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油藏永久性監測“得力助手”-新型試井分析方法

12

利用永久式井下壓力計測得豐富的壓力和產量的數據,采用改進后的試井分析方法(PTA)對數據進行分析,可以讓油藏工程師們更好地掌握油藏開發動態。在存在大量數據的前提下,延時壓力動態(time-lapse pressure transients)分析,開井和關井階段的對比分析都可以完成。這里我們將討論的是一種改進的壓力數據分析方法。該方法對傳統的試井分析方法的適用范圍進行了拓展,能夠不斷整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數據。

同時關注開井和關井階段的試井解釋方法

關于壓力動態對比和模型選擇的一些看法

常規的試井分析方法是將所有的壓力曲線和壓力導數曲線畫在同一雙對數坐標系中進行對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我們通常是在某一參考階段下產量歸一化后的試井數據之間進行這種對比,因此不同時刻的關井試井曲線之間存在差異并不能說明井筒周圍油藏參數的變化。在對某一需要研究的時段進行關井測試時,關井前的產量決定了試井曲線在雙對數坐標系中的位置。
由于計算中采用的是流量平均值,因此試井曲線中產量只是某一近似值。而采用永久流量測試數據可以降低上述產量的不確定性。對于開井階段的試井曲線,則需要根據開井測試階段產量的變化進行歸一化處理,這能夠提高試井曲線對比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壓力導數曲線的形態更能說明問題。因為我們通常采用疊加原理計算壓力導數,所以在壓力測試前和壓力測試中的油井生產狀態都會被疊加計算考慮進去。同時,假設在疊加計算時將徑向流作為主要的流動階段,或者在目標試井測試段之前對產量數據進行了平均,截取或者出現錯誤數據,都會對壓力導數曲線的形態趨勢產生影響,尤其會對后期的曲線形態和邊界效應的分析產生影響。

利用擬合過壓力和壓力導數的雙對數試井曲線的解析模型,對線性坐標的油氣井史進行模擬,能夠提高分析的可靠性。模擬出的壓力響應還可以用來幫助評價疊加效應帶來的影響和解釋井筒/油藏參數變化。對比分析時移壓力動態曲線和壓力導數曲線,可以對井筒/油藏參數變化進行診斷。如果是對井史或者少部分井史進行模擬,則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參數變化結論。

在對井、油藏和邊界進行描述時,選擇一個合適的模型對于分析、預測和得出正確的結論尤為重要。我們常規的作法是選取能夠代表井和油藏基本特點的模型。其中,井型、參考流體、增產措施以及井周環境包括鄰井和斷層等參數,在模型分析前為已知參數。

時移壓力和壓力導數曲線的對比分析

作為分析的第一階段,需要將整理出的時移壓力和壓力導數曲線畫在同一雙對數坐標系中。由于開井壓力曲線和關井壓力曲線的趨勢可能不同,因此建議對這兩個階段的曲線分別進行繪制。時移壓力曲線的對比分析,可以作為井/油藏參數是否變化的首個判斷標志。

利用疊加原理計算導數,以及可能存在的動邊界影響(例如鄰井的干擾)可能會導致壓力和壓力導數曲線逐漸相互偏離。這說明:時移壓力響應的對比分析通常只能對井和油藏的參數變化進行初步的判斷。

開井和關井時期間的時移壓力響應分析

分析的第二階段為,根據歷史數據(見上圖)對每條壓力曲線或每對壓力曲線(開井和關井)進行逐步解釋??偟膩碚f,開井和關井響應曲線形態的差異與許多因素有關。從井史中第一個可分析階段開始,或者更理想的是,從一對開井/關井時期開始,就進行雙對數試井曲線分析。

首先,由于關井壓力響應通常穩定性更好、流動階段劃分明顯,因此利用關井壓力響應曲線,與建立的模型計算所得的壓力和壓力導數曲線進行擬合。隨后將上述模型與開井壓力響應曲線進行進一步的擬合。此時需要通過調整模型參數,甚至修正模型本身,來擬合開井響應曲線。

如果所建立的模型能夠擬合上開井響應曲線,那么在進行壓力動態分析前,需要對井史(在線性坐標下),或者對部分井史進行擬合。理想情況下,模型應該能夠較好地擬合整個井史。但由于井/油藏參數的變化以及隨時間變化的邊界效應的出現,可能導致模型計算的壓力響應曲線偏離實測響應曲線。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通常只能擬合上包含部分壓力動態的有限的井史階段。
此外,還需要對模型的壓力響應預測能力進行檢驗,并根據實際修改模型參數或者模型本身。這種逐步解釋法能夠得到一系列隨時間變化的井/油藏參數。這些參數的歷史變化值和現值對于油藏產能的預測十分有價值。

解釋結果應用

在解釋階段所建立的解析模型或者簡化的數值模型,能夠進一步用于預測不同情況下井的產能和動態變化。這些模型在短期生產預測,參數敏感性研究和不確定性分析中都十分有用。

時移壓力曲線分析還能為油藏數值模擬提供額外的模型數據。采用時間或壓力的函數形式表示的井間連通性和油藏性質,可以直接用于油藏模型,并可提高數值模型的歷史擬合精度和預測能力。

現場應用

原文中提供了三個現場實例來闡述該方法的應用。第一個例子中使用傳統PTA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預測結果可靠合理。第二例子中展示了開井和關井壓力響應解釋的參數值,該例子體現出了運用多次關井壓力響應分析方法的優勢。第三個例子,也是最復雜的例子,展示了試井曲線逐步解釋法的所有優勢。

結論

時移PTA的優勢已經被現場所證實,該方法能夠對隨時間變化的井/油藏參數進行預測,通過考慮變化的油藏參數,從而提高油藏描述精度。同時,還能識別開井和關井階段中近井流和邊界效應之間的區別。文中所闡述的方法能夠提高試井分析精度,并能在以下方面擴展其適用范圍:

(1)對階段壓力動態曲線進行分析,為從測量干擾中將油藏自身的變化分離出來提供了基礎;

(2)對開井和關井階段壓力響應進行解釋對比,能夠估算變化的井/油藏參數,更完整地描述井的動態;

(3)利用來自井下永久式壓力計的數據和新的解釋方法,使隨時間變化的井和油藏參數的獲取和分析變得可行。在實際應用時移PTA方法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對開井和關井的壓力動態都應該進行分析;

2)通過對井史中階段開井和關井階段進行分析,對井/油藏參數變化進行解釋;

3)既要對壓力變化響應(雙對數)進行擬合,也要對井史或者部分井史進行(線性坐標)擬合。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