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ETRI瞭望:五大層面透視2020年油氣行業圖景

ETRI瞭望:五大層面透視2020年油氣行業圖景

油氣行業面臨挑戰,也是機遇,2020年油氣行業前景如何,讓我們一起展望。

來自 | 油氣經緯
作者 | 劉朝全

展望2020年,全球經濟發展充滿變數,不確定因素增多,能源發展大勢、油氣供需和貿易價格、上下游產業發展等方面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需要較為合理的預測和較為清醒的判斷,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建議。

1、能源

對2020年能源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

① 全球能源消費增長放緩,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明顯;
② 煤炭消費進入平臺期,清潔化利用和現代煤化工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有效途徑;
③ 全球可再生能源繼續快速發展,光伏與風電是拉動增長的引擎;
④ 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小幅增長;
⑤ 煤炭比重繼續下滑;
⑥ 電力消費增長,電源結構持續優化。

ETRI瞭望:五大層面透視2020年油氣行業圖景

全球能源發展進入新的轉型期。未來全球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能源消費的多元化和結構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

全球能源發展主要表現為:能源消費主體轉移,新的生產大國崛起,美國由能源消費大國向能源生產大國轉變;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費向以天然氣為主的清潔低碳能源消費轉移;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斷下降,對傳統化石能源沖擊加大。

中國煤炭消費進入下滑通道。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耗能行業進入平臺期和能源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中國煤炭消費逐年下滑,但仍在一次能源中占有絕對優勢,下滑幅度逐年收緊。

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電力消費保持增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2、石油市場

對2020年石油市場的基本判斷:

① 世界石油市場基本面整體呈微平衡態勢;
② 國際油價運行的中值區間為50~60美元/桶;
③ 美國成為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國際成品油貿易規模持續擴大;
④ 替代能源發展尚難以對石油形成重大沖擊,石油利用由交通燃料向化工原料和交通燃料并重轉變;
⑤ 中國的石油需求低速增長,成品油發展進入平臺期;
⑥ 中國煉油能力過剩,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增加;
⑦ 各省成品油供需情況各異,區域發展不平衡;
⑧ 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市場格局重塑。

油價將回歸價值中樞。美國頁巖油做為新的全球石油市場的調節者,提升了石油工業整體的運行效率,石油供需關系調整節奏加快,但油價不會大幅上漲。石油企業必須堅持低成本戰略和創新發展戰略才能在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中國成品油出口空間有限。成品油出口已經成為中國解決產銷矛盾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國已經恢復成品油出口退稅政策,未來一段時間將促進一般貿易出口和進料加工貿易出口數量。

但亞太地區煉油工業快速發展,新加坡、韓國、日本、印度等傳統出口強國仍具有強大競爭力,中東、美國等地區也因煉油能力擴張而不斷增加出口,中國成品油出口的目標市場空間將被逐步擠占。

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市場放開以及成品油資源供過于求,中國成品油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在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與之相匹配的監管水平至關重要。

加強對煉廠石油流量、流向的統計和監督,提高對稅收繳納和油品質量升級等核查工作的監管,將為市場公平有序競爭提供保證。

3、天然氣市場

對2020年天然氣市場的基本判斷:

① 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速穩中趨緩,消費重心繼續東移;
② 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速放緩,LNG供需剩余擴大;
③ 全球天然氣貿易快速增長,區域市場聯動性增強;
④ 國際氣價維持相對低位,油氣價格關聯性減弱。
⑤ 中國天然氣需求呈中高速增長,受政策影響顯著;
⑥ 多元化供氣格局形成,市場供需繼續寬松;
⑦ 市場化進程加快,市場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
⑧ 儲氣調峰能力小幅改善但仍不足,季節性供需矛盾難以緩解。

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長需多方政策引導。中國中長期天然氣需求空間不確定性與相關政策不確定性并存。要實現2020年天然氣占比達到10%的能源結構目標,需要繼續加快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機制,強化環境約束,體現環境成本,多方引導培育,釋放天然氣市場活力。

季節性供需矛盾突出有礙市場健康發展 ?!笆濉逼陂g,中國儲庫調峰能力建設滯后于市場需求,天然氣供應企業仍需通過氣田調峰、用戶壓減等手段實現調峰需要,既違背氣田的科學開采規律,也不利于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油氣勘探開發

對2020年油氣勘探開發的基本判斷:

隨著油價回升,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將逐漸恢復,剩余探明可采儲量保持穩定增長;低油價對產量滯后影響逐漸消除,油氣產量在2017年下降,此后恢復增長,新格局正在形成。
國內油氣上游投資有望逐步恢復,由減轉增,但難以達到2013年的高峰,新增油氣儲量中非常規致密油氣比重增加,油氣產量有望保持油穩氣增。

中國海外油氣投資布局要適應新格局。全球油氣生產新格局逐步形成,油氣生產分布發生變化,中國海外油氣投資布局應做相應調整,確保國家油氣供應安全。

保障石油供應安全需設定國內基礎供應。持續低油價導致效益大幅減少甚至虧損,石油生產企業被迫減產,國內原油產量大跌7%,破2億噸,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突破70%,嚴重威脅到國家石油供應安全,國內基礎供應設限應引起足夠重視。

5、煉油業

對2020年煉油產業的基本判斷:

① 全球煉油能力穩步增長,煉油毛利較低;
② 亞太煉油能力過剩嚴重,“一帶一路”沿線煉油能力將大幅增長。
③ 國內煉油能力將升至8.7億噸/年,過剩能力至少1.1億噸/年;
④ “兩權”繼續放開,地方煉廠崛起將使中國煉油業格局發生較大變化;
⑤ 煉廠加快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推進智能化建設;
⑥ 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去”規模加大。

防止產能繼續過快增長。中國應加強煉油行業規劃的約束,立足國內需求發展煉油業,做好煉油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市場調節、油品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以及政府關停并轉不達標企業等多種方式進行產業優化升級。

注意避免“大進大出”。中國作為原油凈進口大國,在原油進口保障中花費了大量的國家資源,不宜走“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之路。

此外,進口大量原油再進行油品出口也不利于中國節能減排,油品出口的快速上升也需要煉廠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念奴姣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田開發方向碩士,長期聚焦國內外油氣行業最具價值的行業動態,分析行業發展現狀,為國內企業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如需獲取油氣行業分析相關資料,請聯系Cherry(微信13280396770)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