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端午的緬甸,熱得像個蒸籠。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末端木姐管理處駐地,“85后”東北姑娘王荻正在忙里偷閑收拾行李。再過3天,她將和丈夫一起踏上期待已久的回國旅程。? ? 和王荻剛好相反,在曼德勒總部駐地,緬甸小伙張家富正準備出發去站點拍攝。即便是最近的站點,也需要在路上耗費數小時的時間。 ? ? ? 一個即將“歸來”,一個“出發”,構成了在中緬油氣管道工作的中緬青年的生活常態。 ? ? ? 作為中緬油氣管道的一名文職人員,王荻到緬甸已經快四年了?!胺蛛x”是她與家人的常態。即便是懷孕生子,她在國內停留的最長時間也不足6個月。 ? ? ?“我家全是老石油人,和家人長久‘異地’,對石油行業來說很正常?!?年前,這名在日本留學的女孩兒在決定進入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工作時,就已經清楚前面是條艱苦的路。 ? ? ? 王荻說,她剛到基地的時候,這里什么都沒有。工作密集而瑣碎,小到采購零件、準備食物,大到高層談判、征地賠償。不管條件如何,都要如期完成。大家常常忙完回到宿舍已是凌晨。 ? ? ? 王荻說起在一線的老公李子南,“近期,為了石油管道投產,老公他們沒日沒夜地干,往往一天5小時的睡眠都保障不了?!?? ? ?王荻說,“看著油氣管道一點點‘成長’,緬甸人民和祖國人民都用上了這里的天然氣,我們都覺得與有榮焉?!?? ? ? 生產安全科的吳倩同樣是個“85后”媽媽。吳倩告訴記者,隨著管道的一點點延伸,他們為之奮斗的事業也在改變身邊的環境?!肮?、電網越來越發達,連貨架上的商品都比原來多?!?? ? ? 靦腆的張家富是在中緬油氣管道工作的900余名緬籍員工中的優秀代表。從2011年入職至今,他用鏡頭紀錄管道的“成長”全過程。2015年他得到中國政府的獎學金名額,被選送至昆明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在中國同事眼中,他是老實、可靠、給力的代名詞。 ? ? ? “如果不走進中緬油氣管道,我大概永遠不可能交到這么多中國朋友?!睆埣腋徽f,中緬管道的工作帶給他的不僅是豐厚的收入,還有成長和友誼。 ? ? ? “中緬青年性格各有各的不同,但大家雖然國籍不同,追求卻相同?!睆埣腋环Q,“每次和爸媽通電話,他們總是叮囑我認真工作。我也以此鞭策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每個國家進步的基石?!?? ? ? 張家富告訴記者,盡管中緬管道上的工作充滿艱難和挑戰,但年輕人多的地方,充滿活力?!肮ぷ髦?,兩國青年常常一起聚餐,甚至共慶緬甸節日,我們可有著山水相連的胞波情呢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