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還在津津樂道,OPEC終于達成了八年以來的首個減產協議,油價狂飆逾10%之際,今年產油國卻一直在增產,減產承諾明年會兌現嗎…
繼昨天的國際能源署(IEA)月報之后,今天(12月1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公布了今年的最后一份月度報告,稱除非減產承諾兌現,否則明年供應過剩愈發嚴重。
根據OPEC從二手渠道獲得的數據,上月該組織成員國日產原油3387萬桶,較10月增長15萬桶/日。路透對OPEC以往月報的對比顯示,11月該組織的產量至少為2008年以來最高。
根據昨天的IEA月報,隨著OPEC和非OPEC產油國踐行減產協議,全球原油市場明年上半年可能出現供應短缺。
月報稱,只有在OPEC遵守每日3270萬桶左右產量目標的情況下庫存才會出現下降;據IEA稱,11月OPEC日產量創出了3420萬桶的紀錄。
不過IEA也在報告中指出,減產協議為期六個月,應當給出協議執行的時間,然后再重新評估市場前景。
其還表示,如果取得成功,對于產油國來說意味著價格上漲、收入穩定;如果失敗,則有可能進入第四年庫存增長期,油價可能恢復下跌。
近期以來,OPEC成員國與非OPEC成員國之間的歷史性協議提振油價狂飆,自達成協議以來油價已累計暴漲超過16%。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1月30日同意2017年上半年將原油產量削減120萬桶/日,至3250萬桶/日,俄羅斯、阿曼和墨西哥等國再減產55.8萬桶/日。
自明年1月1日起,OPEC將執行減產協議,上周六(12月10日)數個非OPEC產油國同意將日產量削減56萬桶,以支持OPEC的減產協議。
盡管達成減產協議,但那也是明年1月1日開始執行。從IEA以及OPEC的兩份重磅報告來看,至少11月產油國還是拼命增產。一旦油價持續攀升,產油國收入提高,那么明年的減產承諾怎么辦呢…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