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剖堵水是三次采油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國內外調剖堵水所用的堵劑主要分為樹脂型堵劑、凍膠型堵劑、凝膠型堵劑等等。作為典型的凍膠型堵水劑,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imine,PEI)凍膠具有地面黏度低,易優先進入高滲層,成凍時間、凍膠強度可調及毒性低等優點。其原理是PEI中的胺基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能與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中的酰胺基發生交聯反應。
由于PEI凍膠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國內外大量科學工作者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賈艷平等人研究了在90℃環境中,PEI質量分數在0.3%~1.5%的條件下PEI凍膠的成凍影響因素;劉明軼等人研究了在80~95℃之間,PEI質量分數0.3%~1.5%時的成凍因素,并對PEI凍膠的毒性進行了具體研究;趙夢云等人對90~120℃之間,PEI質量分數0.625%時,凍膠在穩定剪切條件下的成膠性能進行了研究;趙金洲則在低溫條件下(40℃)對PEI凍膠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PEI凍膠適用的溫度范圍極廣(40~120℃),其使用質量分數多在0.3%~1.5%范圍內,在高溫高鹽條件下,最優質量分數范圍多在0.5%~1%。此外,在上述的報道中,研究的重點都是放在了凍膠成膠過程前后,對于成膠后的穩定性沒有給出更多的數據。而國外的報道中,研究PEI凍膠穩定性最長時間在90d左右。PEI作為交聯劑,本身價格偏高,在本文研究的體系中,在高溫高鹽條件下將PEI質量分數控制在0.6%的較低水平,聚乙烯亞胺凍膠可以穩定放置120d以上不脫水。
為此,本文主要研究PEI凍膠在高溫、高鹽環境中,較低交聯劑質量分數的條件下的性能,評價了主劑分子量、主劑質量分數、PEI質量分數、PEI分子量、礦化度、pH值、添加劑的質量分數等因素對PEI凍膠耐溫、耐鹽性能的影響。此外重點研究了成膠后的放置時間及脫水率,以對現場應用提供指導。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藥品
主劑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工業品,分子量700萬~1200萬,固含量>88%;交聯劑聚乙烯亞胺,工業品,分子量1000~8000,固含量30%;氯化鈉,上海國藥,分析純;高溫保護劑LS,上海國藥,分析純。
1.2 實驗儀器
電熱恒溫干燥箱,龍口市電爐制造廠;HJ-4型多頭磁力攪拌器,江蘇正基有限責任公司;GL-802A微型臺式真空泵,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1.3 實驗方法
在配置好濃度的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一定配比的PEI交聯劑和保護劑LS,攪拌均勻后的凍膠基液用注射器注入到安瓿瓶中,然后用酒精噴燈封口,放入110℃的電熱恒溫干燥箱內,記錄放入時間,然后定時觀察凍膠基液的成凍情況,采用Sydansk提出的強度代碼GSC法測定成凍時間,目測凍膠由強度A變成強度G所經歷的時間為成凍時間;用突破真空度法測定凍膠強度,測定空氣突破凍膠時真空表上真空度最大讀數,即突破真空度值(BV值);當凍膠脫水率大于90%時,按凍膠廢棄處理。
2 影響PEI凍膠的成凍因素
2.1 主劑分子量的影響
將系列分子量的主劑(5種)與選定的PEI(分子量5000)交聯劑進行實驗,將體系中的NaCl含量固定為10000mg/L,每種主劑配成質量分數0.7%的母液,固定PEI的質量分數為0.6%,按不同的配比混合攪拌均勻后注入安瓿瓶中,燒結封口放置于110℃恒溫干燥箱中定時取出觀察,測定成凍時間和成凍強度。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看出,主劑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成凍時間越短,成凍強度越大。成凍時間的縮短是因為分子量更高的聚合物的鏈更長,可供交聯的位點更多。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線團體積越大,因此形成的分子間交聯結構的凍膠強度越大。
2.2 主劑質量分數的影響
用10000mg/L的NaCl水溶液配置不同濃度的主劑(分子量800萬)溶液,固定PEI(分子量5000)質量分數0.6%,配制一系列成凍液,觀察主劑質量分數對凍膠成凍時間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隨著主劑質量分數增加,成凍時間縮短。當主劑質量分數為0.3%時,配制的成凍液不成膠。這是由于聚合物的水動力學半徑是一定的,隨著主劑質量分數增加,聚合物分子間碰撞、纏繞的幾率增加,與PEI反應的聚合物分子增加,交聯反應容易進行,因此成凍時間縮短。
2.3 PEI分子量的影響
固定凍膠配方中的主劑(分子量800萬)質量分數0.7%,NaCl含量10000mg/L,改變PEI的相對分子質量,測定110℃時質量分數為0.6%PEI對成凍時間和凍膠強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PEI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00時,凍膠基液不成膠,隨著PEI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成凍時間縮短,凍膠強度略微降低。實驗發現,采用相對分子質量大的PEI制備的PEI凍膠耐溫性差??赡苁怯捎赑EI的相對分子質量過大,凍膠成凍過程中發生了過交聯反應,最終導致凍膠強度下降,脫水現象嚴重。
2.4 PEI質量分數的影響
用10000mg/L的NaCl水溶液配制主劑質量分數0.7%(分子量800萬)溶液,改變PEI(分子量5000)質量分數配制一系列的成凍液,觀察交聯劑質量分數對凍膠成凍時間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當PEI質量分數為0.3%時,成凍液成膠時間32h,隨著PEI質量分數增加,成凍時間明顯縮短,符合凍膠的一般成凍規律。實驗發現,當交聯劑質量分數增大到0.9%時,形成的凍膠穩定性差,出現少量脫水。其原因可能是聚合物與交聯劑過度交聯而引起的凍膠脫水收縮。
2.5 礦化度的影響
以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配液,配方中主劑(分子量800萬)的質量分數為0.7%,PEI(分子量5000)的質量分數為0.6%,觀察成凍情況。成凍時間和凍膠強度如圖4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隨著礦化度增加,成凍時間明顯延長,凍膠強度隨礦化度的增加而降低。這說明隨著礦化度的增加,鹽敏作用使得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鏈收縮,分子線團更加蜷曲,減少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與PEI分子間的交聯點,交聯機會減少,成凍時間延長,造成凍膠強度減弱。
2.6 pH值的影響
用10000mg/L的NaCl水溶液配置主劑(分子量800萬)質量分數0.7%溶液,固定PEI(分子量5000)的質量分數0.6%,用HCl或NaOH調節溶液的pH值,測定凍膠成凍時間和凍膠強度與pH值的關系,實驗結果見圖5。由圖5可以看出,凍膠液的pH值從7.88增加到12.54,成凍時間明顯縮短,這是由于隨著體系pH值增加,聚合物水解度升高,聚合物分子鏈上的交聯點增多,體系的成膠速度加快,成膠強度上升。實驗結果表明,PEI凍膠在測試的pH值范圍內都有較好的成凍性能。
2.7 高溫保護劑的影響
由于在110 ℃下,陰離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會發生熱降解,黏度降低,為此加入高溫保護劑LS,降低主劑在高溫下黏度損失和抑制其氧化水解。不同高溫保護劑濃度下的成膠時間和凍膠強度的實驗結果如圖6 所示,由于高溫保護劑在高溫下能有效抑制聚合物氧化水解,保護主劑和PEI 充分發生交聯反應,形成高強度凍膠。隨著高溫保護劑質量分數的增加,成凍時間縮短,當高溫保護劑的質量分數大于0.6% 時,成膠時間和成膠強度變化不大。
3 堵劑的性能評價
3.1 長期穩定性實驗
在不同礦化度下配置PEI 凍膠基液(0.7% 分子量800 萬的主劑+0.6% 分子量5 000 的PEI+0.8%高溫保護劑),配置好的凍膠基液注入到安瓿瓶中燒結密封,放入恒溫干燥箱中,觀察其長期放置穩定性。結果顯示:本實驗優選出來的凍膠配方在礦化度為50 000 mg/L 時,仍可持續至少120 d,且幾乎不脫水,同時還保持了剛性凍膠的強度狀態,表現出極佳的耐鹽性能。
3.2 巖心驅替實驗
使用單管模型測定不同PEI 凍膠配方的巖心封堵率,實驗結果見表2??梢钥闯?,不同配方的PEI凍膠都具有較強的封堵能力,完全符合調剖堵水對堵劑封堵能力的要求。
3.3 耐沖刷性評價
對表2中1#配方的填砂管進行20倍孔隙體積的沖刷實驗,以驗證該堵劑在水突破后的耐沖刷能力和吸附能力。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水驅量的增加,堵劑對巖心的封堵率略有下降,20倍孔隙體積的沖刷后仍保持在90%以上,說明該堵劑具有良好的耐沖刷能力和較強的吸附能力。
4 結論
(1)隨著主劑和交聯劑質量分數的增加,體系成凍時間縮短。當PEI質量分數和PEI分子量過大時容易發生過交聯現象,從而造成凍膠過早脫水。
(2)PEI凍膠體系耐溫110℃,高溫保護劑的加入提高了凍膠的耐溫性能和穩定性,有效降低了主劑高溫下的氧化降解。
(3)PEI凍膠可耐礦化度50000mg/L,隨著礦化度增加,成膠時間增長,凍膠強度減弱,在高礦化度下,PEI凍膠仍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放置120d凍膠幾乎不脫水。
(4)巖心封堵和耐沖刷實驗結果表明,PEI凍膠封堵強度大,耐沖刷性好,適合油水井的調剖堵水。
版權聲明|來源:《石油鉆采工藝》,作者:吳運強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