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OPEC方面消息來看,目前伊朗希望將自己的產量目標定在大約420萬桶/日,而沙特則希望伊朗將石油產量凍結在360萬桶/日,當然沙特愿意以自我減產作為回報,但是伊朗最終“不為所動”。這也就意味著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如果想要達成一個協議,避免石油市場明年繼續遭受供應過剩的困擾,兩國只剩兩個月時間去解決一個60萬桶/日的限產分歧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分歧甚至超過另一個OPEC成員國厄瓜多爾的原油日產量,這無疑展現出OPEC組織要想放棄2014年實施的不限產政策將會是多么的艱難。
2014年,OPEC決定不對各國原油產量進行限制,結果是驚襲了石油市場、震驚了投資者、石油企業以及全球經濟。然而至此OPEC增產余威猶存,據國際能源署(IEA)和高盛預計,如果OPEC不采取行動,石油市場狀況還會惡化。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 Zanganeh周二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表示,凍產協議不在這兩天會議日程之上。Zanganeh表示,其來阿爾及爾是為了“跟OPEC進行一個磋商性的非正式會談,僅此而已。
不過,單憑60萬桶的分歧數據也可以說明,在OPEC將于11月份在維也納舉行正式會議的情況下,沙特和伊朗比過去兩年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于達成協議。但是問題的核心不是當前的石油產量水平,而是中東地區的政治與各國的面子。
正是政治和面子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讓各國之間分配產量指標成為OPEC最棘手的問題。以前,OPEC往往需要好幾個月的幕后外交斡旋,才能解開之前打下的結。倫敦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的Amrita Sen表示,這次各方達成某種協同的動機肯定更強,所以,即使在阿爾及爾沒有具體協議,但不會就此而止;11月30日維也納OPEC會議上進行進一步磋商和達成協議的大門依然敞開。
沙特和伊朗是否能夠縮小分歧,將決定2017年的石油市場和石油行業命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負責人、總干事法提赫·比羅爾周二表示,石油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將持續到明年底。鑒于缺乏“重大干預,IEA不認為原油市場在2017年稍晚前能重新達到平衡。
此外,美國華爾街最大的大宗商品市場參與者高盛集團也火上澆油,在周二向客戶發布報告稱,近期石油市場供需局面比先前預料的更疲軟。該行將第四季度油價預期從50美元/桶下調至43美元/桶。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