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周三(10月19日)消息,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9月原油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8%,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同比降幅。究其原因,國內主要原油生產商為控制成本而接連關停高成本油井“功不可沒”。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國內原油產量跌至1598萬噸,或389萬桶/日。該日產量創下了六年新低,反映出國內油田開支削減以及老化油井關停所帶來的影響。
繼8月份國內原油產量錄得9.9%這一歷史新高的跌幅之后,9月緊追其后的產量縮減又發出了新的信號:作為全球第五大原油生產國,中國國內鉆井商持續的效率提升計劃或許可以幫助全球油市從供應過剩過渡到供需平衡。
“整體而言,低油價終于為中國企業關停那些高成本的油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或理由。此前,這些油田幾乎是在不計成本地運營?!?br />
中國產量最高、也最為老舊的大慶油田以及山東的勝利油田被認為是國內效率最低的油田。這兩大油田是原油生產商在削減產量時的重點檢查對象。
近期國內生產商削減產量正值國際油價因歐佩克有望達成減產協議而漸趨穩定之際。今年迄今為止,油價強力反彈,目前徘徊在52美元/桶的水平上下,不過較2014年中期的價格水平仍然下跌了超過50%,這使得一些上游企業仍然難以獲得利潤。
據中石油官方報紙的報道,本月早些時候,該集團董事長王宜林承諾調整公司的原油產量計劃,爭取在第四季度減少“低效產出”。另外,中石油的上市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公司預測,因價格低迷、行業需求疲弱,1至9月的凈虧損將達到89億人民幣(合13億美元).
產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國內9月原油進口再創新高。隨著產量下降,且戰略原油儲備在新址的儲存容量預計出現擴張,因此強勁的進口需求或將持續至今年年底。
另外,周三(10月19日)發布的政府數據顯示,中國9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2.4%至4380萬噸,或1065.8萬桶/日。前九個月原油加工量為3.9993億噸,或1065.5萬桶/日,同比增長2.1%。中國9月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0.1%至102億立方米。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