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開出年薪70萬公開招聘子公司CEO,可見競聘上崗、市場化用工正在拿高管開刀。
作者 | 大雨
9月7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人事部,中石化集團公司官網新聞。中石化為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促進優秀經營管理人才脫穎而出,經集團公司黨組批準,擬在中石化全系統及石化盈科公司范圍內,公開招聘石化盈科公司首席執行官。
本次招聘崗位為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待遇為任期內基本年薪70萬元,享受與業績掛鉤的績效獎金,上不封頂,并提供必要的辦公保障和福利待遇。
公告顯示,此次重磅招聘是參照職業經理人體制進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石化集團在本次招聘用的是“職業經理人”的概念,但是招聘范圍卻依然固執地限定在了“中石化”系統內部!
石化盈科由中國石化和香港電訊盈科攜手創立于2002年,是國內領先的信息化服務商,擁有員工2300余人,在?境內外設有多家分支機構,在北京、南京、西安設有研究院和六個創新實驗室,取得軟件著作權120余項。
市場化用人打破終生制
中石化在此次招聘公告中明確了“職業經理人體制”進行管理,那么何為職業經理人體制?
職業經理人就是憑能力憑業績吃飯的人,而不是憑貨幣資本吃飯的人,更不是靠關系混資歷的人。而且,職業經理人具有三個特性,即契約化、市場化、職業化。
可見,中石化這次子公司的高管選拔趨向于打破石油“系統”終生制。
事實上,市場化用工打破終身制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早在2016年9月,中石油官網明確提出,突出去行政化,打破終身制。
2016年11月,中石化官網發布了一篇事關“三項制度”改革的文章,名為《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必須聚焦于“人”》中,再一次明確了人事制度改革向市場化用工方向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6年12月,中石化改革會議上明確規定。深化人事、勞動、分配制度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內容,是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的關鍵。三項制度改革實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市場化改革,要以干部能上能下為先導,以收入能增能減為杠桿,強化工效聯動機制,用薪酬分配的市場化撬動勞動用工的市場化,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2017年8月7日,中石化再度就市場化用人發聲。中石化官網報道,實施“三定”工作是集團公司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定機構、定崗位、定用工標準,目的是使企業實現機構精簡高效、崗位科學合理、用工水平先進,從而提升隊伍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這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長期性工作,要充分認識抓實“三定”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競聘上崗拿高管開刀
從中石化本次招聘公告來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石油企業“人才選拔”制度正在改變,在企業高管的任命上面,相比于往常的指派和內定,這次顯然更加趨于市場化。能者上庸者下,讓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能參與。
其實,石油企業內部高管人才選拔“市場化”的嘗試已經不是第一次,競聘上崗早有先例。
2016年7月,中石油下屬一技術研究中心,處級干部全體重新競聘,中層崗位也根據中心發展需要重新調整。
2016年9月,大慶油田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長競聘上崗。
2017年2月,中石油淄博公司舉行競聘會, 管理崗為實行全員競聘上崗,沒有特殊。
中石油曾言,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三項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其中“干部能上能下”又是三項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綜上可見,這個所謂的難點對石油企業來說已經迎刃而解。而且,競聘上崗該項政策正在拿高管開刀。
不難看出,無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這些人才的選拔還是限制在“石油系統”內部,距離所謂的“市場化”還相差甚遠。但是,也必須承認,石油企業在職工選拔上面都進了一大步。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