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世界能源展望》根據對未來政策、技術和經濟變化的判斷,提出了至2035年全球能源市場的最可能情景,同時,報告也探討了關鍵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的若干備選情景。
編輯 | 甲基橙
《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簡稱“《展望》”)中文版于昨日在北京發布,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先生現場進行了分享和解讀。石油圈應邀參加了發布會,以下為《展望》主要內容。
一、 全球能源格局漸變
《展望》指出,受發展中國家的繁榮增長所驅動,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加約30%,但部分增長會被快速提升的能效所抵消。技術進步和對環境的關注正在改變一次能源需求結構,但在2035年之前,石油、天然氣與煤炭仍是主導能源。
天然氣的增速超過石油和煤炭,液化天然氣(LNG)的迅速擴張很可能導致以美國氣價為基準的全球一體化天然氣市場的形成。石油需求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到21世紀30年代,非燃燒使用的需求將取代交通需求成為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全球煤炭消費量達峰值,而可再生能源仍是目前增長最快的能源來源,在未來二十年將翻兩番。
全球能源增量的近三分之二用于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增長不到過去二十年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這反映了能效的提升與能源結構的快速變化;但在基本情景中,碳排放量預計仍將增長,這意味著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
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表示,“全球能源格局正在改變。傳統的需求中心正在被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超越。在技術進步和對環境關注的驅動下,能源結構正在轉變。我們的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
《展望》指出,2015-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預期增長30%左右,年均增長1.3%。然而,能源需求的這一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預期增長速度,這反映出由于技術進步和對環境的關注使得能效得到提升。
《展望》著眼于長期能源發展趨勢,并對世界能源市場在未來二十年的發展作出預測。
二、 主要能源來源
雖然預計未來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將占能源供應增長量的一半,《展望》預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仍將是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能源來源,占2035年能源供應總量的75%以上,而2015年這一比例為86%。
1. 石油
盡管在展望期內石油需求預期將逐漸減緩,但仍將以年均0.7%的速度增長。交通部門繼續消費世界上大部分石油,2035年其全球需求份額仍接近60%。然而,到21世紀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別是用于石化產品的生產,將成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稱,“到21世紀30年代,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增長來源將不會是汽車、卡車或飛機動力用油,而是塑料和織物等其他物品的生產,這一現象和過去相比的確是一大變化”。
2. 天然氣
《展望》稱,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速度要快于石油或煤炭,年均增長率為1.6%。到2035年,其作為一次能源的份額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來源。在美國LNG增長的帶動下,頁巖氣產量占天然氣供應增量的三分之二。由于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供應增加,LNG增長預期會導致以美國氣價為基準的全球一體化天然氣市場的形成。
3. 煤炭
由于中國轉向更清潔低碳的燃料,預計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煤炭消耗量將達到峰值。印度是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長市場,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份額從2015年的約10%上升至2035年的20%,增加了一倍。
《展望》還預計,可再生能源將是增長最快的燃料來源,年均增長率為7.6%,它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3%升至2035年的10%;受太陽能和風能競爭力提高的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將翻兩番。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將超過歐盟和美國之和。
三、 能源轉型的關鍵問題
《展望》強調指出了正在進行的能源轉型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不確定性。
1. 石油:不斷變化的供求動態
從目前到2035年,所有石油需求增長均來自新興市場,中國市場占一半。
交通部門消耗量約占石油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二。其中,由于全球汽車使用量翻了一番,汽車對石油的需求量為每天增加約400萬桶。據預測,電動汽車的數量將從2015年的120萬輛增至2035年的約1億輛(約占全球汽車總量的5%)?!墩雇窐嫿藘蓚€說明性情景,來考慮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的出行革命:包括自動汽車、汽車共享和拼車。
戴思攀表示,“電動汽車的影響,以及出行革命的其他方面,如自駕車、汽車共享和拼車,是與石油長期前景密切相關的關鍵不確定性之一”。
石油需求增速放緩與全球豐富的石油資源形成對比?!墩雇吠茰y,豐富的石油資源可能導致中東歐佩克、俄羅斯和美國等低成本的生產商利用他們的競爭優勢、犧牲高成本生產商來增加市場份額。
2. 天然氣:全球市場的崛起
得益于鼓勵行業和發電轉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額繼續縮小,并向天然氣轉移。主要增長來自中國、中東和美國。
在中國,天然氣消耗量增長超過國內產量,因而到2035年,進口天然氣占總消耗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在歐洲,天然氣進口份額將從2015年的約50%上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展望》預測,到2035年,LNG供應將迅速增長,將占到天然氣交易量的一半以上。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于美國、澳大利亞和非洲的供應。由于當前開發的一系列項目正在進行中,這一增長的三分之一左右將發生在未來四年。
3. 碳排放:需要采取進一步的政策措施
預計碳排放量將以低于過去二十年的三分之一的速度增長,年均增長率為0.6%,而過去二十年的年均增長率為2.1%,這反映出能源效率和燃料結構的不斷變化。
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這將是自1965年有記錄以來,任一個二十年中最低的排放增長率。然而,預計在此期間,能源使用中碳排放在基本情景下仍將增長約13%。這遠遠超過國際能源署(IEA)450情景的預測——即到2035年,碳排放需下降約30%才有機會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墩雇芬肓藘蓚€備選情景,以探討更快地向低碳環境過渡的潛在影響。
戴德立指出,“旨在鼓勵和促進能源轉型的政府政策的時機和形式很重要。在BP,我們仍然認為碳定價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它激勵著包括生產商到消費者的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作用?!?/span>
四、變化中的中國能源格局
《展望》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6%,占全球凈增長量的35%。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持續演變,中國的能源強度在展望期內將下降45%,年降幅為3%。
“中國正值能源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BP中國區總裁楊筱萍指出,“我們希望充分應用BP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領先的行業技術,助力中國加快推進能源轉型,并構筑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span>
BP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是國內油氣行業領先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BP在華的主要商業活動包括:油氣勘探與開發、石化產品生產與銷售、航空燃油供應、成品油零售、潤滑油業務、油氣供應與貿易等。
BP每年定期發布《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和《BP世界能源展望》,這兩份報告被各界視為全球最可靠的能源數據來源之一,并被廣泛征引。
點擊觀看視頻,探索未來二十年間,世界能源格局如何發展。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BP中國!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