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全球天然氣定價規則一覽

? ? 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受限于地理上的區域分割,天然氣國際貿易大多數是通過管線或船運達成交易,地理上的限制與昂貴的運輸費用(長途國際管道建設和液化天然氣船運費用)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區域之間的貿易往來,使得天然氣市場具有明確的區域特性,并形成了4個相互獨立的自然天然氣定價體系。 ? ? ? 總結來自國際天然氣聯盟(IGU)公開的信息,這4個自然形成的天然氣定價體系的特點是: ? ? ? 一、北美與英國:不同氣源之間的競爭定價 ? ? ? 北美(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實行不同氣源之間的競爭定價。這3國政府以往都在一定水平上對井口價格進行干預,但隨著天然氣市場與監管政策的發展,供應端出現了充足并富有競爭力的多元供應,用戶能夠在眾多供應商中自由選擇,管輸系統四通八達并實現了非歧視性的“第三方準入”。在此基礎上,天然氣作為商品的短期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庖代了長期合同。在北美形成了以亨利樞紐(Henry Hub)為核心的定價系統,在英國定價系統中也形成了一個虛擬平衡點(NBP)。盡管采用相同的商品定價機制,但北美與英國的天然氣市場還是相互獨立的。 ? ? ? 二、歐洲大陸: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政策 ? ? ? 歐洲大陸采用的是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政策來開展天然氣貿易。這一模式源于荷蘭在1962年針對格羅寧根(Groningen)超大氣田天然氣生產采取的國內天然氣定價政策。該政策將天然氣價格調整與3種石油燃料(柴油、高硫和低硫重質燃油)的市場價格按照百分比掛鉤,然后根據“傳遞要素”進行調整來分擔風險。這一模式隨后被出口合同所采用,進而影響東北亞的LNG定價。歐盟雖然出臺了多個天然氣法令來建立統一的天然氣市場,但由于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管道與管道之間的分割,至今還沒有做到像美國那樣的自由準入和具有市場流動性。 ? ? ? 三、東北亞:與日本進口原油加權平均價格(JCC)掛鉤的定價 ? ? ? 東北亞(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LNG貿易定價體系源自日本。由于日本當年引進LNG主要是為了替代原油發電,因此在長期合同中采用了與日本進口原油加權平均價格(JCC)掛鉤的定價公式。雖然這一定價方式已經不契合日本和亞太其他國家的市場現狀,但目前尚無供需雙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只能通過設定JCC封頂價格和封底價格的方式來規避風險。 ? ? ? 四、俄羅斯與中亞地區:雙邊壟斷的定價模式 ? ? ? 俄羅斯與中亞地區采用雙邊壟斷(壟斷出口和壟斷進口)的定價模式,通常采用政府間談判來確定供應給非歐盟用戶的天然氣價格。 ? ? ? 由于4大區域市場之間并沒有相互交易及競爭的關系存在,故各區域市場的價格有極明顯的差異。目前隨著全球天然氣開采區域與天然氣消費區域的變化,以上形成的天然氣價格模式已經開始變革。 ? ? ? 消費市場由被動式向主動式轉換 ? ? ? 源于北美的“頁巖氣革命”,使得從美國南部到加拿大都確認到了豐富的儲量,而且低成本開采技術讓這一地區天然氣的供應量轉瞬之間擴大。這帶來了天然氣供應市場與消費市場價格的兩極分化。 ? ? ? 美國已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其產量的大幅上升直接導致市場供應充分。歐洲北海地區的天然氣生產也為歐盟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本土供應,為其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提供了議價籌碼。 ? ? ? 另外,頁巖氣的大發展不僅促使原本出口到美國的LNG轉向其他市場,美國自身也將成為天然氣出口國,并通過LNG的形式向東亞國家出口。2012年和2013年,韓國、印度和日本的公司分別獲得從美國進口LNG的合同。盡管這些合同的貿易量不大,但都是采取美國亨利交易樞紐(Henry Hub)的市場價格定價,這將對傳統的東亞天然氣定價機制產生沖擊。 ? ? ? 若不考慮貿易壁壘等因素,單從價格來講,北美和亞洲之間的天然氣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間,這也是北美天然氣出口亞洲的主要驅動因素。 ? ? ? 可以說,天然氣市場“亞洲溢價”折射出亞洲天然氣進口國在國際天然氣定價權中缺乏話語權的現狀。 ? ? ? 天然氣供應市場與天然氣消費市場在價格上的博弈,其話語權是爭取來的。那么亞洲的天然氣話語權如何爭??? ? ? ? 中國天然氣價格機制 ? ? ? 首先,中國地處中亞和東北亞之間,是連接中東、中亞和東北亞消費市場的唯一陸上通道,區位優勢將為中國建立東亞天然氣交易樞紐貢獻一大有利因素。第二,中國是東亞唯一具有自產氣、PNG進口和LNG進口的天然氣消費大國。201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1438億立方米,高出日本271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但中國的增長潛力要遠大于日本。按照中國天然氣發展的中遠期規劃,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35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5000億立方米。具有形成樞紐價格的市場基礎。第三,中國是目前東亞天然氣消費大國中唯一具有PNG進口的國家,即具有中亞、中緬、中俄等跨國天然氣管道。這使得來自境外的天然氣,有可能在中國的沿海港口通過LNG的形式再出口至日本和韓國,將中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東北亞天然氣樞紐。 ? ? ? 日本在這方面不僅具備競爭力,而且已經行動。 ? ? ? 與JCC掛鉤的LNG定價機制的歷史地位讓日本在東亞天然氣定價上仍占據主導地位,現有的東亞LNG現貨價格指數也主要反映運往日本和韓國的LNG供需情況,為LNG期貨合同的推出奠定了交易基礎。目前日本天然氣進口量遠遠超過中國,且全部來自LNG。隨著LNG現貨和中短期交易比例的大幅上升、各區域市場間的流動性加強和亞太市場LNG供應源增多,在國際天然氣價格逐漸與原油價格脫鉤,天然氣交易向標準化、金融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下,日本已經先行一步,今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將于兩年內于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原名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推出全球第一份LNG期貨合同。如果成功,那么日本將成為全球首個LNG期貨交易市場。 ? ? ? 因此,相比之下,在行動上中國則顯得有些遲緩。 ? ? ? 之所以中國在天然氣話語權上行動顯得遲緩,其中的原因與我國終端氣價與進口氣價倒掛、區域分割、管網設施不完善、國內價格機制扭曲等不利因素有直接關系。 ? ? ? 當前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遇到的最大矛盾和問題是進口管道氣和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同比大幅上漲,致使進口氣價和銷售價繼續倒掛?!暗箳臁钡闹饕蚴菄H天然氣市場存在“亞洲溢價”,即比正常競爭條件下所確定的市場價格高出來的那部分價格。 ? ? ? 目前我國天然氣來源為國產天然氣、進口LNG、進口管道氣,且定價機制呈“三足鼎立”之態。國產天然氣基于成本加成原則定價;進口LNG合同價格與原油價格(JCC)掛鉤,并通過引入S曲線等封頂機制,規避一定的市場風險;進口管道天然氣來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其定價方法被國際天然氣聯盟描述為“雙邊壟斷”的政府談判價,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三種定價機制都沒有與其他能源掛鉤,而進口氣與國產氣的價差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市場銜接問題。 ? ? ? 因此,將中國的情況與歐洲大陸和英美市場相比,我國的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理想狀態可以從兩大方面著手:促進天然氣產業鏈向競爭性結構演變和形成天然氣與其他替代能源間在用戶處的合理比價關系。目前,國情使改革選擇了后者,從不同能源間的競爭切入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成為現實選項。 ? ? ?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歐洲大陸天然氣的定價體制。歐洲大陸市場跟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歐洲大陸從天然氣市場起步階段就使氣價與整個能源體系掛鉤。歐洲的涉外天然氣貿易理論表明,凈回值價格體系是成熟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市場紀律的,它能夠代表天然氣在能源市場中的替代價值,也能體現天然氣買賣雙方的利益,因此獲得國際市場的支持。中國在進口天然氣時,依據國內市場建立自身的凈回值價格體系具備一定的國際基礎,并存在被國際市場接受的可能性。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