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麗水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短板及對策研究

? ? 在國家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浙江省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大背景下,麗水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把綠色能源作為構建“195”生態產業體系和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的重要產業來培育,以資源化開發太陽能、風能等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綠色能源產業,努力打造“華東綠色能源基地”。到2020年,力爭綠色能源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能源項目投資累計完成500億元以上。隨著工作深入推進,尤其是去年底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出臺與風電、光伏電站建設相關的新政策以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遭遇到土地(林地)新政策制約、光伏發電和風電大規模開發后電力消納和送出通道不足、資源開發利用缺乏統籌、基層管理服務力量薄弱等發展短板和障礙,如不及時補齊和破解,必將影響上述目標的實現。為此,課題組通過深入調研,從查短板、補短板入手,提出破解瓶頸制約、加快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   一、發展現狀? ?   1.綠色能源開發資源豐富。我市擁有發展綠色能源的良好資源稟賦。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境內擁有甌江、錢塘江等六大水系,可供開發常規水電資源327.8萬千瓦,約占浙江省可開發量40%,享有華東水電基地稱號;高山地帶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3573座,技術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200萬千瓦以上,約占全省陸地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50%。全市擁有比較豐富的土地、水域以及菇棚、建筑屋頂等資源,可結合農(菇)業、漁業發展農光互補和屋頂光伏發電,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400萬千瓦以上,是浙江省光伏發電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之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80.79%,林業采伐、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質資源豐富,具備較大的生物質能開發潛力。? ?   2.可再生能源占比全省最高。我市從發展水電起步探索綠色能源發展之路,自上世紀80、90年代鼓勵和引進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小水電以來,水電產業蓬勃發展,2006年被授予“中國水電第一市”,是全國首個實現水電裝機超百萬的地級市。截止2015年底,全市已建水電站805座,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約占全省水電裝機的38%,水力發電量74.37億千瓦時,是我省重要的水電生產基地。2014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開發項目建設,農光互補地面光伏電站示范應用在縉云縣率先實現零突破,全市首個風電項目華能黃源風電場在云和縣建成投產,建成龍泉、松陽2座生物質發電廠和麗水市區垃圾焚燒發電廠。2015年,全市電力裝機容量284.76萬千瓦,比2010年增加31.76萬千瓦,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約250萬噸標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9%,是我省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最高的地市。景寧縣獲批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縉云縣、云和縣獲批浙江省清潔能源示范縣。? ?   3.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經過持續建設和加快發展,我市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笆濉苯ǔ赏懂a特高壓浙南麗水站、220千伏上橋變等變電站,截至2015年底,全市擁有1000千伏浙南變電站1座,500千伏萬象變電站1座,220千伏電站 12座(變電容量378萬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37座(變電容量319.4萬千伏安),220千伏和11千伏輸電線路總長2774公里,供電能力進一步提升。建成投產麗水開發區杭麗熱電集中供熱項目,建成熱力管網25公里,用熱企業70余家。積極推進天然氣利用工程,金麗溫輸氣管道工程加快推進,麗水市區和各縣城建成多個LNG(液化天然氣)氣化站,累計建成城市燃氣管網約100公里。? ?   二、問題和短板? ?   1.政策制約有待破解。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鼓勵和推動下,我市意向投資建設普通地面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項目越來越多,但面臨的政策制約也比較突出。如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國土資規〔2015〕5號)指出:光伏發電項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可按原地類認定,用地允許以租賃方式取得。對建設占用農用地的,所有用地均按建設用地管理。國家林業局出臺的《關于光伏電站建設使用林地的有關問題通知》(林資發〔2015〕153號)規定:光伏電站的電池組件陣列禁止使用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以及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區域覆蓋度高于30%的灌木林地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區域覆蓋度高于50%的灌木林地?,F實中,由于我市基本無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地,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均屬于農用地。這意味著所有光伏農業項目用地均需按照建設用地管理,這將大幅增加用地成本。林地方面,我市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區域覆蓋度低于50%的灌木林地也十分稀少。同時,浙江省對山上風電開發的“限制令”,也使我市大量的風電項目不得不暫停審批和開發。因此,上述政策將嚴重制約我市“農(林)光互補”光伏電站和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 ?   2.電網送出通道嚴重不足。隨著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全面開發,我市電網網架結構薄弱、消納水平和輸出通道不足等問題越來越突出。截止2015年底,全市電力總裝機284.76萬千瓦,最高用電負荷150余萬千瓦,當前電網的送出能力僅能勉強滿足水電送出需求?!笆濉逼陂g,我市提出建設光伏發電、風電項目各100萬千瓦的目標,各地謀劃的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總裝機更高達400萬千瓦以上。據電網公司測算,按照目前的“十三五”輸電網規劃,全市可接入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僅為47萬千瓦,送出通道十分有限。同時,還存在區域結構性矛盾,東部的蓮都、青田、縉云等縣(區)電力消納水平和送出能力相對好一些,而中西部6個縣(市)電力消納水平相對較低,送出能力也更加薄弱。以遂昌縣為例,總容量30萬千瓦的主變,除去水電送出容量,現有剩余送出容量僅3萬千瓦,遠遠無法滿足遂昌縣“十三五”規劃的近20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需求。我市作為全省為數不多的尚有規?;_發可再生能源潛力的地區,電網送出通道不足已成為最突出的制約瓶頸。? ?   3.供氣供熱設施建設滯后。當前,麗水市在建的金麗溫輸氣管道工程沿線僅涉及縉云縣、蓮都區(含麗水開發區)、青田縣等3個縣(區),且需2017年下半年才能建成通氣,其余縣(市)天然氣管道項目尚未開工建設?,F有部分縣(市)的天然氣主要由長距離運輸的LNG氣化后提供,供氣價格較高,且燃氣管網敷設進度不快,制約了天然氣的快速推廣使用,天然氣利用事業發展明顯滯后于其他城市。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方面,除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杭麗熱電項目實現集中供熱,以及慶元屏都綜合新區生物質臨時供熱外,其余工業園區均未實現集中供熱,影響清潔能源推廣應用和能源結構調整。? ?   4.資源開發缺乏統籌規劃。資源開發具有排他性和有限性。目前,縣級政府對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進行統籌管理的意識還不是很強,導致一些開發主體搶地盤、分資源甚至提出苛刻條件。同時,國內外各類能源企業對我市的光伏、風電等能源項目投資熱情高漲,但由于缺乏相應專項規劃和政策機制的引導,與土地、林業、電力等部門銜接不緊密,有些項目即使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在推進中碰到與土地利用、林業或旅游規劃相沖突而無法實施,不得不重新選址,浪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如青田師姑湖風電場項目,該項目(一期)于2014年11月獲省發改委核準批復,一、二期總裝機容量7.6萬千瓦,推算風場50米高度平均風速達6.2米/秒,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但由于項目選址涉及國家級森林公園,難以辦理林地使用審批,一直無法開工建設,造成前期投入的巨大浪費。同時,各地對于風電、光伏電站等項目如何布局并不十分清晰,項目安排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資源開發權出讓尚未形成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或決策機制。? ?   5.能源管理服務力量薄弱。隨著浙江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以及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權限下放,市、縣兩級的能源發展任務明顯增多。市縣發改部門不但要承擔可再生能源發展、燃煤鍋(窯)爐淘汰改造、天然氣管道“縣縣通”、電網建設規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任務,而且要承擔光伏、風電等建設計劃、資金補助申報,油氣管道安全保護等日常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但與不斷增加的能源新領域和新任務相比,基層發改部門的能源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尚未有同步增加,與當前能源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極不匹配。同時,現有能源管道體制上還普遍存在管理職能和力量分散,以及交叉管理、多頭管理等問題。? ?   三、對策建議? ?   1.改革試點尋突破。201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重大戰略決策,編制出臺了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省實施方案和一系列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20%左右,光伏發電、風電分別達到800萬千瓦、300萬千瓦。這對我市破解政策制約瓶頸,加快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提供了較好的機遇。因此,建議在加快推進省級清潔能源示范縣創建的同時,積極謀劃并爭取省政府、省發改委(能源局)在我市開展綠色能源創新發展改革試點,并爭取申報創建國家級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探索林業、土地等資源要素保障和政策上的創新突破、傾斜,爭取國家和省里在可再生能源建設規模指標和項目安排、電網投資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 ?   2.規劃引領謀項目。強化規劃在項目謀劃、布局和開發時序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建立和完善以麗水市綠色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為統領,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天然氣、電網等專項規劃為支撐的規劃體系。近期著重抓好全市農(菇)光互補光伏發電專項規劃、風電開發專項規劃等編制工作,充分征求市、縣規劃、國土、環保、農業、水利、林業、旅游、氣象、電力等相關部門和重點鄉鎮意見,并爭取專項規劃得到省級層面的認可和支持。加強能源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規,以及林業、旅游、電網等專項規劃的銜接。從市域、縣域層面整合資源優勢,加強資源統籌管理,切實謀劃推進一批綠色能源重大項目。同時強化規劃的約束作用,能源項目核準應以能源規劃為依據。對于未納入能源規劃的項目,尤其是位于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等禁止或限制開發的區域,應嚴禁項目前期工作的開展,避免不必要的前期投入。? ?   3.補強電網保送出。進一步完善以1000千伏為依托,以500千伏為支撐,以220千伏為主供網架的主干電網,加快實施配電網建設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建設結構合理、先進可靠、經濟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輸配電網絡。深入研究遠期電網目標網架,積極爭取省級層面支持,抓緊擴建500千伏萬象變第三臺主變,加快推進麗水中西部電網補強工程,爭取“十三五”期間啟動實施500千伏麗西變及其配套電網工程,從根本上改善我市電力輸出通道不足的現狀,更好地服務和促進我市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   4.完善設施調結構。繼續加快推進金麗溫輸氣管道工程建設,爭取2017年盡快建成投產。全力推進天然氣“縣縣通”工程前期工作,力爭2017年內麗水-遂昌線開工建設,“十三五”全面建成投產。加快推進城市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積極有序推進CNG母站、加氣站等項目建設,在管道未能覆蓋的區域采用LNG氣化方式供氣,積極推進油改氣、煤改氣工作,擴大天然氣利用范圍。按照統一規劃、以熱定電和適度規模的原則,在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工業園區加快實施集中供熱項目和管網設施,重點推進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杭麗熱電二期、慶元屏都綜合新區生物質熱電聯產和松陽工業園區熱電聯產等項目建設,不斷擴大熱力管網覆蓋范圍,力推分散燃煤鍋爐淘汰改造,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   5.創新機制強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浙江省出臺的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臺符合麗水實際的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綠色能源發展領導協調機制和工作機構,成立市綠色能源發展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積極探索開展市、縣能源管理體制改革,整合能源管理職能,設立市、縣能源局,配齊配強能源工作力量。認真落實審批制度改革各項措施,在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和完善綠色能源項目謀劃、準入、退出和監管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能源資源開發經營權出讓市場公開競爭機制,促進我市綠色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