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假如,油價永遠無法恢復……

倘若油價永遠無法恢復……

這是來自“知乎”上的一個熱點問題,毫無疑問這是個有著極大可能性但又存在非議的問題。下面是網友對這個問題的熱烈討論,石油圈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回答。

來自 | QUARO
編譯 | 寧采臣 卡夫卡

如果我們對于石油的需求正處于整體性下降階段,而基于全球人口增長而需要更多石油發展經濟的預期都將成為不了現實,那將會怎樣?

如果這是一個“范式轉變”和永久性變化,替代能源能夠永遠替代石油的一些用途,那將會怎樣?

Dawn Darling——油氣行業的惡性循環

如果這成為新常態,那么我們油氣行業人士將必須適應這一新常態。我們中有些人會退休,有的會跳槽,大學也會相應縮減相關項目,年輕人也不再考慮去讀油氣相關專業的學位……所有的這些將會導致油氣行業人員短缺,如此一個循環就開始了。

William Edwards——低油價只是暫時的

這個問題的問題在于,它是基于當前油價比較低這一謬論。歷史數據表明,目前的價格是高的,不低。如果我們用更合理的方式來重新表述一下這個問題,我們會說:“如果石油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或者更低水平,那將怎么樣?”

我認為最近的低油價不是一個“范式轉變”,只是一個暫時的低谷而已。

Dr. Paul D Giammalvo——原油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博弈

我認為確實存在一個中期“范式轉變”過程,但這一轉變不是在需求方面,而是在供應方面。

需求將繼續增長,但速度會放緩。石油有很多用途,比如制造化肥、塑料等,因此石油需求將不會受到替代能源很大的影響,比如當太陽下山的時候,你仍然需要備用發電機。

但另一方面,供應正在減少。致密油大量存在,現在水力壓裂也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幾乎所有擁有頁巖油的國家都在嘗試利用水力壓裂開采頁巖油。與其他技術一樣,應用的越多,成本也就越低。這意味著至少5年,或許更長時間,我們將繼續看到原油市場過剩的局面。

Kevin Halliley回復Dr. Paul D Giammalvo

需求量真的會持續增長嗎?這是個問題。即便它確實持續增長,供應增長真的會超過需求增長嗎?

我家附近有一個氨廠,在那里他們利用天然氣合成氨,不需要石油。的確,天然氣來自油氣“家族”,但實際上我把它們看成是與石油獨立的行業。

關于備用發電機,我非常同意它們經常作為備用。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試驗,在那里安裝了太陽能,并配有蓄電池,還有一個柴油發電機備用。到目前為止,那個柴油發電機除了測試運行以確保它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正常運行之外,從來沒有用過。

電力設施因為風暴或叢林火災而遭受損壞,安裝太陽能的費用要比重新更換電力設施的成本少很多。

總之,我看到的都是我們變得越來越不依賴于石油。

而且,油價可能不止會保持當前的低迷狀態,有可能還會繼續下跌呢。

Dr. Paul D Giammalvo回復Kevin Halliley

Kevin,我完全同意低油價將成為新常態,在至少兩年或更長時間內油價甚至會出現下跌。但是,那是建立在沒有重大戰爭或其他政治、金融領域的動蕩基礎上。

OPEC預測了油市未來的三種情形,其中兩種情況是到2040年供應持續增加,另一種情況是在2030年左右需求量開始下降。

雖然預測不一定準確,但我相信OPEC的預測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參考的。

Semon Getahun——近期油價走勢并非市場驅動

原油價格波動是正?,F象。但如果油價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低位,石油公司需要去適應未來油價低迷的情況。

如果我們觀察油價的走勢,就會發現近期出現一些異常,油價看起來好像是被人為上調的。而公司在先進技術上面花費的越來越多,以期待得到更多的回報。但結果往往并非如此,因為價格是人為定的,而不是市場驅動的結果。

我預計,如果油價保持在較低水平,創業公司的數量將大幅下滑。低水平競爭使得財力雄厚的公司投資石油行業,進而控制石油市場,推動油價走高。

Kurt Anderson——替代能源的替代之路

在純粹的市場中,如果一個能源更為可靠而且更經濟,那么該能源在市場上將占主導地位。任何市場轉向不太經濟、不太可靠的能源,都要受到經濟以外的力量驅動,比如政府。因此,替代能源不會替代化石燃料,除非它的成本低于化石燃料。在考慮這一成本的同時,必須消除替代能源相較于化石燃料在環保方面的優勢,并且必須包含能源轉變的成本在內。

例如,如果電動汽車與化石燃料汽車的價格相同,并且在所有方面都一樣,那么購置成本也必須更便宜,才會實現對化石燃料汽車的完全替代。雖然替代能源在整體能源需求中占據的市場份額很小,但沒有上述外部力量如政府的干預,它將做不到這地步。政府發生改變,能源的經濟平衡就會隨之改變。

同樣你也可以說,油氣行業通過政府補貼等占據了能源市場主導地位。全球前十大石油公司比全球50個貧窮的國家具有的政治影響力更大。例如,氫燃料技術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一直被大石油公司壓制。

但在澳大利亞,操縱能源市場的是民眾,而不是政府。澳大利亞政府仍在推動化石燃料,但澳大利亞人民對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投資可再生能源公司等非常感興趣。

我認為,與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無關的大多數人都希望改變,除了成本因素以外,大家更希望呼吸清新空氣、沒有原油泄漏以及能在澄澈的水中游泳。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Linda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南開大學傳播學專業,以國際權威網站發布的新聞作為原始材料,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讓您緊跟油氣行業商業發展的步伐!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