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四十年對外開放路!中國海油,歸來仍是少年!

www.h29736.cn

▲80年代初期我們與國外石油公司簽署合同,橫下心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趟一條路; 40年來,中國海油已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81家國際石油公司共簽訂228個對外合作石油合同,累計引進外資超2500億元人民幣。

1982,中國歷史的大江大河剛剛轉了個彎兒,在這一年激涌而來,春潮澎湃。

那個壬戌年的春節剛過半個月,2月15日,一個不甚特別的日子,北京長安街王府井十字路口東北角的一座哥特式小樓外,幾個穿著海洋色中山裝的人,把第一個國家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牌匾掛在樓外。

2022年2月15日,在成立40周年之際,中國海油舉行油氣全產業領域對外合作集中簽約,與12家國際公司簽署13項合同和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中國海油近年來對外合作中范圍最廣、成果最多、分量最重的一次集中簽約。

當年“黑白牌匾”上的名字,如今更名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已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40年來,中國海油已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81家國際石油公司共簽訂228個對外合作石油合同,累計引進外資超2500億元人民幣,海洋石油長期位居我國吸引外資最多的行業之列。

在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方面,中國海油始終走在前沿,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四十年歲月無聲流過,回眸那個北京早春里普通的日子,那塊普通的黑白牌匾,正是中國石油工業史上一個鮮明奪目的里程碑,是中國對外開放四十年成就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星。

一個從解凍到炙熱無限迅猛的時代,能源將扮演如何重要的角色?與這個時代同頻共震的一間國家石油公司,又會走一條怎樣“前無古人”的發展之路?


01. 破冰

1982年開年的冬天,寒冷干燥,這一年的春節就在陽歷1月。北京街頭涌現出幾個大洋彼岸的記者,正把鏡頭對準這座古老都城里的“自行車”和“藍制服”大軍,希圖捕捉到些許不同——在春節前的半個月,1月11日,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國兩制”的概念;當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一個嶄新的語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中南海傳遍神州大地……

這片古老的東方大地上,有什么正在悄然孕育,即將破土而出。

春節過后,狗年立春如約而至。立春后的第11天,2月15日,北京長安街王府井十字路口東北角的一座極不起眼的哥特式小樓外,掛上了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匾——“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那是新中國第一個國家石油公司。

www.h29736.cn

作為中國石油工業史上一座分量極重的里程碑,它更早的決定性時刻始于四年前——1978年3月26日,一個普通的鋪滿落霞的黃昏。鶯歌海剛剛引進的“南海1號”鉆井船,渤海灣落日余暉里投產不久的6號平臺,在同一個黃昏里等待著一個決策,一個足以改變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歷史的重要決策。

當天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華燈齊亮。中共中央、國務院最高層出席,中國石油工業的領軍人物齊聚,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主持下,石油部匯報了赴美考察情況。

5個多小時的情況匯報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最高決策層作出一個破天荒的決定:在指定的海域,購買外國設備,雇用外國的技術人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和所采石油償還其投資,來進行我國海上石油資源的開發。

這是中國經濟建設中的一個重大決策,標志著中國海洋石油工業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

這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的訊號。

www.h29736.cn

▲80年代初期中方與法國道達爾公司簽訂南海北部灣石油勘探開發合同

為了與外國石油公司對等合作,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掛牌儀式后的第二天,1982年2月16日,北京發布了中國海洋石油第一輪國際招標公告。這意味著:中國海洋石油全方位對外開放。

成立之初,中國海油總部只有幾十個人;從石油部里弄來些破舊桌椅,就是當時的全部家當。但當年的初創者們并不在乎這些,在他們看來,在中國海油對外開放的這條航線上總算有了自己的“旗艦”。他們思考的是:這艘旗艦的航程怎么走?

在歷史巨手的托舉下,中國海油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個十年,就先后向全世界發出四輪招標公告,共與外國公司簽訂39個石油合同、21個物探協議、19個聯合協議,合同區面積達到98.13萬平方千米,勘探投資超過32億美元。中國南海、渤海、南黃海、東海全海域實現了對外開放。

深圳,廣東省南部的一個美麗小漁村,因為一個“春天的故事”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名詞;總部位于這里的南海東部石油公司成為中國海油大規模開展對外合作的先行者。

由中、美、意三國聯合開發的惠州21-1油田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的投產實現了我國南海東部海域原油生產“零”的突破。緊接著,與挪威合作的陸豐22-1油田、與美國合作的西江油田、與美國(后為英國BP石油公司)合作的流花11-1油田、與美國合作的番禺油田、與日本合作的陸豐13-1油田、與加拿大合作的白云天然氣田相繼登場。

www.h29736.cn

▲1990年,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一個對外合作油田惠州21-1建成投產,兩年后成為中國海上第一個年產百萬噸油田。

持續對外合作讓南海東部油田的油氣產量開始快速增長。直至1996年,南海東部海域年產原油首次超過1000萬噸,占當年全國海洋原油產量80%,成為當時繼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之后的全國第四大產油區和中國海油的支柱型油田。

在經歷了對外合作的不斷洗禮后,中國海油的管理、技術、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與整體實力得到持續提升。海洋石油工業的對外開放,在一路艱辛中走來,而恰恰就是對外開放,奠定了后來“海上大慶”的基礎,成就了中國海油的鵬程萬里。


02. 創業

自1993年,由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后,中國需要建成更多的大慶油田,以降低原油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下一個大慶在哪里?

直到 2010 年,答案終于浮出水面。就在這一年的12月20日,中國海油宣布實現年產油氣5000萬噸,建成我國“海上大慶油田”。

這是一個注定會載入中國石油工業史冊的日子。

海上大慶油田的建設過程,是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放下身段取經求學,引進海外公司技術人才,從“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裝備”,到自主創新自我強大的過程。

睿智而識大體的海油人清楚,外國石油公司的現代化管理理念確實有很多可取之處,要放下身段虛心求教;但他們沒有一味跟在老師后面依葫蘆畫瓢,而是清醒地認識到,對外合作絕不是別人干、自己看,更不是簡單地讓外國人跑來幫我們找油,然后再分我們一杯羹。

時任國務委員的康世恩說:“海洋石油必須是對外合作與自營勘探并舉,堅持兩腿齊步走?!?/strong>

“兩條腿走路”不僅幫助中國海油收獲早期產量,也引領了我國海洋石油開發史上的第一次勘探大發現。

1987年,儲量接近3億噸的綏中36-1油田被發現,這一特大喜訊讓當時的石油界無比興奮??沙龊跛腥说念A料,這個眾望所歸的“金娃娃”因油太稠,很快變成了令人敬而遠之的“愁娃娃”。

沒有流動性還能叫液體嗎?不是液體怎么抽采?陸地油田可以靠加熱和注入蒸汽解決這個問題,海上油田卻拿不出這么多成本。沒有國外公司愿意合作,沒有陸地經驗可供借鑒,這個當年最大的發現面臨長埋地下的窘境。

為有效探索海上稠油開發道路,盡量規避開發風險,中國海油開始了海上稠油探索。不僅憑借首創的注水強采稠油開發技術,打響了大規模開發海上稠油的第一槍,并在后期研發聚合物驅油技術,大幅提升了海上稠油的采收率,創造了海上稠油整體實施三次采油的世界先例。

www.h29736.cn

▲1998年, 中國海油的第一個名牌產品中海36-1問世(煉化)。渤海綏中36-1油田的重質原油煉成的“中海油36-1”瀝青,成為國內重交瀝青的知名品牌。

對國外石油公司判了“死刑”的無效益油田進行了高效開發,成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在1995年至2000年的短短五年間,渤海陸續發現了秦皇島32-6、南堡35-2、渤中25-1南、蓬萊19-3、曹妃甸11-1等近10個大中型油田,收獲三級石油地質儲量達到17億噸。其中,超億噸的“大塊頭”比比皆是,一舉奠定了渤海在我國近海最大采油基地的龍頭地位。

在南海東部和西部,樂東22-1氣田、文昌油田群、番禺油田群、惠州油田群相繼被發現;在東海,麗水36-1油氣田被發現。地質成果的“四海齊發力”為中國海油在未來幾年內產量的迅速攀升奠定了儲量基礎。

在對外合作的歲月中,中國海油謹記合作自營兩條腿走路,自主創業、自立自強,“敢為天下先”的氣魄與精神打開了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新局面。

1996年,中國海油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
2004年,中國海油實現上產3000萬噸!
2010年,中國海油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建成“海上大慶”!

除了激動人心的產量數據,那些若干海外公司花費數年投入巨資無果、被判死刑的區塊,數度在海油人自己手中“起死回生”,才最令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對外合作并不是萬能的,想要實現趕超,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絕難做到,沒有與世界接軌的自營發展能力更行不通。

一場旨在增強自營能力的技術創新在時代的裹挾下席卷了中國海油,并在此后30余年的漫長歲月里引領海油一次次成功破題,完成了從一個追趕者到同行者、再到行業領跑者的成功蛻變。

www.h29736.cn

▲2011年6月16日,中國海油紀念建黨90周年暨建成“海上大慶油田”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王宜林董事長宣讀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批示并作重要講話。

彼時的世界,海洋已成為各國獲取新資源的戰略重心,圍繞海洋油氣資源的競爭正日益激烈,而國內的改革開放也加速了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程,讓我國能源需求越來越高,石油缺口越來越大。

中國海油沒有資本躺在功勞簿上睡覺,在建成“海上大慶油田”不久,海油人又推出了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一個‘海上大慶’不夠,我們要再造兩個大慶——‘海外大慶’和‘深水大慶’!”

03. 海國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將古老的中國拽入一段黑暗無邊、不堪回首的歷史時期,愛國思想家魏源1842年寫成50卷《海國圖志》,并在書序中寫下那句振聾發聵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引進國外資金、技術、人才,瘋狂“拿來”的中國海油,時刻想著的是“走出去”布局,下一盤更大的棋,棋盤便是世界海洋圖。

1994年,中國海油與外國合作伙伴在中國海域簽下第100個石油合同。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海油旗幟鮮明地邁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投資16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阿科公司在馬六甲海峽區塊 32.5% 權益,擁有了第一個海外油田。

進入21世紀,中海油在提升東南亞區域資源開采權益的基礎上,又斥資13億美元,先后在印尼和澳大利亞“連下三城”,完成3宗海外收購。其中,以5.85億美元收購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個油氣區塊的權益,這是“中國首宗大型跨國并購”。

www.h29736.cn

▲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簽字儀式

2013 年2月26日,年味仍足,中海油發布了一個震驚全球能源界的消息:完成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交易總對價約為 151 億美元。這是當時中國公司完成的最大一筆海外收購,一舉增加證實儲量約30%、產量20%,并戰略性進入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尼日利亞、圭亞那等海上油氣富集區,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中也首次有了“中國元素”。

在這條前無古人的對外開放之路上,中國海油一路開拓一路總結:海外并購的意義在于,增加儲量和產量,使公司持續保持高質量的增長比例;更是提高海油的國際競爭力。

如今,中國海油已在6大洲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能源合作,建立海外油氣生產基地,海外資產超4000億元,占總資產近40%,海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涉及20多個國家,勘探作業面積近6萬平方公里,掌控石油探明可采儲量達19億桶及大量油砂和頁巖油氣資源,在大西洋兩岸參與發現了數十億噸級的“世界級”油田及油氣構造……

與此同時,專業服務板塊也走出國門,在全球提供技術和工程服務。中國海油參與了首個世界級 LNG(液化天然氣)生產基地——柯蒂斯項目,進一步拓展了進口LNG的資源池;又以承包商身份進軍國際市場,將具有中國海油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不斷輸入海外市場,助力亞洲、非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海上油氣田工程建設,基本完成東南亞、非洲、歐美、中東四大國際區域網絡布局。

四十年前,中國海油選擇對外合作,請外國石油公司來幫助中國在海上找油;四十年后,中國海油早已從容走出國門,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憑實力在世界各地的石油戰場上,打出威風,贏得尊重。一路走來,將一個個國際合作、互利共贏的典范樣本樹立在“一帶一路”上。


04. 重器

海洋石油開發是一項耗資巨大、工藝復雜的系統工程,它考驗的是一個國家擁有怎樣的科學技術水平、裝備制造能力、船舶運輸條件、安全環保標準,考量的是工業在一個時代所展現出的綜合實力。

我國南??胺Q世界上海況最惡劣的海域之一,海面之下潛伏的內波流,殺傷力極強,破壞性巨大。然而就在茫茫南海之上,先后誕生了兩件“重器”,成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從依靠對外合作走向獨立自主創新的“實力擔當”。

當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不可能自主建成世界最先進的深水鉆井平臺時,中國海油不僅通過聯合國內外頂尖的設計、建造團隊建成了“海洋石油981”,還在技術理論和應用方面實現了突破創新,為世界深水裝備的設計建造貢獻了中國智慧;當很多人只把這個龐然大物視為海洋油氣開采的工具時,它卻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像南海礁盤上那些巋然不動的主權碑一樣,成為中國在這片海洋存在的象征。

www.h29736.cn

▲為中國海油南海找油立下汗馬功勞的“海洋石油 981”鉆井平臺

2012年5月9日,風和日麗,“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舉行開鉆儀式。

從天空俯視,長114米、寬78米、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平臺,由4個巨大支柱支撐,平臺上井架直沖云霄。它的身下,錨鏈和各種管線的覆蓋范圍,相當于北京五環路以內的全部城區。這座約有45層樓高的平臺自重超過3萬噸,仿佛巨大的變形金剛。

上午9時35分,大海深處,早已鉚足了勁兒的鉆頭鉆入地層之中。中國海油用自主建造的深水裝備,獨立在南海打下了第一口超深水井。

從面對重重技術封鎖,中國海油決策層打算設計建造屬于自己的深水平臺,到這第一口超深水井,設計理念的突破,國船國造的決心,自主駕馭的能力……太多的新突破,太多的第一次,重疊交錯,聚焦于一個名字——

“海洋石油 981”:“9”是“鉆井平臺”的序號,“8”意為“深水”,“1”表明是“中國第一座”。這三個數字放在一起,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也意味著巨大的奇跡。

2014年8月30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區陵水17-2-1井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陵水17-2大型氣田(即如今的“深海一號”大氣田)橫空出世,這是中國海域自營深水勘探的第一個重大油氣發現!

為了自主開發這個大氣田,中國海油量身設計、建造了全球首座超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及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采用3項世界首創技術,以及13項國內首創技術,成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www.h29736.cn

▲2021年6月25日,我國自營勘探開發的首個1500米級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在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進入“超深水時代”。

這是中國海油的另一件“深海重器”!2021年6月25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成功投產!

央視百集紀錄片《信物百年》,收集了100家國有企業的紅色信物。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講述了“深海一號”能源站的建造投產故事。

如今,它巍然矗立祖國南海,每年向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汪東進表示:“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的投產,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開發由此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海油用四十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海洋石油工業百年歷程。

www.h29736.cn
何為“重器”?

“重器”,是如今中國海油深蘊于內的底氣——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型能源公司,為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油氣勘探、鉆井、安裝、生產等多項服務,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的生力軍。

“重器”,是中國對外開放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的光輝歷程。中國海油正是這一歷程的縮影——從大膽開放、師夷長技、艱苦創業,到實現淺水全面突破,挺進深水超深水,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一路塑造出中國海油鮮明的精神品格、隊伍素質、技術水平、作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矢志不渝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感。

時間來到2022,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更大的合作力度促進共同發展,整合各方優勢和潛能,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共享發展和合作成果。

中國海油也迎來嶄新征程——深化上游油氣領域的對外合作,在合作開發我國海上油氣資源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海外優質油氣資源獲取力度;深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對外合作,重點圍繞深水深層、稠油低滲、高溫高壓等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以及煉油化工、新材料、LNG等領域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深化綠色轉型領域的對外合作,聚焦油氣全產業鏈節能降碳、新能源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加強全面合作。不斷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回望來路,那些影響一個行業甚至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時刻、人物、事件,總是在不經意間上演。四十載彈指揮間,“中國海油”的誕生、成長、發展、壯大,映照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發展的艱忍與坎坷,速度與激情,突破與奇跡,更與中國對外開放的光輝歷程交相輝映。

“開放中國”, 風從海上來?!安换蟆焙S?,歸來仍少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