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巴基斯坦油氣通道有何戰略價值

編輯丨薛子文
? ?? ?
能源安全的最大威脅——馬六甲困局
? ?? ??
目前,中國每年原油需求的六成來源于國際市場,以2011年為例,我國原油進口量高達2.5億噸。資料顯示,原油進口來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東,占中國進口總量的45%。第二大地區是非洲,占18.7%。前蘇聯地區是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來源,占14.8%。第四大進口源是中南美洲,占8.3%。

1

進口原油中,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部分的原油大約2億噸,占進口總量的80%左右要通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這一傳統的海上運輸線路,進口渠道過于集中。在平時,這個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管的海峽受到海盜與恐怖主義活動的嚴重威脅。在戰時,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則更加難以保證。同時,美國在這一地區部署有軍事基地,希望加強對海峽沿岸國家的影響,試圖控制或參與這一重要海上通道的管理。這個885公里的狹長水域,就像容易被扼住的咽喉。中國軍事及能源戰略專家王海運曾指出:“世界主要航道都有美軍部署、一旦出現非常事態,要控制中國石油供應不是太難的事?!?/span>
? ?? ??
這十分不利于我國能源安全,迫切需要開辟多渠道的原油進口來源。在這種情況下,當能源供應過分集中于一條通道時,中國理所應當采取措施來化解這種安全風險。
? ?? ??
破局——三大陸上油氣通道
? ?? ??
為打破這種對傳統海上石油通道的擔憂,中國從本世紀初開始探求石油進口通道的多元化,先后在西北方向、東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建設了中亞、中俄和中緬三大陸上油氣通道。西北通道包括于2005年12月全線貫通的我國首條跨國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和2009年12月貫通的橫貫中土哈烏四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東北方向是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遠東原油管道,止于大慶,2011年1月1日正式啟用。西南方向是中國陸上第三條油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

2

中緬油氣管道使中國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部分原油避開馬六甲海峽,直接從緬甸西海岸登陸,路程縮短約1200公里,對實現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確保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 ?? ??
不過,也有專家對此并不完全樂觀。法國地緣政治學者菲利普·賽比耶洛佩茲認為,即使東南亞地區向中國南方輸送油氣的計劃全部變成現實,也改變不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另外,緬甸的政局變化和緬北地區多年來安全狀況不佳可能對中緬油氣管道造成政治風險和安全風險。
? ?? ??
總的來說,三大陸上通道的戰略意義還是非常明顯的。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周大地曾表示:“管道繞開馬六甲海峽,不僅能縮短路程,從而降低運輸成本,更重要的還可緩解和降低原油進口高度依賴馬六甲所帶來的壓力和風險?!钡切枰⒁獾氖?,三大原油管道進口能力雖然可以達到7000萬噸/年,相對于2014年3.1億噸的原油進口量,這只占中國原油總進口量的1/4,無異于杯水車薪。這就要求中國必須繼續尋求獲取油氣資源其他戰略通道。
? ?? ??
巴基斯坦油氣通道的可行性
? ?? ??
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繼續開拓新的戰略通道的必要性??v觀中國周邊,目前只有巴基斯坦具有開辟新的油氣戰略通道的所有條件。?

??3

?從地理位置看,巴基斯坦西鄰中東和非洲油氣產區,北接中亞,東壤印度和中國,南臨印度洋,中亞的十字路口,能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巴東部與新疆喀什地區接壤,而且有公路相通。雖然山地崎嶇,但是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礙,油氣管道可以沿公路接通新疆塔里木油田和西氣東輸管道。通過巴基斯坦的中轉,中東等國家的油氣可以不斷的輸往中國。
? ?? ??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西距霍爾木茲海峽723公里,扼守著波斯灣口,是中亞地區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全球40%的石油都要通過這里運往世界各地。2013年2月,中國競得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分析人士指出,取得瓜達爾營運權對中國具有重大價值。屆時,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
? ?? ??
政治上講,巴基斯坦與中國在美、印等國的戰略包圍之下,一直篤定的選擇與中國站在一起,兩國具有幾十年的傳統友誼,在政治、經濟、文化多領域具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巴各階層普遍對中國持友好態度,是中國在全球唯一的“全天候伙伴”。
? ?? ??
同時,巴基斯坦也積極地希望融入中國能源體系,也是基于對中國未來良好經濟前景的預期。嚴重的能源短缺危機、安全形勢差、政局持續不穩定等因素導致巴資本外逃和轉移至他國現象很嚴重,使巴失業率上升,出口增長受阻。巴國迫切希望得到中國的投資振興經濟,同時為其安全局勢背書。巴方希望中方充分利用巴的地理優勢,把巴基斯坦作為在本地區的貿易和能源走廊。
? ?? ??
近年來,巴基斯坦在謀求成為中國的能源大通道的過程中表現得越來越積極。據印度“ZeeTV”新聞報道,為了進一步密切與中國的能源合作關系,巴基斯坦官方有意將之前推動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線”(IPI)轉向,變成“伊朗-巴基斯坦-中國天然氣管線”(IPC),從而成為今后中國從伊朗進口天然氣的戰略門戶,一旦成真,勢必使中巴能源通道建設合作更具可操作性。
? ?? ??
有消息人士介紹,這項工程中位于伊朗的1092公里管線已經鋪設完畢。IP工程原是銜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IPI天然氣管道的西段,但因印巴圍繞克什米爾領土爭端至今仍劍拔弩張,因此新德里始終不敢下決定啟動該項目,而巴基斯坦也因美國掣肘而不得不擱置該項目。
? ?? ??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巴基斯坦決定讓IPI工程轉向IPC線,將毫無疑問地成為中國向中近東輸出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戰略門戶”,而伊朗也將因巴基斯坦的親近而大大緩解戰略壓力。巴基斯坦學者進一步指出,伊朗天然氣東進巴基斯坦,是歐亞大陸“天然氣管道戰爭”中的一件大事。因為在覆蓋大陸的能源管網中,IP是個關鍵節點,巴基斯坦能成為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能源中轉國”,這將帶來豐厚的“戰略回報”。? ? ??

據中國石油報、前瞻網財經等報道綜合整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石油報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