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佩克的減產措施未能大幅提高油價,其困境凸顯出全球石油庫存這個指標目前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減產協議是歐佩克的冒險之舉;歐佩克設定庫存目標,注定要面臨失敗。 ? ? ? 歐佩克周四可能宣布延長減產期限甚至加大減產力度,一個主要原因是,該組織之前的減產措施對全球超高水平石油庫存的削減力度不夠,未能大幅提升油價。沙特及俄羅斯等多國支持在周四做出延長減產協議九個月的決定。 ? ? ? 但歐佩克的困境凸顯出全球石油庫存這個指標目前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多年來,該技術指標一直被某些交易員所忽略。但隨著可供分析的數據越來越多,石油庫存已和頁巖油產量已經一同成為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的標志。 ? ? ?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Antoine Halff稱,減產協議是歐佩克的冒險之舉;歐佩克設定庫存目標,注定要面臨失敗。歐佩克13個成員國及其他11個重量級產油國做出將全球原油供應減少約2%的承諾近六個月后,原油庫存才剛剛開始下降,但仍位于歷史高位水平。 ? ? ? 一位歐佩克官員稱,減產計劃正在開始奏效,目前庫存正在下降,只是需要更多時日。歐佩克對于庫存水平的關注是因為此前美國頁巖油生產抵御低價的能力令歐佩克受挫?,F如今,歐佩克發現其推動庫存減少的能力也受限。 ? ? ? ? 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歐佩克本身,該組織在今年1月份開始減產前一度大幅增產,令全球本就明顯的石油供應過剩局面進一步加劇。根據油輪追蹤機構Kpler的數據,1-4月份歐佩克原油出口量與上年同期持平,意味著減產后有同樣多的石油進入了全球市場。 ? ? ? 此外,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原油庫存只是投資者關注的一個方面。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煉油能力在OECD以外的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而這些國家的精確庫存數據很難獲取。中國煉油行業發展趨勢穩定,且后期大型煉油裝置上馬持續增加,國內總煉油能力將繼續擴大;而印度煉油廠也顯示出平穩增長的態勢。 ? ? ? 據國際能源署(IEA)5月的月報,OECD總商業性原油庫存在一季度上漲,但大部分增幅被OECD以外的庫存降幅所低消??财辗Q,這一分歧反映了OECD和非OECD石油庫存在供應鏈上的不同位置。OECD國家基本上都是原油凈進口國和成品油的消費國,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卻是非OECD國家。此外,OECD煉油商往往持有大量的投機性原油庫存。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在供應過剩的階段,OECD庫存往往第一個顯露上升跡象;而當全球石油庫存下降時,OECD庫存也是最后一個清空的。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