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美國原油出口正在改變全球石油需求格局

 摘要:強勢迪拜和弱勢WTI格局下,即便加上長途遠洋運費,亞洲地區購買美國原油也仍然比中東原油便宜。而且,美國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各頁巖油生產商都非常獨立,競爭充分,美油到亞洲的套利活動將趨向常態化。 03月24日訊,隨著美國原油產量的增加,全球石油需求格局正在改變,特別是亞洲地區的需求。石油專家表示,強勢迪拜和弱勢WTI格局下,即便加上長途遠洋運費,亞洲地區購買美國原油也仍然比中東原油便宜。而且,美國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各頁巖油生產商都非常獨立,競爭充分,美油到亞洲的套利活動將趨向常態化。 麥肯錫對美國供應的長期前景進行了預測。根據他們的分析,未來數年供應料將保持穩健。如下圖所示,2025年至2030年期間已計劃作商業生產的原油總供應量料將穩定在約1200萬桶/日。這意味著從2017年到2025年,供應增量約為400萬桶/日。 而對中國來說,如果美油成為選擇,意味著石油供應多元化又邁了一大步。目前,中國進口石油來源地仍比較集中,2016年總進口量中有48%來自中東,18%來自非洲,俄羅斯占據14%,北美占比僅0.4%。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美國資源在中國市場有著非常大的空間。 油市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購買的美油數量攀升,買家在對沖工具的選擇上也必將改變。中東石油多掛靠布倫特原油,而北美的主要基準是WTI。 從流動性上,WTI交易量已經甩開了布油,且差距還在擴大。在亞洲工作日,WTI合約的交易量目前約為8000萬桶,使得WTI成為在亞洲交易時段最具流動性的 主要能源衍生品。 美國出口禁令解除之前,亞洲時間的交易量通常占WTI原油總交易量的2-3%。最近幾個月,亞洲時間的交易量迅速增長,目前在WTI原油總交易量中所占百分比高達14%。 根據交易數據,芝商所旗下NYMEX WTI期貨2016年總交易量為每天110萬份合約,而ICE布倫特期貨為每天78.5手。在2015年全年,WTI日均交易量為每天80萬手,而布油日均交易量為每天68.5萬手。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