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2016]EIA報告: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EIA最新報告: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尼日利亞曾是目前非洲最大的產油國,2015年LNG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但近日,尼日利亞出現了新一輪的油荒,經濟遭受重創,其石油生產飽受局勢不穩定和供應中斷之苦,同時由于缺少相應的基礎設施,目前尼日利亞產出的天然氣大多被放空燒掉,油氣現狀著實堪憂。

綜述

尼日利亞曾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擁有非洲大陸上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同時2015年LNG出口量達到了世界第四。尼日利亞于1971年加入了OPEC組織,但實際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尼日利亞的石油生產就已經在含油豐富的Bayelsa州興起了。盡管尼日利亞位于非洲產油國前列,但尼日利亞的石油生產會不時發生供應中斷的情況,導致最高可達50萬桶/天的計劃外停產。

EIA最新報告: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尼日利亞的油氣行業主要集中在尼日爾三角洲南部地區,同時這也是該地區沖突頻發的原因之一。大量企圖分一杯羹的當地不法團體會經常攻擊石油行業的基礎設施,一些石油公司不得不宣布石油的運輸出現“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條款規定,當狀況超出某方可控范圍,可以宣布無法履行最初所簽協議的要求)。同時,偷油賊會蓄意破壞管道,這種行為通常會導致嚴重的原油損失和污染,迫使很多公司不得不中止生產。

基礎設施老化和維修不到位同樣也導致了原油的泄露。而天然氣的放空燃燒(伴生氣)則加劇了環境的污染。原油泄漏和天然氣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使得尼日利亞出現了大批的反對者,加劇了當地社會和國際石油公司(IOCs)之間的對立情緒。人們指責石油行業污染空氣、土壤和水,導致可耕種土地流失、魚群減少。

尼日利亞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是國家的主要經濟收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2014年尼日利亞的油氣出口收入達到了870億美元,占當年尼日利亞政府總收入的58%。油氣收入也是國家主要的外匯來源,2014年達到了總額的95%。

一次能源消耗總量

由于尼日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因此油價波動對國家的影響非常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2015年尼日利亞的油氣出口收入為520億美元,比2014年少了350億美元,主要原因就是油價的下跌。尼日利亞的財政緩沖庫(超額石油賬戶和主權財富基金)主要儲存著超額的石油資金收入。但是,這些賬戶的資金從2012年底的110萬美元下跌至了2014年的20萬美元。在2014年底,尼日利亞還擁有342.5億美元的國際備用金。

EIA最新報告: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根據EIA的估計,2013年尼日利亞的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約為4.8×1015 BTU(英國熱量單位)(圖2)。其中,傳統的生物能和廢料(主要為木頭、木炭、糞便或莊稼廢物)占了74%。這部分生物能的使用主要用于了自給自足類型用戶的取暖和煮飯,主要集中在農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這類生物能資源通常并不會在容易觀察的商業市場上交易,因此傳統生物能耗的估算量可能并不準確。尼日利亞的用電普及率預計在45%左右,這也就說該國內大約有930萬的人無法使用電能。國際能源署估計,在尼日利亞大約有1.15億人主要依賴傳統的生物能和廢料生活。

石油行業法律

石油行業法案(PIB)最先于2008年提出。政府希望該法案成為法律后,能夠改變石油行業組織結構和財政條款的監管問題。國際石油公司擔心財政條款的變化可能會使某些項目變得無法盈利,特別是資本集中的深水項目。

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NNPC)創立于1977年,主要是為了監管國內的油氣行業,上下游的生產開發任務次之。在1988年,NNPC分成了12個子公司,分別對石油行業不同的分支進行監管。石油資源部的石油資源室是另一個關鍵的監管部門,主要負責總的合規性、租賃、許可和環境標準等方面的審核。

目前,尼日利亞大型的石油天然氣項目多采用國際石油公司和NNPC合資的形式進行,其中NNPC是控股股東。剩下的項目都是通過與國家石油公司簽訂產量分成合同(PSCs)進行管理的。產量分成合同這樣的財政制度主要是用于管理深水項目,但也并不總是這樣。相比于主要涉及陸上和淺水項目的合資形式,產量分成合同中的一些條款更為誘人。產量分成合同中涉及深水項目的條款,一般會傾向于支持深水項目的發展。

NNPC與殼牌、??松梨?、雪佛龍、道達爾以及埃尼公司都簽訂有合資項目和(或)產量分成合同。其他活躍在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的公司還有阿達克斯石油公司、挪威石油公司以及幾家尼日利亞石油公司。在尼日三角洲地區有陸上和淺水項目的國際油公司,飽受該地區不穩定局勢的影響。因此,通常這些國際油公司(特別是殼牌、道達爾、埃尼、雪佛龍和康菲)傾向于將自己陸上和淺水油田的份額賣給其他公司,主要是尼日利亞的公司和其他一些較小的國家油公司,而自己則主要專注于深水項目和陸上的天然氣項目。

石油行業法案(PIB)最早于2008年提出。政府希望該法案成為法律后,能夠改變對石油行業組織結構和財政條款的監管問題。國際石油公司擔心財政條款的變化可能會使某些項目變得無法盈利,特別是資本集中的深水項目。PIB草案中最受爭議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稅收和土地使用費用結構的變化、下游部門的管制放松、NNPC的重組、石油資源部監管權力的集中以及國際石油公司必須向石油社區基金繳納10%的凈月利潤上。

法律的不確定性導致新的油氣項目投資減少,2007年一整年尼日利亞都沒有進行過授權活動。每年由于未通過石油行業法案(PIB)造成的經濟損失值,估算高達150萬美元。在2015年12月通過了新的PIB草案,該草案提議將尼日利亞NNPC拆分成一個國家石油公司和尼日利亞石油資產管理公司,并成立一個特殊調查小組遏制腐敗。

盡管晚了一些,但是NNPC的改革終于來了。尼日利亞新晉總統穆罕穆德·布哈里在2015年后期指定Emmanuel lbe Kachiwu任國務大臣、石油資源部部長以及NNPC的集團常務董事。這其實已經是一個拆分的過程了,NNPC的職工們開始斷斷續續進行罷工。整個重組計劃還不完全明了,但總的計劃是將NNPC拆分為5個主要的部門,分別對上游、下游、中游、煉化以及合資集團進行監管。

石油及其他液體燃料

尼日利亞擁有非洲第二大的原油探明儲量,但是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勘探活動。日益嚴重的安全問題,加之法律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削弱了勘探活動的活躍程度。

根據《石油與天然氣雜志》(OGJ)的報道,截止2015年尼日利亞的探明儲量估計約為370億桶,僅次于利比亞。大部分的儲量分布于尼日河三角洲、貝寧灣、幾內亞灣以及邦尼灣區域。盡管陸上仍有部分勘探活動在進行,但是目前主要的勘探活動還是集中在深水、超深水區域。

陸上的勘探主要位于尼日利亞東北部的Chad盆地,盡管該區域十分靠近武裝組織Boko Haran。在2015年后期,NNPC宣布在Chad盆地發現了潛在儲層,但是具體的評價工作還在進行中。目前尼日利亞北部地區并沒有任何石油生產活動,也沒有基本的加工和運輸基建。此外,Boko Haran的動蕩也是該地區石油生產的一個重要風險源。

南部尼日河三角洲地區的勘探活動也在減少,主要原因要歸咎于偷油賊和蓄意破壞管道所造成日益嚴重的安全問題。幾家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已經剝離了他們在陸上的資產,這也為尼日利亞本國公司進入市場創造了機會。一直拖延的石油行業法案帶來法律上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深水項目投資的延遲,這些項目的開工日期一直被推遲。

生產和消費

2005年,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達到了244萬桶/天的峰值。但是之后,各類武裝組織開始不斷出現。受到暴力的影響,許多公司不得不撤出員工,關閉生產,導致產量明顯下降。2009年以后產量有所回升,但是由于產量中斷仍不時發生,因此與峰值水平相比產量仍然相對較低。

尼日利亞的原油多為輕質、低硫原油,大部分都出口到國際市場。原油產量在2005年達到峰值244萬桶/天。但是之后,各類武裝組織開始不斷出現。受到暴力的影響,許多公司不得不撤出員工,關閉生產,導致產量明顯下降。石油稅收缺乏透明度,稅收分配上的存在較大爭議,泄油造成的環境破壞以及當地民族宗教的緊張局面使得尼日三角洲區域的局勢十分緊張。截止2009年,原油產量下降幅度超過25%,降至平均180萬桶/天(圖3)。

3

在2009年后期,政府開始施行赦免政策。武裝組織跟尼日利亞政府達成協議,同意上繳武器,用以交換現金和培訓機會。2009年以后原油產量的回升,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尼日三角洲赦免政策的實施緩解了武裝組織對原油設備襲擊活動的影響。油公司能夠有時間修復受損的基礎設施,恢復生產。

另一個產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新深水油田的產量增長。從90年代開始,政府就通過政策吸引深水區域的投資,達到增加產能、實現油田產區多樣化的目的。深海項目的投資和運營成本都較高。為了鼓勵深水投資,政府與國際油公司簽訂的產量分成合同中規定:開采深度越大,可享受的份額越多。

2015年,尼日利亞的石油和其他液體燃料產量達到了230萬桶/天,其中190萬桶/天為原油,剩下的為天然氣凝析油以及煉化加工產物。受油田產量逐年遞減的影響,2015年尼日利亞的產量比上一年略低。2012年2月投產的Usan深水油田,日產量為12.5萬桶/天,是尼日利亞最新的一個大型產油地。在此之后,還有一些小型的Bonga和Erha深水油田的外延項目,日產量在4萬桶/天的Bonga西北油田在2014年8月開始投產。2015年9月Bonga三期項目開始生產,其最終產能會逐漸增加到5萬桶/天。2015年10月,Erha深水油田開始外延項目。日產量在4萬桶/天的Bonga西北油田在2014年8月開北二期項目上線,最終產能預期在6.5萬桶/天。這些項目能夠彌補陸上產量的不足。

由于法律法規的不確定性,尼日利亞幾個預定的深水項目不斷地被推遲。石油行業法案的幾個草案版本中所提出的財政條款改制,讓深水項目的商業可行性受到了質疑。深水項目基本上都比陸上和淺水項目擁有更多有利的經濟政策,但是如果石油行業法案一旦通過成為了法律,政府則會從深水項目中收取更高的收益。

表1

由于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國際石油公司只通過了八個計劃深水項目中的一個(表1)。無論是通過還是未通過審批的深水項目,其未來五年或更長的時間內的潛在產能大約都在110萬桶/天,但是只有20萬桶/天左右的實際生產量推遲了原有計劃。如果全球油價繼續下跌,則會進一步加劇尼日利亞項目的延誤情況。

偷油賊以及油田設施遭破壞

尼日三角洲的不穩定局面導致大量陸上和淺海地區的生產關閉,各公司不得不經常宣布受不可抗力影響停止石油運輸。

從21世紀初期中葉起,尼日三角州地區內的管道破壞、綁架、武裝接手石油設施等情況日益嚴重。在過去,尼日三角洲解放運動組織(MEND)便是其中一個主要組織。他們因為一些政治目的,攻擊或威脅石油設施反而宣稱是為了尋求石油財富的重新分配以及加強當地對石油部門的控制。

安全問題使得一些油服公司撤出了尼日利亞,石油工會也以罷工抗議頻繁出現的安全問題。尼日三角洲的不穩定局勢導致大量陸上和淺海項目停產,公司不得不宣布石油運輸遭遇不可抗力。2009年的赦免運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襲擊和供應中斷的問題,公司修復了一些受損的設施。但是最近幾年,新就業機會的減少和經濟發展的遲緩使得偷油和襲擊行為又有所增加。

2016年,偷油和破壞事件增加。為了打擊腐敗,總統Buhari宣布政策不再傾向于赦免受益人。最明顯的一點是赦免付款流程發生了改變?,F在政府直接向被赦免人付款,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統一支付給前武裝政府領導再進行分配。另外,赦免項目的開支也被削減了,主要是政府在嘗試著逐漸縮減規模,并準備在2017年底完全撤銷。除了赦免項目發生變化之外,Buhari總統已停止繼續施行從前與前武裝分子簽訂的基礎設施保護合同,根據該合同,前武裝分子負責保衛油氣設施的安全,現在這部分工作由政府安保服務部門接管。

尼日利亞的偷油和交易市場主要涉及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其中包括了本國、各地區和國際人員。人員成分也較為復雜,包括當地的年輕人和社區、專業人員,如腐敗的銀行經理、精英分子,政府官員和安保部隊人員。從上游到下游的多個生產環節中都會出現偷油的情況,如井頭、節流管匯、管道、以及出口終端的儲油罐。大多數的偷油行為都是通過在管道上安裝一個水龍帶來放油抽油的,然后用油泵將其送到油船或小型的儲油罐中。

這些偷來的原油部分流入了沿尼日三角洲沼澤灌木區的非法煉化廠,隨后煉化后的成品賣給國內和地區的買家。然而有大量的原油進入了國際市場。大部分賣給國際市場的原油都是直接從尼日利亞的出口終端流走的,人們把這些偷油賊稱為白領賊。白領賊在終端用偷來的油加滿儲油罐,或者從儲油罐中偷油轉到貨車上。國際上一部分非法交易的原油還涉及把原油從小的儲油罐中轉移到在近海處較遠的大儲油罐中。人們稱之為船到船轉移。

在尼日利亞,被偷的原油數量不等,估算最高可達到40萬桶/天,但是一些人認為估算值過高,其中可能還包括了泄漏的原油損失。很難對管道進行監測,具體的被偷油量很難統計,同時,國際石油公司并不會統一報告偷油量,所以對于總的偷油量并沒有較為權威的數據。

環境破壞

在尼日利亞,管道的維修不到位、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偷油賊對管道的破壞導致原油經常發生泄漏。泄漏的原油造成了土地、空氣和水污染,魚群減少、嚴重地影響到了周圍村莊。

尼日利亞三角洲地區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原因是偷油造成的管道破壞和非法煉化廠泄漏的原油。管維修不到位、老化嚴重導致管道腐蝕開裂,原油泄漏。但是到底是偷油造成的原油泄漏更多,還是設備老化以及操作失誤造成的泄漏更多?國際公司和環境人權組織一直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原油泄漏造成了土地、空氣和水的污染,魚群減少,水和可耕地受到污染,周圍的村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了一項研究,主要討論了Ogoniland和該地區在50年的石油生產后的環境污染程度。研究證實了人們關于石油污染土地和水資源的擔心,并稱污染還在繼續,估計需要25-30年的時間才能修復。

西非近海的海盜

近年來,西非地區的海盜活動越發頻繁,對該地區的石油行業和海運造成了影響。安全專家表示隨著西非海岸的海盜事件數量超過東非地區(主要是索馬里近海地區),該地區現已成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其中一些海盜襲擊事件導致了員工的受傷和死亡。負責跟蹤海盜行為的國際海事局認為,西非海域的海盜事件還不止報道中的那些。一些人擔心報道會引發更多的襲擊活動、增加保險費用,因此他們不愿意泄漏船只的所有權信息。

海盜襲擊包括武裝搶劫、贖金綁架、占領石油海上平臺,從油罐或貨船偷油以及從油罐中抽油。與東非多以贖金綁架為主的海盜活動相比,西非的海盜活動更多的集中在偷油和偷煉化產品上。根據一些油公司的報告,有多個油船被偷。一些分析師認為這些海盜來自尼日利亞武裝組織,如尼日三角洲解放運動組織(MEND)。海盜事件(特別是尼日利亞近海地區)無法得到抑制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尼日利亞政府不允許在其海域內有外國武裝行為。在東非,允許外國武裝是抑制海盜活動的一個有效方法。根據聯合國運行衛星規劃署(UNOSAT)的報道,西非近海,特別是幾內亞灣,海盜相關襲擊活動并沒有減少的跡象,反而襲擊活動變得越發嚴重。

方法是關鍵

尼日利亞政府官員、全球咨詢公司以及其他國際組織對尼日利亞的原油生產和供應中斷情況的估計各不相同。產生不同的原因是在進行估算時,對原油和凝析油的分類以及原油供應中所包含的液體類型認定的不同。供應中斷的估算結果不同主要是因為在衡量產量時,所采用的方法和定義不同。

EIA在對尼日利亞的石油和其他液體燃料供應進行估算時,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氣凝析油(乙烷、丙烷、丁烷和天然汽油)以及煉化產物。不同組織所報道的原油產量值一般不同,這主要是看在計算產量時包括了哪些種類的液體。另一個導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對原油和凝析油的分類不同。根據APC量度,尼日利亞產量中的很大一部分既可以認為是原油,也可以認為是凝析油(后者的API重度更大)。而不同機構所使用的劃分原油和凝析油的度量方法各不相同。

據EIA估算,尼日利亞的非計劃供應中斷大約在20-30萬桶/天,在過去甚至達到過50萬桶/天。各機構在估算供應中斷時采用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主要取決于產能的估算。EIA采用了有效產能的概念來衡量尼日利亞的非計劃中斷量(有效產能是考慮了在一年內可能進入市場的產量)。有效產能考慮了生產關閉后油田的退化和需要一年以上時間進行修復的生產部件的受損情況,這主要取決于經濟、安全以及政治環境。

原油和凝析油出口

歐洲是尼日利亞原油的最大買家。在2015年,歐洲的原油和凝析油進口量在80萬桶/天多一點,占了尼日利亞41%的出口量。

根據勞氏情報的數據分析,2015年尼日利亞出口了198萬桶/天的原油和凝析油。印度是尼日利亞原油的最大進口國,2015年的購買量近40萬桶/天,占當年尼日利亞總原油出口的20%。在以前美國是尼日利亞的最大進口國,但是當美國本國的輕質低硫原油產量上升之后,這一情況就發生了改變。在2012年,美國是尼日利亞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但到了2015年,這一排名跌至了第10。歐洲仍然是尼日利亞最大的區域買家,2015年的進口量略高于80萬桶/天,占尼日利亞出口量的41%(圖?4)。

4

交易模式

在2012年以前,美國要從尼日利亞進口所需原油的9~11%?,F在這一份額下降了不少。在2014年,美國從尼日利亞進口的原油量僅不到美國總原油進口量的1%。

尼日利亞是美國的一個主要原油供應國,但是最近幾年美國從尼日利亞進口量和份額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2015年,美國從尼日利亞的進口平均在5.7萬桶/天,與2010年相比降幅超過90%(圖5)。因此,尼日利亞從2011年的第五大外國供應商,上升為2015年的第11名。美國巴肯和鷹灘的輕質低硫原油產量的增加,導致美國對相同品質原油的進口量大大減少,例如尼日利亞原油。

5

在過去幾年內,美國的進口量在減少,但是歐洲和亞洲的進口量在增加。歐洲從尼日利亞的進口量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增量達到了40%,2012年增量為30%,這使得歐洲成為了尼日利亞的最大原油進口地區。歐洲禁止對伊朗原油進口,加上利比亞時不時出現供應中斷,這都導致歐洲從尼日利亞進口量增加。在2015年,歐洲從尼日利亞的進口量下跌到了10萬桶/天,這一現象背后,是尼日利亞原油產量的下降,以及歐洲開始更多地從伊拉克等國進口原油。(圖6)

6

原油消費和煉化

尼日利亞的原油蒸餾產能為44.5萬桶/天。盡管設計產量超過了國內的需求,但是由于煉化廠的使用率極其低,因此國家必須進口原油。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15年尼日利亞的石油產品消耗量在26.6萬桶/天,比2014年的27.5萬桶/天稍低。根據OGJ的報道,尼日利亞擁有Port Harcourt I 和II、Warri和Kaduna這四家煉油廠,總煉化產能為44.5萬桶/天。但是由于操作失誤、火宅以及原油供給管道被破壞等原因,這些煉化廠無法長期滿負載運營。四家煉化廠的總使用率從2013年的22%跌至了2014年的14.4%。因此,盡管尼日利亞國內的設計煉化產能超過了國內的需求量,但是國家仍需要進口石油產品。2014年尼日利亞的石油產品進口量為15.6萬桶/天。

很多年來,尼日利亞政府都在計劃建立新的煉化廠,但是由于缺少資金和政策支持,該計劃遲遲無法實現。尼日利亞的Dongote集團,計劃在尼日利亞人口最多的城市拉各斯附近建立一個產能在50萬桶/天的煉化廠。整個預算估計在90-140億美元之間。煉化廠中還規劃有石化廠和化肥廠。Dangote集團希望該煉化廠能夠在2017后半年開始動工,一旦該煉化廠建成了,將會成為非洲最大的煉化廠。

石油工業草案中一項備受爭議的提案便是煉化部門的私有化和通過取消補貼實現國內燃料價格的市場化。早在2013年便有私有化煉化部門的提案遞交給了政府,但是聯邦政府并沒有通過該提案。國家兩個主要的工會威脅道,如果煉油廠被賣掉,他們就會罷工。

燃料短缺和補助

盡管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和石油產品進口國,但尼日利亞人仍然飽受能源周期性短缺的困境。最嚴重的能源短缺危機發生在2015年,這主要是由能源進口商、市場營銷商與尼日利亞政府之間關于款項支付爭議造成的。

能源進口商被指控利用了尼日利亞的能源補貼政策,讓尼日利亞政府為其并沒有進口的石油買單,并將部分進口的石油轉賣給了臨近國家。

近年來國際油價的下降使得尼日利亞可以逐漸撤銷其能源補貼項目。2015年后期,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的總經理Kachikwu宣布將撤銷能源補貼。油價下跌導致原油出口稅收減少,尼日利亞政府無力再繼續資助該項目。至于當油價回升后,政府是否會重新繼續部分的補貼政策,目前尚不清楚。

尼日利亞的能源補貼項目在花費政府數十億美元的同時,還飽受著爭議和腐敗的指控。根據美國Brookings政策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2011年尼日利亞的燃料補貼花費了80億美元,占政府總支出的30%、GDP的約4%以及預算的118%。尼日利亞在2012年開始改革該能源補貼政策,尼日利亞政府在2012年1月1號撤銷了陸地上的能源補貼。能源補貼政策造成了市場混亂,阻礙了下游部門的投資,助長了經濟不平等現象,富有的能源進口公司是主要的受益者,滋生了暗地的欺詐渠道。能源補貼政策的撤銷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石油和非石油聯盟組織了大規模的罷工活動,威脅要關閉原油生產。因此僅在兩個星期后,政府就重新恢復了部分補貼政策。許多尼日利亞人認為能源補貼是生活在產油大國的一個最大好處。

在恢復部分政策后不久,圍繞尼日利亞能源補貼項目的爭議便再次浮上水面,同時政府還帶頭進行了腐敗和違章管理行為的調查??偨y委員會的報告顯示,該項目中由于挪用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收入損失在11億美元左右。由于政府對石油行業開展了調查,整治管理不善的問題,因此能源進口商與尼日利亞政府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緊張。調查過程中逮捕了幾名市場營銷商,并停運了幾家被指控為挪用款項和抬高價格的公司。

天然氣

尼日利亞的天然氣探明儲量位居非洲首位,居世界第九位。2014年尼日利亞的干天然氣產量為1.55萬億立方英尺,比2013年高14%。尼日利亞的天然氣生產受到基礎實施欠缺的限制,目前都被放空燃燒掉了,無法實現其商業價值。

根據OGJ的報道,截止2015年底,尼日利亞的天然氣探明儲量估計達到了180萬億立方英尺(Tcf),位居世界第九位和非洲首位。盡管天然氣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十,2014年尼日利亞的干氣產量為1.55萬億立方英尺,僅位居世界前30。大多數的天然氣儲量位于尼日利亞三角洲,因此石油行業遭受的安全和管理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天然氣行業。

7

在尼日利亞的天然氣行業,同樣存在管道破壞和供應中斷的問題。尼日利亞最大的一次天然氣供應中斷發生在2008年后半年至2009年(圖7)。在2008年9月,殼牌宣布Soku集氣和天然氣凝液站因“不可抗力”停產。Soku工廠為尼日利亞唯一的一家LNG商提供大量的天然氣源。Soku的管道遭到了當地不法團體偷氣的破壞,殼牌決定關閉工廠,對管道進行維修。近五個月后工廠才得以重新開始生產,但在2009年,幾乎整個生產季再次關閉了工廠。這個事件的后果就是尼日利亞天然氣產量,特別是殼牌所屬區塊的產量嚴重下降,2009年的LNG出口量也受到了影響。

2009-2013年,尼日利亞的天然氣產量逐年增長。在2013年,由于供應中斷和尼日利亞LNG運輸的暫時封鎖,天然氣產量下降了10%,降至了1.35億萬立方英尺,相應也導致了出口的下降。加上尼日利亞從不進口天然氣,因此國內的消費也下降了。在2014年由于供應中斷情況的緩解,尼日利亞的天然氣產量增長到了1.55萬億立方英尺的歷史最高點。2014年尼日利亞的干氣消費量達到了6.02億立方英尺,大約占其產量的40%。

天然氣的放空燃燒

天然氣的放空燃燒占尼日利亞天然氣總產量的一個重要部分,2014為12%,但在過去十年內天然氣的放空燃燒量已經減少了50%以上。尼日利亞從2011年的第二大天然氣放空燃燒國降至了現在的第五位。一批最近在開發和即將開始的天然氣項目就主要關注如何實現這部分天然氣的經濟化。

尼日利亞之所以有大部分的天然氣被燒掉,主要是因為一些油田缺少基本的伴生氣捕集設備。在2014年,尼日利亞燃燒掉的伴生氣產量為3790億立方英尺,占總量的12%。根據國際天然氣信息中心和OPEC年度統計公報的數據,尼日利亞是世界上第五大天然氣放空燃燒國,占2014年全球總放空燃燒量的8%。(圖8)

8

近年來尼日利亞的天然氣放空燃燒量從2010年的5400億立方英尺降至了2014年3790億立方英尺。(圖9)根據殼牌的數據,天然氣放空燃燒遲遲無法解決的原因之一是尼日利亞三角洲的安全問題以及缺少資金放緩了伴生氣捕集項目的進行。殼牌最近的報告指出,2012年的天然氣放空燃燒量之所以會減少,主要是因為尼日三角洲地區的局勢得到緩解,同時還有穩定的合作經費,這樣才使得殼牌可以安裝新的集氣設施,并修復2006-2009年武裝危機期間受損的設備。殼牌還計劃開發Forcado Yokri集成項目和南沼澤集氣項目來減少天然氣放空燃燒量(表2)。最近,尼日三角洲岸上地區不定期的天然氣和原油供應中斷開始增加,也反映了在動蕩地區生產運行時所面臨的安全和經濟風險。

9

表2

這些年,尼日利亞政府正在努力結束天然氣放空燃燒的現象,但是相關政策實施的期限卻被反復推遲,最新的政策期限為2012年12月。2008年,尼日利亞政府頒布了一項天然氣管理計劃,主要是為了促進管道基建和新天然氣發電站的投資,減少天然氣的放空燃燒,為發電站提供更多的天然氣燃料。但是尼日三角洲地區的安全風險阻礙了整個過程的推進,國際石油公司在進行天然氣商業化基建時困難重重。

氣液轉化

尼日利亞在Escravos有一家產能為3.32萬桶/天的氣液轉化(GTL)工廠。該工廠于2014年中期投產,比計劃時間晚了整整10年。Escravos GTL項目是由雪佛龍(投資75%)與NNPC(投資25%)合作進行的。南非Sasol公司與雪佛龍的合資企業Sasa雪佛龍為GTL工廠的設計和開發提供技術支持。當滿負載運行的時,該工廠每天可以將325百萬立方英尺的天然氣轉化為3.32萬桶/天的液體,主要是提供汽車和貨車的合成柴油。

LNG和管道出口

2014年尼日利亞出口了大約9000億立方英尺的LNG,占全球LNG交易份額的8%,為世界第四大LNG出口國。日本是尼日利亞LNG的最大進口國,2014年的進口量占尼日利亞出口總量的26%。

尼日利亞大部分的天然氣都以LNG的形式出口,一小部分通過西非天然氣管道(WAGP)輸送至臨近國家。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由于位于Togolese水域的管道受到船只錨的破壞,該管道進行了關閉維修。根據法國國際天然氣信息中心,這導致WAGP的天然氣出口量從2011年的290億立方英尺降至了2012年的14億立方英尺,但在2013年和2014年輸氣量又部分恢復至了210億立方英尺,僅占WAGP管道滿負載運輸量的三分之一。

2014年尼日利亞出口了大約9000億立方英尺的LNG,為世界第四大LNG出口國,緊隨卡塔爾、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各機構統計的尼日利亞LNG出口量更不相同。在英國BP 2015年世界能源統計綜述中提到2014年的出口量略低于9千億立方英尺,但OPEC的年度統計公告認為其大于9千億立方英尺。尼日利亞的LNG出口量占全球總LNG交易量的8%。日本目前是尼日利亞LNG的最大買家,2014所占份額為26%,緊隨其后的為韓國(17%)、西班牙(11%)和墨西哥(10%)(圖10)。

10

尼日利亞的LNG交易情況在過去幾年內發生了許多變化。最為顯著的是,尼日利亞LNG對歐洲的出口量顯著減少。在2010年,歐洲進口了尼日利亞LNG總出口量的67%,但在2014年這一份額下降到了23%。2011年3月福島核事件后,尼日利亞對日本的LNG出口量增加。2014年日本從尼日利亞進口的LNG量是2010的8倍。

美國現在不再從尼日利亞進口天然氣,2006年美國從尼日利亞的進口值達到峰值570億立方英尺,降至了2011年的20億立方英尺,主要原因是美國本土的天然氣產量增長。2012年開始美國不再從尼日利亞進口LNG,這是自1999年以來的首次。2013年,美國再次從尼日利亞開始進口LNG,進口量在25億立方英尺。但是2014-2015年美國沒有再從尼日利亞進口任何天然氣。

伯尼港的LNG設施

位于尼日利亞伯尼島的LNG設備是目前尼日利亞唯一運營著的LNG工廠。尼日利亞LNG有限公司(NLNG)為主要控股公司,合作伙伴為NNPC(49%)、殼牌(25.6%)、道達爾(15%)和埃尼(10.4%)。NLNG目前有六條液化線,每年的LNG產能可達2200萬噸,液化石油氣產能可達400萬噸。正在籌劃中的第七條線可以將工廠的LNG產能提高到超過3000萬噸/年。

Brass LNG設施正在籌備之中

Brass LNG公司由NNPC、道達爾和埃尼幾大財團組建而成,正在籌備Brass LNG液化廠的建設??捣埔苍瞧湄攬F的一員,但在2014年中期的時候退出了,并將它的股份轉給了其他成員。該LNG廠計劃建立兩條液化線,總產能預計為1000萬桶/天。目前該項目正在早期施工階段,比計劃時間晚了好幾年。

西非天然氣管道

尼日利亞的一部分天然氣是通過西非天然氣管道(WAGP)出口的。該管道是由西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WAPCo負責,并于2011年開始進入商業運營。WAPCo是由雪佛龍西非天然氣有限公司(36.9%)、NNPC(24.9%)和殼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17.9%)、塔克拉底電力有限公司(16.3%)、Societe Togolaise de Gaz(2%)和Societe bengaz S.A(2%)合資建成的。

11

該管道全長421英里,負責將天然氣從尼日利亞的Escravos地區運送至Togo、Benin和Ghana,主要用于了這些地區的發電(圖11)。西非輸氣管道聯入了現有的Escravos-Lagos管道,從那里開始進入了平均水深35米處的海岸。管道的設計負載能力為1.7億立方英尺/天的天然氣,但實際的運輸量僅有滿負載量的1/3。根據法國國際天然氣信息中心的數據,從2013-2014年,尼日利亞通過西非輸氣管道出口了21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

跨撒哈拉輸氣管道提案

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聯合提出了建設跨撒哈拉輸氣管道(TSGP)的計劃。長達2500英里的管道將把天然氣從尼日三角洲的油田運送至阿爾及利亞位于地中海岸的Beni Saf出口終端,并最后流入歐洲。

2009年,NNPC與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Sonatrach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管道的發展。一些國際和國家石油公司在過去對該項目表示過興趣,包括道達爾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但是整個管道沿線的安全問題、不斷上升的費用以及各項即將出臺的法規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將繼續導致該項目的延誤。

電力

尼日利亞的人均凈發電量為世界最低國家之一。發電量遠不能滿足需求,經常需要面臨減載和停電的情況,人們也較為依賴私人發電機。

2013年尼日利亞的發電量為10022兆瓦,其中7892兆瓦(79%)來自化石燃料,2040兆瓦(20%)來自水力發電,88兆瓦來自生物燃料和廢棄物(<1%),2兆瓦(<1%)來自風能。凈發電量遠遠低于其產能,2013年僅為275億度(3140兆萬),僅為產能的一半。尼日利亞的電力部門一直受到電力設備維修不足、天然氣供應短缺、配電網少等問題的困擾。只有45%的尼日利亞人可以享受到供電服務,而尼日利亞的實際電力需求估算僅為1萬兆瓦左右。

尼日利亞是世界上人均凈發電量最少的國家之一,而電力用戶還必須經常面臨減負載、停電,依賴私人發動機等情況。根據哈佛2010年一篇文章的報道,尼日利亞有30%的電來自效率低下的私人發電機。商人們通常會購買較為昂貴的發電機作為停電時的備用供電源。許多尼日利亞人采用傳統的生物能源和廢料,例如木頭、木炭和動物糞便,來滿足家庭煮飯和取暖的能源需求。

在2013年9月1日,尼日利亞聯邦政府將其大部分繼電廠GenCos和配電廠DisCos賣給了私人公司。電力部門的私有化是2005年電力部門改革法案發起的電力部門改革中的一部分。該法案要求監管著GenCos和DisCos的尼日利亞國有電力控股公司(PHCN)進行網廠分離改革。買下GenCos和DisCos的私人公司擁有發電和配電基礎設施的實物所有權,并負責對系統進行升級和維護。GenCos中六個賣掉了五個,DisCos中11個賣掉了10個,剩下兩個并入了仍處于聯邦政府控制下的國有輸電公司。

尼日利亞聯邦政府現在正準備賣掉10個天然氣發電廠。這些發電廠是在國家集成電力項目(NIPP)中建立的。NIPP項目是由尼日利亞政府于2004年設立的,旨在建立多個收集伴生天然氣進行發電的天然氣發電廠。但對于生產商來說,出口天然氣顯然比低價賣給本國市場更劃算,因此用于發電的天然氣供應并不充足,現在這一情況也使得國家較難賣掉這些發電廠。

尼日利亞對增加發電量很有信心。尼日利亞計劃截止2020年,化石發電量要超過2萬兆瓦,而水力發電能力要達到5690兆瓦,幾乎為2012年的三倍。計劃包括了升級現有水力發電站和建立新的發電站:Gurara II(360 兆瓦),Zungeru(700 兆瓦)和Mambilla(3050 兆瓦)。在2013年后期,尼日利亞政府與中國簽訂了一份13億美元的合約,建設產能為700兆瓦的Zungeru水力項目。中國進出口銀行負責提供75%的資金,尼日利亞政府承擔剩下的25%。項目最初定于2017年完工,但是由于法律上的一些問題延緩了項目進程,該完工日期已經被推后了。

來自/EIA ? ? 譯者/周詩雨 ? ? 編輯/Wang Yue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甲基橙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