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國際油價長期低迷,國際能源巨頭在降低資本開支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以提高效率,保障收益,維持良好的基礎設施,并期待在油價回升之際能更好地進行市場競爭。當前“流行”的科技創新領域,包括無人機、鉆井設計和大數據等。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5-2016年間全球油氣上游開支削減了3000多億美元,約2/3來自成本節約,而不是砍掉或取消開發項目。
無人機勘察:減少九成人工成本
法國道達爾透露,公司正在用無人機執行油田鉆井詳細檢查任務,此前無人機檢查油田技術已在道達爾位于北海的鉆井平臺上進行了測試,Cyberhawk公司為道達爾提供無人機技術。
此前,油田鉆井檢查需要用繩索吊著員工進行作業,一個區塊需要一支12人的隊伍分7次、每次花兩個星期才能檢查完。而現在,同樣的工作量用無人機只需兩天就能完成,成本僅相當于人工檢查的1/10。
Cyberhawk公司透露,除道達爾之外,該公司還同??松梨?、殼牌、康菲和BP等有合作業務。在整體油田檢查業務量萎縮的背景下,Cyberhawk從2014年中到2016年中的油氣細分市場營業收入實現翻番。
流程標準化:贏利平衡點降低30美元
挪威國家石油旗下的北海約翰·斯維德魯普巨型油田開發工作利用科技創新收到了節支增效的顯著成果。
該公司介紹,約翰·斯維德魯普油田一期開發成本成功降至122億美元,比2015年初的預估值降低了1/5。這主要歸功于油田開發從一開始就采用高效創新設計。公司制定了鉆井開發“模板”,根據科學的標準化流程開發油田前8口鉆井,將整體鉆井時間縮短了50多天,相對于2013年的技術而言,8口生產井的成本節約1.5億挪威克朗(約合1.2億元人民幣)。公司高管指出,流程簡化對節支作用最大,項目啟動時先做好基礎框架工作,然后再一點點添加其他元素,而不是一開始就把項目做得特別大。
自適應管道:深水鉆井項目成本大降
殼牌開發了新型管道將墨西哥灣深水井開采出來的油氣運送到陸地進行處理。這種新型管道能隨著海水和浮動鉆井平臺的移動而適應彎曲,有利于支持極深水下鉆井作業。
雖然這種管道創新實現的具體節支效果很難量化,但殼牌數據顯示,墨西哥灣深水井項目去年整體節支18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相當于2015年公司上游業務的全部利潤。
其他鉆井和管道相關科技也在發揮積極作用。
雪佛龍用機器人清理檢查北海油田管道內部,加快了清理檢查速度。這一技術的運用使得該油田的日產量在兩年內創新高。石油服務公司AMEC福斯特惠勒開發出了一種拆除舊鉆井平臺支柱的新技術,大大降低了此前拆除作業中由于腐蝕件墜落而造成的安全風險。這種新技術采用泡沫噴射包裹平臺支柱的方式避免部件開裂,這樣工人就能安全地拆卸金屬件。此前用傳統拆除法需要22周的工作量,現在只需7周就能完成。
大數據管理:精確降低材料富余量
大數據技術也在發揮積極作用。面對油價持續低迷,殼牌、??松梨诤团餐沂偷染揞^用計算機軟件來加強數據管理,從而有效減少建筑材料訂單并節約成本。研究發現,油氣企業建筑材料采購過量會造成巨額浪費,已購的多余建材只能以極低價格甩賣,有的企業甚至不得不把多余建材埋在地下。分析人士指出,此前業界標準做法是采購材料超過所需量的3%~5%,對造價數十億美元的油氣項目來說,這個富余量可不是個小數目。
通過加強大數據管理,油氣企業能更精確地預測所需建材體量,甚至能將多余建材降至0.2%的水平。
也有分析師指出,油氣產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已成為數字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企業現在能充分利用龐大豐富數據的作用來降低成本。
版權聲明|文章來自石油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
- 石油界
-
石油圈認證作者
- 石油界,來自石油之都休斯頓的聲音,是專注石油行業人才發展的互助平臺。這里匯集石油、地質、化工等相關領域關于留學、學術、職業、移民、投資、創業等主題的資訊和人脈資源。助力石油人的個人發展,鋪墊成就卓越之路,是石油界堅守的使命。(微信號:TheOil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