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世界油氣開發迅速進入低滲、超低滲領域,我國新增儲量中該類資源占70%,其中鄂爾多斯盆地占一半以上。2008~2015年長慶“5000萬噸”總體規劃部署中,超低滲油藏產能建設規模占總產建比例的52%。但從客觀條件來講,我國的超低滲透油藏開發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普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尤其對于超低滲透高氣油比油田的地面工藝技術研究尚少。因此,如何實現超低滲透高氣油比油田的高效開發成為低油價環境下的重要課題。
1現狀與挑戰
長慶某油田屬典型的超低滲透油藏,同時該油區以黃土地貌為主,區內村莊密集、林區和水源保護區域眾多,自然和社會條件及其復雜,地面開發存在以下問題和挑戰:
(1)超低滲透,高油氣比,規模效益開發難度大。主力開發油藏滲透率均小于0.3mD,單井產量低,應用常規技術難以得到有效開發;同時,與長慶其他油田相比,油氣比高(96.6~111.8m3/t)(圖1),伴生氣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綜合開發利用價值。因此,如何實現該類油田的規模效益開發成為第一個挑戰。
(2)人口稠密,環境敏感,政府安全環保要求高:主要勘探開發區域人口集中、村莊密布、農田眾多,且油區分布有三個水源保護地,東部位于自然保護區邊緣,地方政府對油區整體開發安全環保要求非常高。因此,如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并舉成為第二個挑戰。
2新工藝新技術研究與應用
在超低滲透高氣油比油藏開發深化研究和技術攻關的同時,地面建設需緊密圍繞系統優化和資源綜合利用兩大主線,著力實現油田規模效益開發和安全環保建設的雙重目標。通過多年的研究優化和集成創新,已形成一些具有應用價值或借鑒意義的新工藝和新技術。
(1)井場設施優化技術。通過地面地下一體化的優化研究,結合區域水平井規模開發特點,井場設施從環保和防護入手優化布局,以電子巡井技術為支撐,集成應用了油水井數據自動采集和遠程調控技術、井場視頻監測技術、自動投球清管、定壓閥回收套管氣、智能穩流配水等技術,實現無人值守,簡化井場配套,將大叢式井組和水平井井場串接工藝相結合,平均單井的井場配套投資僅為以往的30%(表1)。
(2)橇裝化設備規模應用。橇裝化設備的深化研發和其在小型、中型直至大型站場工藝單元的大規模替代,從設備種類、應用數量至站場類型(表2),呈現出多元化、規?;奶攸c,增強了布站的靈活性,強力支撐了油田模塊化建設,平均縮短建設周期20d,工程造價降低20%,節約土地資源千余平方米,減少站場定員近200人(圖2)。
(3)二級布站油氣全密閉集輸工藝及配套技術。油氣集輸系統以簡化布站級數、靈活適應調整變化為目標,創新性地首次將井場至增壓點“不加熱泵到泵”密閉輸送技術和小站油氣混輸工藝結合,形成了大井組單管不加熱泵到泵密閉集油、井組間串接集油、油氣混輸的地面流程,基本實現了油田“井組—增壓點—聯合站”二級布站率達90%以上以及油氣密閉、伴生氣回收、站場加熱爐自用氣自產的目的(表3)。
(4)“原油穩定、輕烴回收、干氣發電”循環利用配套技術。通過研究形成“自產穩定輕烴作吸收劑”的新型輕烴回收工藝,C3回收率可達90%以上,可增加液化氣1.5t/d;采用模塊化、橇裝化設計模式,設計和建設周期縮短約30%,降低投資10%,節約占地20%;形成了循環利用體系,實現了伴生氣的100%密閉回收利用;采用了以“分子篩脫水”、“丙烷制冷”、“閉式循環水系統”為主的安全、環保措施,保證裝置安全、長周期運行。
(5)供注水一體化工藝及配套技術。油田地面供注水系統形成了“水源直供、密閉隔氧、精細過濾、樹枝狀干管、小支線、穩流配水、清污分注、活動洗井、就地脫水、就地處理”等供、注水工藝和采出水處理技術。供注水一體化工藝和采出水處理橇裝處理技術確保超低滲油田超前注水、有效注水、精細注水,實現了注水系統密閉率100%,1683m3/d采出水有效回注率100%,注水系統效率提升至54%以上。
(6)數字化電網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經濟的電力運行管理模式。通過數字化變電站和線路的建設,建成“3級電壓網絡”電網,同時采用“4級電網補償系統”,保證了站場連續、可靠、安全、平穩運行,創建了變電站“電子巡站、遠程控制、報表上傳、中心值守”的運行管理模式,實現了油田電力系統控制功能自動化、參數顯示電子化、監控操作屏幕化、“四遙”功能,達到節能降耗、低碳經濟、多元化供電的目的(表4)。
(7)融合數字化技術,建立新型勞動組織管理模式。結合生產需要,形成了“井站一體、班站一體、電子巡井、遠程監控、精確制導、智能管理”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提升了工藝過程的監控水平及生產過程管理智能化水平;創新了勞動組織構架,形成以“站為中心、輻射到井”流程管理的二(三)級勞動組織模式,減少用工總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3結論與建議
通過在高油氣比超低滲透油田地面建設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探索和應用,實現了節約土地,縮短地面建設周期,回收伴生氣資源,節約能耗和降低用工總量的效果,同時減少CO2排放量,收到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目前該油田已建成長慶油田“能源綜合利用率最高”的超低滲透油田,同時榮獲陜西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企業稱號。根據目前該油田的生產運行實際,建議下一步在高氣油比條件下的三相精確計量和段塞流捕集等精細工藝方向深化研究,加強技術應用,實現超低滲透高油氣比油田的精細化開發和建設。
版權聲明|來源:《石油石化節能》,作者:翟博文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