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石腦油市場長期處于供應過剩壓力下。替代性資源選用比例增加沖擊了國內石腦油化工原料地位,獨立煉油商加工負荷調高及原料輕質化導致的輕油收率大增使得石腦油產量快速增長,部分主營和大型芳烴企業輕石腦油外放量增加,煤基石腦油資源也集中涌現,而下游石腦油加工裝置如催化重整等項目推進所帶來的資源消化能力無法與石腦油增量相匹配,2016年中宇監測的國內地煉石腦油價格長期匍匐于近年低位,這一狀況直到四季度才有所改觀。
盡管2016年石腦油市場活性欠佳,但在此階段仍然出現了諸多積極變化。國內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速,汽柴油市場競爭白熱化,這迫使煉化市場投資尋覓其他機會,輕油裂解方向成為市場選擇之一。低油價背景下,受利潤變化的影響,部分前期規劃為煤化工MTO模式的大化工投資開始轉向輕油制程生產乙烯,這將吸納部分輕石腦油資源。2016年地煉石腦油下游消化占比也發生了較大改變,以重整料、乙烯料形式進入化工市場的比重大幅增加,而溶劑油切割及汽油調合方向占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油品升級背景催生的催化重整及臨氫類裝置規模的集中擴容將引發國內石腦油資源的再分配。從當前地煉新增裝置投建的情況看,加氫裂化及催化重整的配套上馬現象較為普遍,據資訊了解,10月20日山東金誠石化千噸反應器完成吊裝,標志著其22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即將進入開工籌備階段,而同時作為油品升級一體化項目的第二套重整裝置也正處于建設期,后期的萬達天弘石化、勝星石化等均將以加氫裂化、催化重整配套上馬的方式完成裝置升級。
目前國內煉化行業的發展理念已經由“油頭化尾”延伸為“油頭化身高化尾”。石腦油產品作為油品與化工產業的關鍵連接點,其產業發展將更加多元化。而隨著國內成品油市場化的推進,原料油輕質化帶來的輕油產量增長趨于飽和,地煉石腦油資源供應增速將快速下降,后期石腦油加工裝置陸續上馬,石腦油遠期市場相對積極,而市場整體價位料將自2016年四季度起大幅度抬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主營系統原油進口種類更迭迅速,安哥拉、俄羅斯等地原油進口占比大幅上升,因安哥拉產帕蘭卡、南巴等原油種類以及俄產原油大多具有輕組分收率高的特點,因此主營系統與地方煉廠同樣處于輕油增量階段,這導致系統內部石腦油資源相對充裕,對境內外采購的依賴性在下降,對于國內地煉石腦油資源來講,這并不是一則好消息。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