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財經類主流媒體《金融日報》12月19日回顧了2016年羅能源領域的十大事件,其中華信能源公司控股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國際公司位列榜首。十大事件分別為:
一、Rompetrol出售給中國華信能源公司。有關股份轉讓信息于2015年底披露,雖然其案件被羅檢察官重新審理,公司下屬Petromidia的煉油廠資產被查封,但有關談判依然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已進入最后階段。
二、德國Allianz公司參股羅馬尼亞E.ON電力銷售公司。該公司的投資業務部門于11月底收購E.ON公司30%的股份,預計總價在1.85-2.5億歐元之間。今年夏天,羅產權基金放棄了該公司的股東身份。
三、能源領域公司大規模換帥。應收超過10億歐元的MOL石油公司、主要電力銷售和供應公司Electrica、意大利Enel公司以及最大的獨立石油商Oscar Downstream公司均更換了首席執行官。
四、開放能源市場并采取智能化解決方案。能源市場向家庭消費者開放使該市場空前活躍。家庭消費者的電力消費占到全國的20%,業內及其他領域公司如RCS & RDS均制定了宏大計劃,擬生產對家庭消費者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此外,包括電力的可移動性在內的電力消費智能化解決方案也成為新的市場發展趨勢。
五、2030年能源戰略。能源部長格里戈雷斯庫在任期結束前制定完成了能源戰略草案。羅能源行業從2008年起即期待該戰略。大的方向是發展核能、放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以及將IT領域的成功復制到智能能源解決方案領域。
六、水電公司擺脫無清償能力狀態。6月份,羅最大的電力生產企業水電公司擺脫了無清償能力狀態。由于與大量政治關聯企業簽署低價合同,公司利潤嚴重受損,于2012年進入無清償能力狀態。目前已成為羅市值最大的企業,羅政府擬在證券市場出售其15%的股份。
七、供暖系統進入無清償能力狀態。最大的供暖生產企業Elcen和銷售企業Radet在冬季來臨之前雙雙進入無清償能力狀態。雖進入該狀態是能源體系的拯救方案,但并非所有公司均為水電公司,是否能獲成功仍是未知數。
八、羅本國鈾礦停產。羅國家核電公司決定從加拿大進口燃料,羅政府將唯一的鈾礦關停。
九、羅政府在和國際能源巨頭的官司中再度敗北。羅政府向位于巴黎的仲裁法院提起訴訟,就原Muntenia Sud電力公司案向Enel公司索賠10億歐元,但最終失敗,還將為Enel公司支付150萬歐元的律師費用。
十、荷蘭企業進入羅石油生產行業。荷蘭 Mazarine Energy公司今年10月從Petrom公司獲得了19個油氣區塊的轉讓許可,將從Carlyle投資基金獲得5億美元的注資。該基金的總規模達1940億美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