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央視《對話》
六十年后,伴隨工業現代化的推進,中國漸漸從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進口國——2018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升至70.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升至43%,中國首次同時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而這一上升趨勢2019年依然在延續……伴隨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如何才能真正確保能源安全?
央視《對話》欄目請到中國五大油田老總,他們都在為能源安全問題不斷努力,他們所在的油田位列2019年中國十大油氣田之列。
節目現場,他們各亮絕活,在未來的油氣產量上,誓較高下,互不相讓,頗有“神仙打架”之勢。他們在產量上錙銖必較一分,未來國家能源安全也就多了一分保障。
神秘關鍵詞揭曉中國油田新動能
這四位都是我們中國石油的頂梁柱,他們都各自負責著巨大的油氣產能的責任,也是為了應對能源安全,他們四大家在支撐著我們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他們是后起之秀,石油精神的傳承者。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鎖堂:
低壓,我們現在發現和探明的已經動用的油氣藏的壓力都很低,相同的深度,我們長慶油田的壓力只是別的油田(像塔里木、四川高壓油氣藏)的三分之一,我們也有句形象的話,叫做高滲高壓相當于高速公路上跑汽車,低滲低壓相當于羊腸小道上跑手推車。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油天然氣地質學家金之鈞: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鎖堂:
我再補充一個好消息,就是2019年9月25日我們在長慶探區發現了慶陽大油田,探明儲量是3.58億噸,另外還有6.93億噸的預測儲量,儲量總和是10.51億噸。這標志著我們國家又一個非常規頁巖油氣田的誕生。我們長慶油田在明年(2020年)油氣產量當量將接近6000萬噸,真正為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做出貢獻。
塔里木油田公司黨工委書記、總經理楊學文: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
塔里木我們定位是中國石油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重點戰略地區。它這兩年這兩個大發現,非常有戰略意義。第一個“中秋1”這口井建設了一個新的含氣區帶。大家都很熟悉,我們“西氣東輸”的氣源地是塔里木的“克拉2”氣田,它是一個千億方的氣區,“中秋1”又建設了一個萬億方的氣區,特別是國慶期間“博孜9井”建設的又是一個萬億方的大氣區,這樣的話整個克拉蘇地區就是三個萬億方大氣區,為“西氣東輸”的長期有效運行提供了物質基礎,貢獻不得了。
中國石油總經理助理,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新發:
石油工人演示的是我們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是我們多少代石油人傳承的。實際上石油是一個非常高的科技含量的行業。首先就是這種戈壁和沙漠,我們對地下的情況是看不見、摸不著。我們需要通過地震的反射來認識地下的結構,這是我們找油、找氣的第一步。其次是我們認識到,找到了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用鉆機準確打下去。過去是打垂直井,由于勘探難度越來越大,儲層越來越致密,我們還得拐個彎打水平井。而現在我們開發的這種產層,它的有效厚度也就是十幾米到幾十米,要打幾千米的水平井段,要控制這個軌跡,準確地在十幾米厚的巖層中準確穿過,之后還要壓裂,像切豆腐那樣,一塊塊壓開,再把井完善,試氣、試油,整個過程都充滿著科技含量。從石油地質角度上來講,一種創新的思路和勘探的思路會發現一類的油田。譬如說過去,剛才我們陳總講的,在高點上找油找氣,那么如果說不變換思路,這樣在高點上的油氣我們基本上都找完了,現在我們下凹子、到底部來找油找氣,過去是在砂巖里頭采油,現在我們在礫巖里頭采油,就是鵝卵石再和上泥巴,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是這個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主要創新之處,下凹找油,鵝卵石里采油,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西南油氣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新華:

頁巖的開采難度目前從世界上來說是很大的,目前掌握這套技術的首先還是美國,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使美國整個能源獨立,美國的天然氣現在產量已經6000多億方了。美國頁巖氣革命后,全球都在尋找這種新的頁巖氣資源,成為全球新動向。目前第二個就是加拿大,因為它跟美國的地質條件比較接近,很快復制了這套技術。第三個就是中國,我們關注頁巖氣最早是在2000年左右,但真正開采頁巖氣,從打的第一口評價井是2009年,到今年也就是十年時間。
我們形成這套技術是“十年磨一劍”,這中間還有很多故事。比如早期我們也不太掌握這套技術,我們寄希望于國際上一些大油氣公司,比如像殼牌、BP這種大公司,我們引進四五家,想合作開發,但是他們進來之后,從2009年第一家外國公司進來,到2016年,所有的公司現在全部退出了。我們這個地方的地質條件跟北美比,頁巖氣開采的難度更大,簡單復制北美的技術,還不能達到效果,因為我們的地層更古老,我們這套頁巖是古生代的,美國目前開采的頁巖大部分是中生代的,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是30歲,我們就是60歲,它埋藏更深,在地下3500-4000米,挑戰更大。所以他們逐步退出了,我們在他們退出的區塊繼續探索挖掘,結合中國的地質情況,我們找到了一系列自己的辦法。
今年(2019)我們有個標志性成果,就是在國際公司退出的一個地區,瀘州,我們今年元月份打了一口井,是中國第一口百萬(立方米)頁巖氣井,就叫“瀘203H1井”,它是一個連續分布的氣層。在川南地區大概有數萬平方公里的分布,資源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們按照國家自然資源部評價,大概四川盆地有21萬億方頁巖氣資源等待我們去開發。
四大油氣田,我最想去四川

明年誕生兩個年產300億方大氣區
大慶油田“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實際上我們跟四位都是搞石油,但是是在兩條不同戰線上,他們是搞新的,我們是搞老一點,我們仍然發揚大慶油田的鐵人精神。他們是在做新油田的工作,而我們是在做老油田怎么樣讓它更好的延續壽命,采出更多的油。因為最終目的我們是一樣的,都要拿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大慶主要是提高采收率,我們通過這個來把大慶油田這個壓艙石做得更穩、更好。
大慶并沒有“缺位”,大慶人始終有一句話:“見紅旗就扛,有第一就爭”。很多人“唱衰”大慶,說大慶油田進入了一個枯竭期,我們可以看到,百年的大慶一定是一個創新的大慶,一定是一個精神永放光芒的大慶。

所以,講深層石油地質理論,中國是有貢獻的,講陸相生油理論,是中國獨立創造的,這是對世界石油工業的貢獻。也就是由于陸相生油理論和大慶油田的發現,自1978年的科技大會以來,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作主題報告,都和“兩彈一星”并列,是中華民族創新的脊梁和成功的典范。
中國油田新發現能否破解能源安全困局
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
能源安全就是能源的獨立自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油都要在我這里產生。我們的安全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至于影響到我們國家在外交、在地緣政治安全或者在軍事方面不要形成掣肘,我們能夠更好地來保證我們自身的政策制定,保證老百姓能夠過更穩定、更安全的生活,這是一個底線。
中國石油總經理助理,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新發:
我感覺(我們的努力)能緩解一下(國家的能源緊張),總體上能保持我們石油的產量穩中略升,還達不到完全解決這個(能源安全)問題。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鎖堂:
我覺得關于能源安全的問題會逐步向好,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從鄂爾多斯盆地來考慮,我們認為油氣資源或者被發現的資源探明率還比較低,總體動用程度還比較低,需要技術攻關,技術進步。
西南油氣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新華:
天然氣目前在我們國家對外依存度到45%了,目前還是安全可控的,只要保證在50%左右。從目前來看,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我們也做了一個三步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明年(2020年)要決勝300億方;第二步就到2025年天然氣產量要躍升到500億方,這個數字預計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長慶油田付總剛才還有點不服氣(付總笑:2025年你們超不過);2035年我們的目標是750億方。
三步走的規劃目前正在落實,我們充滿信心。
中國石油消費總量到底該不該控制?
西南油氣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新華:
石油從目前來看是應該控制的。世界上有一個大的趨勢,二十一世紀是天然氣的世紀,天然氣可能還有一個大發展。(主持人:就是控制他們,別控制您。)
塔里木油田公司黨工委書記、總經理楊學文:
石油消費總量的控制,還和我們現在的環境有關系,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講的。咱們中國石油,特別是塔里木油田,作為央企,我們一直非常嚴肅認真地落實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要求,比如我們一直努力抓研發配套的清潔安全的技術,我們從鉆井到這口井出油,基本實現了泥漿、原油不落地,天然氣不見天,整個油氣生產都是密閉系統里運行,是很安全的,沒有污染的。我們石油的勘探開發不是污染源,我們是開發一個油田,建一片綠洲。
能源消費革命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節能降耗,通過理念的轉變來控制它。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鎖堂:
我就兩句話,消費必須控制,生產必須加大。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對外依存度,才能夠保障能源安全。
石油作為燃料,終將會退出舞臺。因為我們可再生能源現在發展得非???,而且成本非常低,它的競爭能力越來越強,可再生能源會逐漸在能源中起到一個主導作用。但石油作為化工原料,將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我們中國這2億噸,可以長時間保持,因為它有足夠市場進行支撐。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油天然氣地質學家金之鈞:
我在幾年以前就提出了中國的能源消費要走節約型內涵發展的道路,以改變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為目的進行總量控制,但有一點,不能硬控制,也就是說石油的總量控制不能影響我們的發展,我們仍然是一個在高速發展期的國家,我們的東西部差異很大,我們的城鄉差異很大,我們的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人均石油消費的總量是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不及世界平均水平,這一個大背景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不能影響發展。
至于說數字背后石油角色的轉換,使我回想起了2005年世界著名的科技雜志《美國科學》為了慶祝125周年,向全人類征求了125個在今后人類必須要回答的科學問題,其中第24個問題就是:石油什么時間被什么能源所替代?這是個世紀之問,涉及我們石油百萬大軍的可持續發展,換句話說我們的“飯碗”能端多久,也涉及國家大的能源戰略轉型和調整。下一個時代,第一能源是哪一種能源?多數專家預測是天然氣,這個時間的到來是在2040年到2045年之間來完成。到2050年我們現在大力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核電和水力發電占三分之一,這是最樂觀的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預測。所以到2050年之前,我感到我們在座的石油人的擔子還是蠻重的。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
我對這個話是舉雙手贊成的。我們今天一直圍繞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句話本身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措施之一。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靠的是能源革命,總書記對能源革命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它包括消費革命、生產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這四個革命,消費革命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叫做開發與節約并重,節約優先。這個原則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我們必須加強消費總量的控制,實現綠色發展。
作為生產革命,我們五大企業首先制定的理念就是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這個我們必須遵循。然后技術革命,我們永遠牢記資源有限,創新無限。體制革命那就是要靠深化改革,現在我們處在一個大變革的年代,必須深化改革來理順我們的體制機制,適應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這就是我們的能源革命。我們目前油氣生產的增長趕不上國民經濟的增長,這是我們國家全面發展存在的客觀情況。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我們作為石油人很著急,我們必須采取措施,遏制油氣對外依存度的增長。
總書記作出了批示以后,我們黨組進行了多次研究,成立了領導小組,而且編制了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的加快方案,制定了若干條措施,現在關鍵是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保障我們國家的油氣安全。我是充滿信心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