油裂解的可行性在西歐及亞洲東北部等地區顯著增大。如美國和中東等地區的乙烷裂解法相對于輕油裂解仍保持著一定的價格優勢,但這種優勢已遠不可同日而語。在過去18個月中,原料價格的急劇下跌為輕油裂解工藝帶來了新機遇。

在過去的三年中,新建石化項目從2014年的近170個降至2015年的130個以及2016年的剛剛超過100個。全球的新建石化項目數量在過去三年中降低了38%。盡管在過去3年內新建項目總數在下降,但全球范圍內新建成的石油化工項目依然超過400個,這意味著用于這部分投資的總額超過800億美元。

亞太地區

在過去幾年里,亞太地區的新建項目速度放緩。然而無論在下游的哪個細分領域里,該地區都是積極建設項目的主要部分,在新建石化產能上亦是如此。在過去一年中,亞太地區新建石化項目的數量位列第一(圖5),緊隨其后的是美國。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中國也在大力投資石化產能建設。根據油氣加工基礎設施統計數據庫的統計,截止2020年,中國石化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500億美元,主要用于新的石化工廠的建設和擴建,如中海油和殼牌在南海的擴建項目;福建石化有限公司的福建石化總廠;泰興SP乙烯廠(中國首座乙烯裂解氣廠);以及替代/非常規供應路線,如煤制烯烴(CTO)、甲醇制烯烴(MTO)和丙烷脫氫(PDH)項目。不過,這些工廠均是在高油價時設計建造的。如今油價大幅下跌,MTO和PDH廠正面臨來自輕油裂解化工廠的激烈競爭。無論如何,中國的MTO產能將從2014年的約100萬噸/年增至2017年的600萬噸/年。中國也已經開始將一個投產能超過400萬噸/年的CTO廠投入使用,此外,到2018年還會有600-700萬噸/年產能的石化項目完成建設。PDH的建廠速度更加迅速,約14個新的PDH公司正在規劃或在建,總計可提供的丙烯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

盡管中國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塑料消耗國,但印度卻是塑料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據Reliance Industries芳烴主管及副總裁Vikram Sampat稱,印度石化產業的年均增長率將達8%,到2020年產業擴張速度可達10%。面對如此巨大的增長需求,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提高石油化工的產能。印度計劃到2020年新增300萬噸/年以上的乙烯產能。屆時印度國內的乙烯產能將超過700萬噸/年。如果Hindustan石油公司和GAIL 獲得在Andhra Pradesh價值50億美元的新型石化總廠建設的許可,印度石油化工總產能將再創新高。

此外,印度石油公司宣布在2022年前增加50億美元的投資用于新建石化產能。包括新增的Paradeep 及Baroni煉油廠的聚丙烯產能,并到2020年Panipat 的裂化產能將增至130萬噸/年。此外,印度還計劃增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純化對苯二甲酸以及其他下游石化衍生物的產能。其中還包含數十億美元化肥工廠的建設。即使增加了這些額外的石化產能,印度仍然需要依靠進口才能滿足本國需求。

在馬來西亞,規模巨大的煉油廠和石化產品集成開發計劃(RAPID)項目還在繼續推進。Pengerang的石油綜合項目的二期工程包括30萬桶/天的煉油廠以及總產能為770萬噸/年、涵蓋多種化工產品的石化廠,還有一個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RAPID估計需要花費160億美元,而相關設施的建設成本將超過110億美元。目前已經完成了合同的主要內容,預計將于2019年底開始投產。

韓國也在投資下游產業,且專注于石化和煉油類項目的擴張。最值得關注的項目是韓國S-OIL石油公司S-Oil的重油深加工項目(RUCP)。該項目是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煉油和化工一體化。RUCP將重油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汽油和烯烴,計劃建設RUCP項目和烯烴工廠。這兩個項目將會合成一個集成化的綜合化工基地,RUCP將為烯烴工廠提供生產原料。這兩個項目預計將于2018年建成。

2014年第四季度,SK Gas在韓國Onsan開辟了一個耗資8.3億美元的PDH廠。由項目合作伙伴SK Gas的子公司SK Advanced、科威特石化工業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先進石化公司負責建造60萬噸/年的產能。該項目預計于2016年投入商業化運營。其他韓國石化項目包括Hyundai 化工的Daesan石化總廠,混合二甲苯產能增至100萬噸/年,以及韓國石化工業有限公司(KPIC)在韓國Ulsan的輕烴裂解中心(NCC)擴建項目。KPIC計劃將NCC的乙烯產能翻一番,從47萬噸/年增至80萬噸/年。預計將于2017年投產。一旦建成,KPIC在韓國的乙烯市場份額將從6%增至10%。

越南正在大力投資建設精煉產能以改善國內精煉燃料短缺問題。該國正在開發幾個大型項目。這些新型煉油廠大多包括石化部門。90億美元的 Nghi精煉及石化總廠將成為越南國內的第二大煉油廠。該煉油廠計劃將芳烴和聚丙烯廠整合在一起并于2018年開始投產,產能將達20萬桶/天。

另外還有近350億美元的煉油產能計劃,但這部分工作進展一直十分緩慢。這些工廠還將整合多個石化單位。32億美元的 Vung Ro煉油廠和石化總廠可生產苯、甲苯、混合二甲苯和聚丙烯,但該項目無法于2017年如期啟動。220億美遠的Nhon Hoi煉油廠和石化項目包括產能近500萬噸/年的烯烴、聚烯烴和芳烴,但已無限期推遲。2016年初,卡塔爾石油公司退出了耗資45億美元的Long Son石化總廠項目建設。

加拿大

加拿大石化產業新增產能投資重點大部分是增加衍生物產能的項目,將現有裂化項目的利益最大化。其最著名的石化項目位于Alberta省。包括Joffre 的Nova Chemicals PE1廠和加拿大Williams Energy在Redwater的新PDH廠。

PE1項目是NOVA 2020年擴張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其在Joffre和Corunna地區的重大項目。截止到今年4月份,10億美元的PE1項目已完成近80%。為了擴大Joffre地區的聚乙烯產能,該項目還將在該地區增加第三個聚乙烯反應裝置,屆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產能將增至47.5~55萬噸/年,還可以將原廠的聚乙烯產能提高到40%。該項目將于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投產。

在Joffre以北約150英里處,Williams正計劃新建一個產能為52.5萬噸/年的PDH廠。該PDH廠可將油砂煉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氣轉化成聚丙烯。如果工廠按時完工,該項目預計將于2020年開始投產。

上述兩個項目是阿爾伯塔省為激勵石化生產商在省內建立的一個石化產業的例子。阿爾伯塔省已宣布將以超過3.5億加元的財政激勵政策支持生產商建設利用甲烷和丙烷原料的石化工廠。阿爾伯塔省政府希望新的激勵措施將有助于刺激該地區新增石化產能。這些新的激勵措施是否會實現該省增加新的下游投資目標,將在未來才會知曉。

歐洲

東歐石化產能的增加帶動了歐洲現有石化工程項目的建設。東歐控制著該地區近80%的現有石化工程項目的建設,它主要由俄羅斯和獨聯體(CIS)的項目組成(圖6)。

2016最新:全球石化產業概覽與展望

然而,在CIS仍然有不少大型石化項目被叫停。其中包括資本密集型項目,如KPI位于哈薩克斯坦Atyrau 的gas-to-chemicals總廠;在Azerbaijan Baku附近、曾作為國家級OGPC大型項目的SOCAR石化總廠。SOCAR已宣布,將花費大約13億美元把現有的煉油廠和石化總廠升級,并繼續推進位于Baku以北的Sumgait石化工廠的改造工作。

無論如何,CIS的多個項目仍將增加石化生產能力。這包括土庫曼斯坦Kiyanly石化總廠、Garabogaz化肥廠、于2015年末完成的烏茲別克斯坦Ustyurt的天然氣化工廠以及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化肥廠等項目。截止2019年,用于提高CIS石化產能的總投資將達到70億美元。

大部分石化投資都在俄羅斯完成。俄羅斯Sibur化學公司的目標是完成ZapSibNeftekhim石化總廠ZapSib-2項目。該項目位于Sibur的Tobolsk高分子廠以北3公里處,并于2015年初獲批。它由一個產能為150萬噸/年的乙烷裂化廠和乙烯衍生物廠組成??倧S一旦完工,將成為俄羅斯最大的高分子生產基地。

Rosneft子公司遠東石化有限公司(FEPCO)計劃在遠東聯邦區的Nakhodka市附近建造該國最大的集成精煉石化總廠。石化總廠將包括產能為1200萬噸/年的煉油廠,一旦在2020年初完工,將供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當地市場,并利用其接近亞洲的地理優勢來滿足亞洲市場對石化產品的需求。

根據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CEFIC)的統計,2015年歐盟化學品出口量與以往幾乎持平,同比增長僅0.3%。CEFIC預測2016年歐洲化工生產將有1%的小幅增長。2016年年初,由于乙烯衍生品需求旺盛、供應受限、原料價格低導致產業利潤高,歐盟石化生產商發現了該盈利機會。這些趨勢使歐盟石化產能的利用率在過去的六個月里達到了80%以上,但目前難以預測歐盟石化產業的長期發展情況,需要考慮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競爭以及能源監管成本。

拉丁美洲

在過去十年內,中美洲和南美洲石化產能均有顯著增長。2004-2015年,拉丁美洲中產階級的增長導致該地區對精煉燃料的需求增大。大量事實表明,未來十年該地區的需求量將逐年升高。拉美國家已遭受油價暴跌的重挫,尤其是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獲得收入的國家。收入的下降將導致其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擴張煉油及石化產業。短期內上述國家會通過進口來滿足需求,而非花費數十億美元新建或擴大石化產業基礎設施。

這一趨勢并不意味著該地區的石化項目一貧如洗。該地區的一項大型項目剛剛投入使用。52億美元的 Etileno XXI項目入圍2015年油氣加工設計大獎,這是墨西哥大型私營機構20年來的第一個石化項目。位于墨西哥Veracruz州Nanchital Coatzacoalcos附近、由Braskem Idesa修建的Greenfield總廠具有100萬噸/年的乙烷裂化產能、兩家高密度聚乙烯工廠(75萬噸/年),一家低密度聚乙烯廠(30萬噸/年)以及存儲、廢物處理和公共設施等。

該套設施于2016年3月開始投入使用,將滿足墨西哥日益增長的聚乙烯需要。但供需之間依然存在明顯的差異,墨西哥的聚乙烯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滿足日益飆升的需求。大約65%的聚乙烯需要進口,且仍在逐年遞增。Etileno XXI項目將減少20億美元用于農業、汽車、建筑和消費行業原料的進口聚乙烯。

Trinidad 和Tobago是全球最大的氨出口國和第二大甲醇出口國。該國有11家合成氨廠和7家甲醇廠。國家投資10億美元新建甲醇和二甲醚(DME)生產總廠。這一項目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外加Massy控股公司和Trinidad and Tobago國有天然氣公司組成的財團負責。該項目于2015年9月獲得額外融資擔保后獲批建造。其將在La Brea建設總產能為100萬噸/年的甲醇和2000萬噸/年的DME工。預計于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投入使用。

巴西石化產業前景黯淡。煉油和石化計劃受成本超支、巨額債務、經濟疲軟、下游盈利減少和政府腐敗丑聞的影響而被嚴重削減。根據巴西化學工業協會(ABIGUIM)的統計,巴西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在過去的一年中下降了近8%,為近25年來的最大降幅。原油價格的下降導致輕油原料價格下跌,但對新的投資毫無刺激作用。

在秘魯,位于該國南部地區的新建石化總廠項目依舊在推進。耗資35億美元的Arequipa石化項目將以秘魯中部氣田的天然氣為原料。該項目的原料將通過Odebrecht建造的價值5 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道運輸。一旦建成,每年將生產大約120萬噸聚乙烯。

最后,Bolivia是該地區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商。根據BP的2015年世界能源統計,Bolivia國內天然氣產量在2014年達到214億立方米,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因此產品出口成為國家重點產業。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催生了國家制定大幅提高石化產能的計劃。Bolivia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YPFB)已制定了新的產業擴張計劃,到2022年實現烴類產品的自給自足。Bolivia現已完成國家戰略計劃的第一階段。第一階段近20億美元的計劃包括:2014年完工的Rio Grande 液體分離廠、2014年完工的Valle Hermoso 精煉廠擴建、2015完工的Rio Grande液化天然氣廠、2015年完工的Gran Chaco液體分離廠和預計在2016第三季度完工的Bulo 合成氨和尿素工廠。

Bulo合成氨和尿素化肥工廠將成為該類產業的第一個石化總廠。工廠每年可生產超過42萬噸的合成氨和64.5萬噸的尿素。這些產品將用于國內市場的供應,該項目預計于2016年7月投入使用。

Rio Grande 和Gran Chaco液體分離廠是組成石化產業原料供應鏈至關重要的一環。Gran Chaco分離廠未來將是Gran Chaco化工總廠的主要供應商。該化工總廠獲得17億美元的投資,包含丙烯/聚丙烯廠以及乙烯/聚乙烯總廠。一旦建成,丙烯/聚丙烯設備可于2020年投入使用,緊隨其后的乙烯/聚乙烯工廠也將投產。目前,Bolivia還有更多石化項目仍在評估之中。

供稿人/邢飛(微信號:xi41909) ? ?譯者/辜富洋?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邢飛
邢飛
石油圈認證作者
1984年畢業于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石油化工專業, 1984-1995年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三廠生產副主任,1995-2005年UOP中國技術服務代表, 2005-2010年殼牌中國技術轉讓經理,2010-2014年殼牌全球采購區域質量經理(負責中國、 印度、墨西哥、俄羅斯), 2014年KBC公司主要合伙人,2015年至今職業顧問。微信號:xi41909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