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其安全經濟供應關系到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我國油氣資源總體豐富,人均數量不足。2015年我國石油剩余經濟可采儲量25億噸,居世界第14位;2015年我國天然氣剩余經濟可采儲量3.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3位。但從人均油氣資源來看,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的5.4%、7%。2015年我國石油產量2.14億噸,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380億立方米,是世界第六大產氣國。 ? ? ? 在能源清潔轉型、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天然氣已成為助力環境改善的現實選擇之一。從全球來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近24%。到203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主體能源將是天然氣。而我國的天然氣產業尚處于成長期,消費占比僅為5.9%,人均用氣量僅為國際平均水平的29%,管道長度相當于美國的九分之一。目前,我國調峰儲氣能力占年消費量3%,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15%~20%的水平。 ? ? ? 然而,我國的天然氣未來的發展潛力較大。首先,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頁巖氣產量從2013年時不足2億立方米,發展到2014年的12億立方米左右,2015年的46億立方米,估計2016年約77億立方米。其次,天然氣消費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4~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約14%,2015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931億立方米,2016年預計約為2100億立方米。 ? ? ?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0%。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在以下幾個領域的潛力較大:一是城市燃氣,二是工業燃料,三是燃煤替代,四是交通領域(LNG汽車和船舶燃料改造),五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 ? ? ? 要實現10%消費占比的目標,意味著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總量要達到3500億立方米左右,但是從2010年我國西氣東輸工程建成投運以來,我國只有兩年消費增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如果沒有嚴格的環境政策限制減排,以及鼓勵天然氣發展的激勵政策,要實現該目標,將面臨很大的挑戰;同時,擴大天然氣利用仍面臨著一些內外部困難,比如: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造成需求放緩;與替代能源如煤炭比較,競爭力下降;缺乏完善的價格機制和激勵政策,如環境政策等。 ? ? ? 下一步,要通過改革完善政策、理順機制,加快天然氣體制和價格改革,有序放開上游天然氣開采,推動開發非常規天然氣;降低輸配氣價,實行峰谷氣價,并推行氣電價格聯動,理順價格機制。此外,還要加快輸氣管網、接收站、儲氣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并監督第三方準入,以提高天然氣消費量,推動我國天然氣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