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油氣依賴的真相與俄羅斯經濟的未來

? ? 在2016年《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發表的俄羅斯經濟評論中,經濟學家謝爾蓋·古里耶夫引用了一則笑話。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的英國首相梅杰在與葉利欽會見時請后者簡短描述俄羅斯經濟的特征,葉利欽回答“Good”。梅杰覺得過于簡單,要求葉利欽更詳細的說明,后者回答“Not Good”。對于見證俄羅斯20余年來經濟發展過程的人們來說,這則笑話的真偽考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來的實踐證明葉利欽的“描述”竟是如此地準確。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大幅衰退、21世紀前10年的快速恢復和近5~6年的增速放緩及停滯。盡管俄羅斯決策者們試圖通過各種方法來修正經濟發展的軌跡,意圖使其充滿活力和競爭力,然而事實上,我們看到俄羅斯經濟的固有頑疾依然存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依然脆弱。 ? ? ? (一)油氣依賴及其表象 ? ? ? 油氣依賴是俄羅斯經濟的固有頑疾之一。由此引發的“資源詛咒”問題是俄羅斯經濟學界的重要研究領域。盡管在油氣依賴的性質和程度以及價值判斷方面仍存在分歧,但大多數經濟學家承認油氣依賴是俄羅斯20余年來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和動蕩的主要根源。 ? ? ? 俄羅斯的油氣依賴主要表現在一個“大”字。一方面,油氣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大。主要表現在油氣產品占出口的比重很大,最高時接近70%。此外,油氣產業占GDP的比重較大。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油氣產業(指開采及加工)占GDP的比重僅在10%上下徘徊。然而,如果將貿易、運輸(管道、鐵路等)、裝備制造產業考慮進去,那么廣義的油氣產業占GDP的比重則超過20%,部分年份甚至達到30%以上。另一方面,油氣收入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很大。油氣收入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一路上升,目前占全國財政收入比重在30%左右,在聯邦政府財政收入中的比重為50%左右。這里的油氣收入一般指油氣的出口關稅和礦產資源稅,即納入穩定基金(后拆分為儲備基金和國家福利基金)的收入。然而,如果將物品稅(類似中國成品油消費稅)、固定資產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國有股分紅加入考慮,則油氣收入的比重還要進一步增大。 ? ? ? (二)油氣本身不是錯 ? ? ? 油氣依賴問題并不在于油氣本身。首先,石油和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品種和工業原材料。從資源稟賦的角度來說,大量的油氣資源會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事實上,油氣產業已成為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最具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產業。由于具有成本優勢,俄羅斯的油氣產量在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油價低迷走勢下并未顯示下滑的跡象。俄羅斯的油氣產業也是西方跨國公司多年來重點投資的領域之一。盡管克里米亞問題導致的歐美制裁仍在持續且程度進一步加深,但仍有像“殼牌”、“GE”這樣的大型國際企業試圖繞過制裁進入俄羅斯或強化在俄羅斯市場的存在。 ? ? ? 其次,俄羅斯的油氣依賴對經濟造成的傷害與傳統的以“荷蘭病”為代表的“資源詛咒”癥狀不同。傳統的“荷蘭病”的基本癥狀(匯率上升、制造業“去工業化”、勞動力成本上升)中,除匯率外,其他表現并不十分明顯。相反,諸多學者發現油氣產業的發展反而帶動了俄羅斯整個經濟的發展。曲文軼在其研究中指出:“俄羅斯的實踐表明,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優勢以及原材料工業的超常發展不一定會妨礙其他部門發展,相反卻可能成為帶動整體經濟增長的助推劑?!泵绹鴮W者克利福德·加蒂和巴里·伊吉斯則發現,在俄羅斯的油氣租金(Rents)中存在隱性稅收(informal taxes)、價格補貼(price subsidies)和額外開采成本(excess extraction cost)。這些成分使得油氣產業創造的財富不能完全留在產業內,而是擴散到其他領域,盡管有時存在效率問題。 ?? ? ? 再次,油氣依賴的根源在于價格波動和相關的制度安排。其中稅收制度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安排。與大部分油氣出口國一樣,俄羅斯實施的稅制將油氣產業的收入大部分留在了政府手中,其比重最高時超過70%。在高油價(油價大幅超過生產成本)時期,政府可以輕易地得到巨額的額外收入,政府的財政預算也定位在較高的油價水平上。由于部分財政支出(醫療、養老、軍事等)具有剛性特征,不能隨油價的變化作出及時調整,因此當價格下跌時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問題??梢?,這種意義上的依賴更主要是制度設計的結果,俄羅斯也不例外。由于俄羅斯長期以來總體上實施較為謹慎的預算政策,加之經濟體量較大、產業體系較全,因此低油價時的赤字問題相比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等產油國要輕。 ? ? ? ?另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匯率制度。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俄羅斯經濟的關鍵問題是匯率問題。資源價格上漲導致匯率升高是“荷蘭病”的重要傳導機制之一。對于這一點俄羅斯政府具有很強的問題意識。油價上漲不僅使流入俄羅斯的油氣美元本身增加,還帶入了大量的外國投資,同時經濟看好也使本國企業更主動且更容易從國外市場融資,這些因素使得盧布承擔升值壓力。在高油價時期,俄羅斯通過設立穩定基金以外幣的形式截留了大量的油氣收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盧布幣值的過度上漲的壓力。然而,油價大幅下跌時要保持盧布幣值穩定并不容易。我們看到俄羅斯采取的是更為保守的策略,即順勢而為,實施完全的浮動匯率。事實上,油氣價格波動帶來了幣值波動無論是浮動匯率還是固定匯率體系下都是政府的重要難題。 ? ? ? (三)油氣依賴與政府的調控 ? ? ? 俄羅斯油氣依賴的特殊性決定了政府調控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由于俄羅斯的油氣產業發展帶動了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可以說這種依賴程度要比一般意義上的“荷蘭病”更深。在現有的制度和社會環境下,俄羅斯非油氣產業的發展已與油氣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捆綁在一起,因此簡單地認為通過降低油氣依賴來改善經濟結構并促進經濟發展對于俄羅斯來說并不現實。 ? ? ? 我們看到,俄羅斯政府在降低油氣依賴方面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技術創新和進口替代兩個方面。技術創新需要完善的激勵機制、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健康的金融市場等條件。在現行體制和歐美制裁的背景下,這些條件短期內很難實現。主要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政府投資拉動。近年來,多家政府類基金和國家公司的成立便是這種政策的成果。由于政府的投資直接或間接地與財政收入掛鉤,因此也就無法完全擺脫油氣收入的影響。本質上,技術創新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油氣產業能否健康發展。 ? ? ? 作為當前反危機的重要措施的進口替代政策也無法擺脫油氣依賴的身影。從某種角度來講,進口替代更像是在歐美技術制裁下的應急措施。由于油氣產業是歐美制裁的重點領域,因此進口替代的產品目錄中充斥著許多油氣產業相關的設備和產品。這些設備和產品既屬于制造業領域,也可看作是廣義的油氣產業的組成部分,因此,這部分的進口替代仍是與油氣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 ? ? 俄羅斯的油氣依賴還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對油氣產業的依賴使俄政府一直存在對油氣產業強化管制的沖動。首先,從產權方面來看。盡管政府內的自由派人士多年來不斷呼吁推進私有化,降低國有資本比例,事實上油氣產業的國有比重不斷上升。這集中表現在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連續對尤科斯公司、“TNK-BP”公司以及巴什石油公司的收購上。其次,在管制政策方面,油氣產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壟斷特征,如天然氣的運輸和出口、海洋及戰略性油氣區塊開發許可的發放等。這些管制措施在近兩年里雖然有所放松,但更多是作為緩解資金和市場壓力的應對舉措,并非是立足長遠的措施。俄羅斯政府對油氣產業的控制使得油氣依賴無法在短期內消除。 ? ? ? (四)油氣依賴與中國 ? ? ? 俄羅斯的油氣依賴給中國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首先,俄羅斯的油氣依賴使其更關注海外市場。在油價相對低位時期,這提升了中國等油氣進口大國的議價能力。歐美對俄羅斯油氣產業的打壓也使其更多地關注亞太地區市場。其次,油氣收入的減少和歐美金融制裁使俄羅斯油氣產業面臨嚴重的融資問題,這給中國企業進入俄油氣市場提供機遇。我們看到目前的中俄油氣合作的參與者已不限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傳統的大型國有油企,“北京燃氣”、政府類基金、地方油氣公司及油服企業也廣泛參與到合作中來。再次,油氣產業的進口替代可能對中國企業的出口造成一定影響。中國是俄羅斯油氣設備的重要進口對象國。在管道(HS編碼7304及7306)、油氣設備及零部件(HS編碼8430及8431)等產品方面,俄羅斯對中國的進口依賴在25%~30%之間。因此,進口替代的實施在中期來看可能會減少中國的出口。此外,俄羅斯的進口替代還帶有出口導向的特征。這預示著未來兩國有可能在全球油氣設備市場進行競爭。 ? ? ? (五)小結 ? ? ? 油氣產業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也是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如何擺脫經濟對油氣的過度依賴是俄羅斯政府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前財政部部長庫德林為俄羅斯經濟的結構改革開出了藥方。他指出,要降低俄羅斯經濟對油氣的依賴,必須保持較低的通脹水平,明確盧布匯率調控措施,促進競爭,發展健康的金融市場,完善基礎設施,發展高附加值產業,設立創新機制以及減少行政壁壘。然而,這一切轉變的實現仍然離不開油氣產業的發展。一切有利于俄羅斯經濟健康發展的改革首先都應從油氣產業做起。 ? ? ? 當前,俄羅斯政府應努力在油氣產業中消除市場壁壘、降低管制、促進競爭。然而,事實上,俄羅斯政府政策并不明確且充滿了反復。政府各部門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干擾了決策。油氣產業的政治性特征也為該領域的變革增加了阻力與障礙。這種情況下,在油價低位和歐美制裁雙重壓力下的“去油氣”措施和現象很可能僅具有權宜色彩。在制裁解除和油價回升的條件下,現有的改革措施能否有效持續讓人懷疑。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