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不斷,除了主權問題外,可能也與這個地區龐大的油氣資源有關。而最近發生的“南海仲裁”鬧劇,勢必同油氣資源、航海航空通道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今天石油圈就通過一幅圖為您解讀“南海仲裁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深度解析案”的相關問題。
在此次南海仲裁案中,各種疑問層出不窮。人們不禁要問:南海蘊藏的巨量油氣資源對于各國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
據外媒報道稱,南海大陸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個,面積約85.24萬平方公里,幾乎占到南海大陸架總面積的一半。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非常豐富,堪稱第二個“波斯灣”;其海底還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于中國石油總量的一半。這對于能源需求迅速猛漲的地區而言,是非常龐大的。
除此之外,南海還是中國重要的航海航空通道,在國際海洋交通上,它是西歐-中東-遠東海運航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全球三分之一的原油和超過一半的液化天然氣貿易需要通過南海完成,各大交易商將密切關注任何表明沖突升級并威脅關鍵航運通道的線索。此外,各大鉆探商也將留意中國、越南和菲律賓等國將做出何種后續反應,從而決定當地的鉆探活動。
不過,石油市場對于所謂的裁決反應冷淡,因為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能開發這個地區的海底資源。雖然南海是一條主要的石油供應通道,但這個決定在近期內不可能直接影響途經這個地區的船只。至少近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而中國的強硬態度可能會促使美國增加海軍巡邏?,F在全球已經因為英國脫歐而惶惶不得終日,南海形勢將“提高這個地區的風險”。接下來,能源交易商將留意任何表明沖突升級并威脅關鍵航運通道的證據。將近有三分之一的全球原油和超過一半的液化天然氣貿易需經過南海。另一個問題是,石油鉆探商將選擇何種測試力度,中國、越南和菲律賓會作何反應。
長期以來,一些行業專家和政治領導人均認為聯合開發南海資源是緩解主權沖突的一種方式。而解決南海能源開發爭議需要更密切的政治合作以及各方的承諾。如果沖突加劇,那短期內將很難達成合作。而對于能源公司來講,他們將不得不權衡潛在的經濟收益和可能面臨的政治風險。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將南海視為它的其中一個重要生產基地。裁決出爐后中國可能會派遣一座鉆機到南海水域。
考慮到如今油價如此之低,解決南海能源開發問題可能需要各方更多的合作和承諾。在爭議地區進行石油合作雖有先例,但在擱置南海爭議的前提下,即便各國就南沙石油存在合作的意愿或行動也是有限的。因為從實際來看,各個國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依然是南海石油合作的障礙;各國對于中國仍然存在猜疑、抵制和排斥。更關鍵的是,諸多有利區塊早已被歐美日的各大石油商瓜分,各方勢力在此交錯。
總之,南海今日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會在旦夕間解決。所需要的不僅是國家的決心,更需要的是國家的實力。在中國綜合實力日漸增長的今天,中國在南沙必將有所作為。
作者/Jeff Desjardins ? 譯者/張強 ? ? 編輯/王亞釩 ?Wang Yue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