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國家海洋局通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公布渤海灣油田漏油畫面。 認為發生在附近海域的溢油事故造成海水污染,導致捕的魚有油味、數量銳減,5位天津市漢沽大神堂村的漁民將事故責任方起訴至法院,索賠各項損失共100余萬。12月9日,此案一審在天津海事法院開庭,本案未當庭宣判。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2011年6月,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康菲石油)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造成油田周邊6200平方公里海域海水污染。河北等地漁民受到損失,并多次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焦點 1 原告作業海域是否在賠償范圍? 劉占寬等5人均在渤海灣以捕魚為生,5人訴稱,溢油事故發生后,國家海洋局發布《2011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事故對渤海海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損害。受此影響,污染海域的浮游生物種類和多樣性降低,海洋生物幼蟲幼體及魚卵、仔稚魚受到損害,底棲生物體內石油烴含量明顯升高,海洋生物棲息環境遭到破壞。 原告代理律師稱,損害不僅僅是海底表面油污的損害,還包括進入水體中的和海底的油污也會對海洋環境持續污染、且無法修復。同時,根據國家海洋局于2013年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事故對鄰近海域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損害依然存在。 康菲石油代理人則表示,國家海洋局和農業部認定受污染的范圍,不包含天津漁民作業的海域,故可認定原告作業海域未受到漏油污染。事故發生后,按照協議,康菲石油已將賠償金給到農業部,由農業部對天然漁業損失,包括漁民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和修復。 也就是說,污染范圍是國家機關經測量做出的可能污染的最大面積,原告作業的渤海灣浴場并不在官方認定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污染范圍內,“沒有污染談不到損害?!? 2 污染事件后捕撈收入是否減少? 原告稱,作為依法享有渤海灣捕魚權的漁民,受油污影響,與事故發生前相比,現每日的捕撈量銳減,魚販收的魚在出售后得到“有油味兒”的反饋,漁民的海洋漁業損失巨大。因此,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共同賠償5人因事故造成的海洋漁業損失及維權支出費用共100余萬元。 對此,康菲石油代理人表示,通過調取農業部的《中國漁業年鑒》等權威發布的資料數據,天津漁民近年的產量和人均收入都沒有明顯變化,與原告稱的收入銳減不符?!啊赌觇b》是在全面審查后作出的統計,如果事故造成天津地區的捕撈損害,不可能只針對一個地區、一條船,而應在更大范圍顯示,因此我們認為原告未受到經濟損失”。 3名魚販出庭作證稱,自2011年下旬起,從原告處收的海鮮曾在外銷后遭退貨,消費者反映海鮮“有油味”,且漁民的日均捕撈量明顯下降,旺季時,從此前的數百斤到不足百斤,淡季則更少。因與漁民合作多年彼此熟悉,故每次交易并無賬務明細。 中海油代理人提出,原告提交的損失證據僅有一張村委會蓋章的說明,由村民填寫損失金額后摁手印簽字,不足以證明漏油確實給漁民造成損失。 對此,原告律師稱,漁民的捕撈不如企業完善,魚販從漁民處購入海鮮后外銷,提交完善的財務憑證存在難度。 講述 “水里放個蒼蠅,水還能喝嗎?” 17歲入行的天津漢沽漁民劉占寬,已在船上工作了40多年。他與大神堂村的漁民共同分享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一網收上來,螃蟹、海蝦、皮皮蝦等各種水產在船艙里活蹦亂跳。好的時候,一天打個幾百斤不成問題?!豹M長的漁船和修補過幾次的漁網,曾給劉占寬等漁民們帶來不菲的收入,因祖祖輩輩“靠海吃飯”,海洋對這座小漁村來說,是“衣食父母”。 即便如今很少再出海,每天凌晨一點半左右,劉占寬總得醒一次,對漁民來說,那是起床的時間。多年在海風和海浪中挺進,他的面部、手部皮膚粗糙,“這兩年沒怎么出海,原來出得勤時,手掌的繭特別厚,手背像沙紙,拉人,那股味兒怎么洗都洗不干凈?!? 劉占寬說,那時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漁船,“這活兒不累,就是苦?!庇袝r累得不行,他在岸邊交接完海貨后,就支起小鍋湊合點吃食,直接在船上過夜,等待凌晨的下一次出海。 如今,隨著漢沽區的發展,小漁村進行拆遷,新建起的回遷樓已交了鑰匙,正在裝修。近年來,漁業不景氣,當地旅游業發展迅猛,一些漁民轉行做起農家樂,不再伸手向海洋討生存。 劉占寬不同,他和4位村民走上維權之路。他們認為,漁業的萎縮與5年前的漏油事故存在因果關系。雖然村民的作業海域與漏油地有一段距離,但自2011年下旬,魚販收走出售的海鮮接連得到“有油味兒”的反饋,訂單和信譽雙雙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捕撈量也減少了。 漏油事件發生后,劉占寬開始關注事故的善后進展。 看到康菲石油出資10億用于解決河北、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補償的報道時,劉占寬認為,除養殖戶外,漁民的生計也受事故影響嚴重,再仔細研究,他發現天津漁民和養殖戶不在補償的范圍里。 這是中學學歷的劉占寬頭一次維權打官司,起初近200戶漁民都在維權隊伍中,但首次起訴未獲立案,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有人外出打工,有人把船轉讓出去干起農家樂,也有人勸他“上了年紀少折騰”,但劉占寬不肯,“沒文化不代表沒權益呀!” 12月9日,庭審中,聽對方律師提到自己作業的海域不屬于官方認定受污染的范圍時,劉占寬質問,“水是流的,魚是游的。如果你喝的水里放個蒼蠅,那水還能喝嗎?” 庭審結束后,打開手機,家人和村民的來電提醒源源不斷地跳出,“這次是我們五個,村里一百多個跟我們一樣的老漁民正等著起訴呢!” 背景 康菲石油渤海灣溢油事故 2011年6月,渤海灣一油田發生漏油事故。國家海洋局在2012年6月21日公布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關于事故調查處理報告》中認定,該事故是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責任事故??捣剖驮谧鳂I過程中違反了油田總體開發方案,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對應當預見到的風險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報告》提到,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2011年9月1日國家海洋局對康菲石油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溢油事故造成蓬萊19-3油田周邊及其西北部面積約6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水污染(超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蓬萊19-3油田周邊及其西北部受污染海域的海洋浮游生物種類和多樣性明顯降低,生物群落結構受到影響。 經行政調解,康菲石油出資10億元,用于解決河北、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補償問題;康菲石油、中海油分別從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基金中列支1億元和2.5億元,用于天然漁業資源修復和養護等方面工作。 另據媒體2011年7月19日報道,目前,溢油事故雖然已得到基本控制,海面油膜基本清理完畢,但對渤海海域生態系統或將產生長期的影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