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服業的危機也是新的機遇,重金投資來了,油服殺手也出現了!
作者 | 大雨
尚未破繭而出,卻要逼你飛躍滄海,這就是中國油服的現狀!
據報道,DNV GL整合其集團內部數字業務,成立了新的專注于數字解決方案的事業部 – DNV GL Digital Solutions。
新的事業部將吸納現有DNV GL軟件與服務事業部,后者作為可信賴的第三方軟件提供商,一直以來在行業內已建立了良好的聲譽,致力于解決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海事行業中資產相關的技術和運營挑戰。
DNVGL數字業務的成立,讓油服行業看到了真正的危機。油服行業誕生至今,已經席卷整個石油行業。其靠著“獨到、先進”無與倫比的油田技術,獨步石油行業,所向披靡。
“只有倒下的石油企業,沒有干垮的油服公司”這句話無比形象的表述了油服公司武裝到腳的適應能力。
正是由于,油服公司靠“技術”吃飯,無論是避險還是反應速度,都較石油設備制造商和石油生產商要靈活的多。
眾所周知,當“金融風暴”襲來,油服可以隨即抽身,置身事外。但是,石油設備制造商和石油生產商就沒有那么幸運。
數字技術將扮演油服公司殺手
業內有人稱之為:“數字技術將扮演傳統油服公司的殺手”。換句話說,誰掌握了數字技術,誰就肯能成為下一代“油服行業”的王。這句話聽著有些言過其實,不過仔細研究一下,卻有幾分道理。
全球知名石油戰略專家、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會主席丹尼爾·耶金在今年年初公開表示,大數據將是繼水平井鉆井和水力壓裂之后石油行業最具革命性的技術。
通讀一下“數字化”的歷史,你不難發現,掌握最牛數字技術的不是油服公司而是“科技巨頭”。更令人擔憂的,科技巨頭對“石油”行業的滲透越來明顯。也就是說,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正在染指或者“青睞”石油行業。
根據IHS統計,2014年油價大幅下降以來,全球行業技術發展最迅速的領域就是數字技術、人工智能。
從中國的華為,到國際的微軟,無一不表現出對“數字油田”的興趣。其中,科技巨頭華為更是數字油田的領航者。
2015年,華為已經開始了在“數字油田領域里”搶食,與中油瑞飛、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ABB、Honeywell聯合發布數字管道解決方案,為來自全球各地的油氣企業提供一站式可靠、安全、高效的數字管道解決方案,以確保油氣管道的安全和高效運轉。
除此之外,華為還有一系列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包括數字管道、數字生產、云數據中心、移動辦公等,覆蓋了油氣行業的勘探、生產、運輸和信息管理等各個運營環節。
目前,華為公司服務于全球油氣行業TOP20中的14家石油公司。
數字油田技術市場巨大
智能油田,國外又稱之為數字油田。數字化在油田領域的應用已經超過了“旋轉導向”和“隨鉆測量”,其將會是下一個油服行業的風向標。
我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明確提出加強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數字油田”。
截至目前,大慶油田信息化建設共開展了10項具體工作: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低成本物聯網系統新技術研究,天然氣一體化生產指揮平臺建設,ERP系統運行維護和系統應用集成實施,大慶油田地理信息系統(A4)建設,中國石油采油與地面工程運行管理系統(A5)建設,大慶油田生產經營管理與輔助決策系統(DQMDS)建設與應用,移動辦公平臺建設與應用,大慶油田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群眾性創新創效集成共享信息平臺建設。
據報道,下一步,大慶油田將繼續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應用為重點,加快推進重大信息項目建設,構建“勘探與開發一體化、地上與地下一體化、經營管理與指揮調度一體化”的信息化新格局,基本建成“數字油田”。
大慶油田的“智能化”只是我國油田智能化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勝利油田、新疆油田、長慶油田等,幾乎中國所有油田都在加緊油田“智能化”建設。
當然,智能油田不是中國油田的專利,國外大型油田也在推進“智能化”建設。殼牌、雪佛龍、BP等國際大石油公司在智能油田方面的走的更靠前。如雪佛龍的IFields項目、BP的未來油田項目、殼牌的智能油田項目。
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王海平說:“未來智能油田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油田整個生命周期中各業務領域,全面提升石油行業勘探開發水平?!?/p>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大雨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鉆井專業?;燠E于石油行業多年,偶有靈感發點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