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遠離冰凍和風暴的襲擊,石油公司一直探索如何將海上裝備安置在海底,如今Statoil公司終于把這個設想變為現實。2015年全球首個海底天然氣壓縮工作在挪威海?sgard油田順利投產。作為提高采收率最苛刻的技術項目之一,這一海底天然氣壓縮技術具有里程碑意義,開始了石油公司在遠離海岸更深水域拓展的新機會。
作為挪威石油重要的油氣產區,?sgard油田近一半的產量是通過約500口海底油井支撐的。海底壓縮技術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成為了石油產量復蘇的關鍵。通常來說,隨著油田的不斷“衰老”,儲層內的自然壓力會下降,所以在當時的生產情況下,如果不采取其它措施,?sgard油田有可能會在2014年因氣壓不足而無法穩定生產。新的壓縮機解決方案可以在接近井口的地方對天然氣進行壓縮,更多的油氣可以被采收,預計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油田延長壽命至2032年。
對于油氣行業而言,通過海底裝置進行天然氣壓縮的操作是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這一海底天然氣壓縮系統工程造價不菲,據挪威石油提供的公開數據顯示,該項目從2012年獲批開始,歷經三年半,花費逾190億挪威克朗(約合148.26億元人民幣)、約1100萬工時,開發、測試、驗證并使用的新技術多達40多個,大大小小的許多供應商也幫助開發了這套先進的水下壓縮機系統。
除此之外,還有陸上的支持功能部分:有一列備用的壓縮列車在海岸邊的Christian陸上供應基地提供服務,海底模塊的定期保養也將在這里進行,以確保油田的正常運營。
該海底天然氣壓縮系統將增加?sgard油氣田連接的Midgard和Mikkei儲層的壓力,從而增加天然氣回收量,其中Midgard油田的回收率將從67%提升至87%,Mikkel油田也從最初的59%提高到84%。它也將有助于挪威石油在?sgard油氣田的總產量增加約459億立方米天然氣(3.06億桶油當量)。
這項技術的利用,激活了海底資源,也有助于挪威石油更好地履行其在挪威大陸架鉆取更多的油氣資源。當然,這也使挪威石油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編輯/王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甲基橙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新最有價值的行業動態,具有數十萬字行業觀察編譯經驗,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