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淺談地質錄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應用

淺談地質錄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應用

1地質錄井概述

地質錄井技術在油田整個鉆井勘探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質錄井主要是利用鉆探過程中收集的各類地質信息資料進行相應的資料分析和地質觀察,判斷巖層性質和地層油氣的含量。地質錄井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錄井和間接錄井兩種方式,目前常用的直接錄井方式有:巖屑錄井、巖心錄井、地化錄井等錄井方式;間接錄井方式主要有:鉆時錄井、氣測錄井、鉆井液錄井、熒光錄井等錄井方式。

2地質錄井的主要形式

2.1巖屑錄井

巖屑錄井主要是直接利用鉆探過程中的巖屑來分析鉆探地層中巖層的含油情況。巖屑錄井方法較為簡單,僅需通過對鉆探出的巖屑進行嗅味和顏色觀察,便可以對其巖層含油做出初步的判斷。巖屑錄井法在應用過程中需根據基本規律進行含油層的判斷,在自然光照條件下,含油的巖屑一般為褐灰色或褐黃色的油浸色,并散發出原油特殊的芳香氣味,且根據巖屑輕重的差異可推斷出地層含油質量的好壞。巖屑錄井法的結果比較可靠,且實用性非常強,在油田鉆探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2巖心錄井

巖心錄井技術可以直接獲得鉆探地層巖石的實物資料,鉆探取出的巖心是實現鹽巖、鉀鹽普查佐井最為核心的目的。由此可見,巖心錄井在整個油田勘探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獲得巖性、巖相特征,進而分析沉積環境;
(2)獲得古生物特征,確定地層時代,進行地層對比;
(3)確定儲集層的巖性、物性、電性、含油氣性地關系;
(4)取得生油層特征及生油指標;
(5)了解地層傾角、接觸關系、孔洞縫和斷層發育情況。

巖心錄井與巖屑錄井相輔相成,通過地層對比和對地層含油氣性的確定,在油田勘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鉆時錄井

鉆時錄井主要是利用鉆進的時間來進行錄井。不同的地質巖層,鉆進的時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泥巖層和砂巖層在鉆進過程中的鉆時差十分明顯,從泥巖層鉆到砂巖層,鉆時會大大降低。根據一般的規律,砂巖層的鉆時與該巖層中含油性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錄井過程中應嚴格按照1m的鉆進間距關注鉆時是否出現突變,一旦出現突變則很有可能鉆到了含油的層中。參考大量的實踐經驗數據,可將鉆時作為一項判斷含油氣層的重要參數,一般情況下,鉆進到含油氣層時,鉆時將大幅度降低,其降低率通常為65%~85%。

2.4氣測錄井

氣測錄井實質上是一種鉆井液錄井的分支,氣測錄井主要是通過分析鉆井液中所含特殊氣體的成分和含量來判斷鉆進所遇是油氣層還是水層。通常以鉆井液中所含烴類氣體的成分和含量為主要參考依據,并結合鉆井液中甲烷、乙烷等氣體含量所占比例,判定是否鉆遇油氣層或水層。在鉆探過程中,若鉆遇油氣層時,鉆井液中的烴類氣體含量往往會顯著增加,且在氣測曲線上出現明顯的尖峰現象。

2.5鉆井液錄井

鉆井液錄井主要是指對鉆探過程中的鉆井液進行分析以獲取鉆探的地下資料。在鉆探過程中,按相關規定在鉆井液中撈取樣品,對鉆井液樣品進行密度測量,同時對鉆井液所含的烴類氣體含量的變化進行觀察分析,判斷是否鉆遇油氣層。一般情況下,在鉆遇油氣層時,鉆井液的密度降低,鉆井筒內的烴類氣體含量明顯增加,同時出現鉆井液流速增加且伴有大量的氣泡和油花出現。若在鉆探過程中,出現上述的情況,應及時增加鉆井液的密度,防止油氣大量侵入鉆井液造成井涌或井噴現象的發生,保證鉆探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2.6新技術錄井

X射線元素錄井主要是利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器,對鉆探巖心、巖屑中各種元素的含量進行探測分析,并根據元素含量分析的結果對鉆探巖層進行地層評價和巖性識別的新型隨鉆地質技術。X射線元素錄井技術所使用的儀器體積小,便于運輸,探測的獲取的巖石數據信息豐富,不僅適用于現場錄井,還在各類地質評價領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尤其針對巖性油氣藏,利用X射線元素錄井還可以開展元素錄井儲層評價,有助于現場更好的發現和識別油氣層。

地化錄井是地球化學錄井的簡稱,地化錄井技術主要是將有機地球化學的相關理論和分析方法與錄井技術特點相結合,隨鉆測定相關的地球化學參數和油氣參數,對烴原巖和儲油巖進行分析評價。當前最具代表性的地化錄井技術有巖石熱解錄井技術、輕烴錄井技術。巖石熱解錄井技術在油氣水層的判定、含油飽和度計算、儲能計算、產能估計以及孔隙度測定等方面有著較高的可靠度,且該技術可以對烴原巖進行定量評價,是烴原巖探井評價的首選錄井技術;輕烴錄井技術的抗污染能力超強,幾乎對鉆井工藝沒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且該技術沒有比較明顯的技術缺陷。輕烴錄井技術可以從巖屑和鉆井液兩個方面獲取鉆探地層信息,對油氣水層各種不同的組合層有著較高的準確度和分辨率,具有明顯的技術特點。

3具體應用實例

地質錄井是實現油氣勘探重要的途徑,地質錄井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我國油氣勘探行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利用地質錄井技術率先發現油氣田的應用實例非常多,下文主要針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實例對地質錄井技術在具體勘探實例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論述。

(1)在進行四川盆地油氣勘探時,利用地質錄井技術,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氣藏量。其中,以1960年下二疊統、1964年震旦系、1977年石炭系、1987年雷一1亞段、1995年飛仙關組和上朱羅統[3]等的氣藏的發現,在我國氣藏儲量增長的曲線上成為了廣為關注的增長點。這四次氣藏的發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飽含地質錄井技術曲折艱辛發展,經過無數艱辛勘探的結果。1960年4月8日,自流井構造的自2井鉆入下二疊統井深2265米,鉆具放空4.45米強烈井噴,通過地錄井技術獲得了日產大于200×104m3的高產氣井,探明動態法儲量55.7×108m3,1990年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命名為“功勛氣井”。

(2)1974年9月,在地質錄井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油田勘探技術人員在冀門1井鉆進2976米深,進入了震旦系(新遠古Ⅲ系),取心0.92米,在已經風化的白云巖的晶洞裂縫中發現含油,結果在震旦系下的第三系可到達日產油63噸。1975年,4井在鉆進深3153米處進入了迷霧山組,通過地質錄井技術,在迷霧山組下9米深處,發現了10余顆含油的白云巖。在鉆進到3177米深處,出現井漏。鉆進到3200.67米深時進行試油、酸化后可達到日產油1000噸。1976年,探明該油田擁有高達5億噸的石油地質儲量,該儲量的發現成為自1960年大慶油田探明儲量以來,儲量增長的又一高峰。

4結束語

近年來,地質錄井已廣泛應用于油田的現場勘探,大大促進了我國油氣資源勘探行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錄井技術及其檢測儀器將更加高效,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油田勘探行業的發展。

版權聲明|來源:《石化技術》,作者:李永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